安徽九华山 安徽九华山的旅程(1)

安徽九华山的旅程(1)

 

  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11年10月在杭州举行,而提前比赛的射箭项目6月11日~15日展开,征用了本人所在单位的场地。哈哈,五天放假。而工会安排的安徽九华山旅游活动安排在了6月14日~15日。

  由于前段时间一直少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而从6月4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是暴雨成灾,因此,一个星期以前就关注九华山的天气,但14、15这两天都是大到暴雨,而前面两天和后面两天的天气都还可以。直到出发前查九华山的天气,还是大到暴雨。

  运气不好,纠结。带上了防水鞋,却想不好应该带上哪个相机。考虑了半天,从拍摄的效果出发,最后还是带上了那个大的。注意一点,应该没事吧。

  约定14日早晨6:00,车辆从工人文化宫出发,6:30经过单位门口再带人。4:30闹钟闹醒,摸摸索索地吃好饭,已经5:10了。也不想坐公交了,打了个的,5:25到工人文化宫,第二个到。整整等了25分钟,5:50,两辆大巴到。坐上指定的二号车,开始了我九华山的旅程。

  十一点多,我们停车在九华山不到的一个小镇上吃午餐。到九华山换乘点已经十二点半了。大车不能进入九华山景区,于是我们全体下车,带上随身行李,到九华山游客服务中心换乘当地的环保车进入景区。


九华山游客服务中心


九华山游客服务中心的停车场


在九华山游客服务中心排队上车的同事们

  车行十多公里约二十多分钟,到达了九华山景区。车门还没有打开,一批大婶们已经拥在了车门口准备下山。下车,打起了伞,准备走路。导游说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我们住宿的旅馆。


车门还没有打开,一批大婶们已经拥在了车门口

  天上阴雨绵绵,四周雾气弥漫,看不到什么景色。一路的斜坡,一路的走不完的路,背着个双肩包,也没有精神用照相机去采撷路边的动静。已经差不多穿过了整条九华街,正考虑着是否一下车就是一个急行军的拉练,导游指着左前方的牌坊说,从这里过去就到我们居住的旅馆了。

  1:40到达旅馆大厅,导游宣布,每个人都要把身份证拿出来登记,找到房间后马上下来,2:00出发。一阵乱,赶紧把良民证掏出来交出去,拿到了房间钥匙,却找不到四号楼。明明指示牌写着三四号楼都是一个方向,我和老旷两个糟老头就是找不到,急得哇哇直叫,最后服务员听到了,告诉我们四号楼是在这边,又走回去。NND,既然在这边,指示牌为什么写成那边。

  擦把脸,带上相机、腰包、水壶,顺便把空调打开,除除湿。导游说这里很潮湿,除除湿还是很有必要的。

  走到大厅,已经有很多人等在那里了。两点多了,还没有出发。这也没有办法,近百号人,又不是部队那样纪律严明,不等个十分二十分钟的,那是不可能的。也借这个机会拍了一下所住旅馆的门面。


我们所居住的香樟花园。门面挺破旧,但里面倒还是可以的

  天上开始下起了大雨,这才想起了忘拿一个塑料袋保护相机了,再上去拿已经来不及了。问了周围的人,小赵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左试右试,天哪,只能勉强套住相机镜头。有总比没有好,刚想走,旁边又一只手伸过来,手上是一个大大的崭新的垃圾袋。抬头看了看,是丛老师。谢谢。垃圾袋啊,没想到这次你会派上这么大的用场,可能你的祖祖辈辈都不曾享受到这么高的待遇。这是佛祖恩赐你的呀。

  安徽九华山与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齐名,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来到九华山,肯定是来感受佛教文化的。

  第一站,就在我们住宿的旅馆旁边、那个大大的牌楼后面。很抱歉,雨下得非常大,我在寻找哪里可以躲雨,根本就没有注意导游在哪里,讲了些什么。所以,我注定是与佛祖无缘之人。所以,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寺庙叫什么名字。

  但这有什么要紧,我已经站在了这里,看到了寺庙,也看到了牌楼。至于看到菩萨磕不磕头又有什么要紧,想升官吧,无门;想发财吧,下辈子吧;想许个愿吧,菩萨又知道你排行老几,你六根不净唠唠叨叨地在菩萨耳边烦,把菩萨惹毛了,狠狠地踹你一脚,让你的屁股疼上几天,还不敢说这是让菩萨给踹的。进不进香更无所谓,大殿内香烟缭绕,对菩萨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当然,我佛大慈大悲,不会因你没进香而怪罪,也不会因你进香污染空气而责备。我本无愿,夫复何求,还是修身养性善待自身吧。套用许三多的话: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而我在九华山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多拍几张照片吧。


第一站,就在我们住宿的旅馆旁边、那个大大的牌楼后面

  站在这里的门口躲了很长时间的雨,直到有人说里面有肉身菩萨,才想到与其站在这里躲雨,还不如进去看一下。将伞放在殿门外,走进里面看,安放肉身的佛龛黑不溜秋黑咕隆咚的,里面什么也看不到。扫兴,你不愿意让我看,我还不想看呢。心里不自禁地产生了阿Q那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走出殿门,雨是越下越大,从这个大殿看后面的大殿,貌似隔着一层雨帘子。这哪是下雨,简直就是上天往下面倒水。在车上的时候,当地的地陪说九华山的雨水特别多,这主要是九华山的菩萨多,所以经常普降瑞雨,滋润万方。乖乖里个咚,雨水炒洋葱。谢谢菩萨,以后大旱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


雨越下越大,从这个大殿看后面的大殿,貌似隔着一层雨帘子

  从这个大殿的旁边绕到后面,则是别有一番天地。这个景色就使我想起了古戏中的一句话:“多情秀才中状元,私定终生后花园”。对不起,对菩萨大大的不敬了。但反过来说了,没有人类的代代繁衍,又哪来那么多的菩萨层出不穷。所以,菩萨理解,也就默许了这浪漫地方的存在。想当年崔莺莺小姐随母送父亲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暂住普救寺,与红娘到殿外玩耍,巧遇书生张生,谱写了一曲人间佳话《西厢记》。而当时如果没有惠明和尚为解救崔莺莺小姐出大力流大汗去送信、最后为玉成崔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奠定基础,又哪来后面牵线搭桥的红娘。而后世只记住了红娘,却忘记了惠明和尚的功劳。阿弥陀佛,罪过啊,罪过。


大殿后面的后花园


大殿后面的连廊通向后花园上面的平台


大殿后面的连廊通向后花园上面的平台

  从连廊里往上走,来到上面的那个平台。往下,就可以看到我刚才拍后花园的那个大殿;往上,99级台阶,穿过天门,又是另外一个寺庙。


在平台上往下看,就可以看到我刚才拍后花园的那个大殿


在平台上往上看,就可以看到99级台阶上的天门

  我开始往上走了,但我的同事们仍在平台上听导游在不停地捣鼓着,也不怕思路给捣鼓糊了。是否会有人想起《西厢记》里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也许,会有人想起家乡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期盼着能在花草丛中翩翩舞出两只蝴蝶来。


开始往上走了,但我的同事们仍在平台上听导游在不停地捣鼓着

  穿过天门,再往下,又是81级台阶,然后又是一个庙宇。从庙宇旁的回廊上转到后面,又是一个后花园。不过,这个后花园没有刚才的那个温馨浪漫了。一片石板铺就的平地,可以看到前面的山景,只不过雨太大,雾气弥漫,看不清前面的东西。旁边的偏殿,上面三个字写着“方丈×”,后面那个字我看不清楚或者说不认识,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啊。但挂在两边的三个字我看得很清楚:地藏签。这里的庙宇里,求签的地方很多,导游在车上介绍说,你如果求到一支下下签,只要付出100元就行了,但如果你求到一支上上签,你就要支付上千甚至几千元了。WC……我差一点粗话就要出口了。求了一支下下签,人家心情本来就不好了,你还要人家付100元,你这不仅不是慈悲,简直是没有人道了。人家求了下下签,你应该不收钱,安慰人家几句,然后再送一个护身符之类的东西,宽解一下人家的心情,这样才差不多。当然,你的签筒里可以多放一些上上签,少放几根下下签,不是皆大欢喜了吗。

  和尚也生财有道啊。就不知道收来的钱开不开发票或收据?缴不缴税?如此多的钱,有没有严格执行财务规定双人临柜?万一哪个和尚贪心中饱私囊怎么办?败坏了寺里的清规戒律事小,而因制度不严或不落实导致一名前程无量的和尚被贬为俗人的事大啊。

  杞人忧天啊。其实这不是我需要考虑的事情,因为这不属于我分管。


旁边的偏殿是方丈为求签的人而设的

  从这个寺庙拾阶而下,又到了一个寺庙的门口。奇怪的是这个寺庙的门很小,而且不是正对着前面开的,而是往里斜进去的。导游介绍说这个寺庙的香火不盛,但西游记里的小雷音寺的场景是在这里拍的,然后又介绍这个寺庙的门为什么是斜着的。但这时我的思路已经飞回了杭州,想起了在民间传说的那一年朱镕基总理看到市政府大楼后说出的那三句话,看到这个门又是斜的,太有意思了,忍俊不禁……

  听说从这个寺庙里穿过去,后面有一棵千年古树,好奇心也使我随着大流进入了寺庙。穿过寺庙,后面别有一番天地。旁边的建筑应该是和尚的寝室,从外立面看,比我们住宿的地方好多了。看来俗人是不如和尚啊。大树前围着一群人,我不知道这棵大树是不是千年古树。走到大树底下,前面的山景一目了然,中间那群白色的建筑就是行程上安排的我们需要去的护国万年寺----百岁宫,据说可以瞻仰明代126岁圆寂的无暇和尚的肉身。


大树前围着一群人,我不知道这棵大树是不是千年古树


前面山上中间那群白色的建筑就是护国万年寺----百岁宫

  离开这座寺庙,我们来到了开山祖寺----化城寺。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到过的寺庙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寺庙,这座寺庙也是从照片上看到的叫九华山历史文物馆,但感谢手中的一份行程安排,知道这是化城寺。


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的大门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的正厅里都是介绍当地肉身菩萨和其他菩萨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地藏菩萨的介绍。有负各位,因为我不感兴趣,所以我就不在这里介绍了。如果谁有兴趣,可以到网上去查查资料,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说一下。

  到达九华山历史文化馆的时候又是一波暴雨,好在大家都在听导游介绍肉身菩萨的图片,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听着听着,感到索然无味,就站在大殿前面,看着瓢泼大雨而在屋檐边形成的巨大瀑布,看着对面的大雄宝殿,看着中间因大雨而空无一人的进香的地方,思索着我在2009年去青藏高原时藏民对汉人信佛的评价。它们认为汉人信佛只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健康、儿女……反正世间所有俗事,都要求佛,都要许愿还愿。把佛信得很痛苦,而痛苦的人是永远进不到极乐世界的。而藏人信佛很快乐,从阿妈肚子里一出世就是佛的人。他们把金银珠宝献给寺庙,把最聪明最有出息的孩子送去侍奉佛。一路磕长头朝圣,心里一直唱着歌,这是高兴的。藏民们把自己看成是佛的人,他们敬佛,侍奉佛,只是作为一种快乐,从来没有想过要索取什么。

  这就是藏民和汉人信佛的区别。

  藏民们信佛是为了追求来世,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放弃了学习知识,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把全部的所得捐献给了他们所信仰的寺庙活佛,甘愿过着贫穷的生活。只求来世也像这些活佛一样,不再受那贫穷之苦。其实佛祖也希望他的信徒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啊。

  汉人们信佛是为了今世,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在“过去佛”那里烧香拜佛,是为了求得平安,也有其他事情许个愿的。当然,也有当官做老板的,为了升官发财而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的。君不见,走在九华山的山路台阶上,导游会告诉你们,走在左边是升官,走在右边是发财,而走在中间是平安。菩萨也制定了这么些的规矩。至于那些当大官的,前呼后拥赶走一切香客到寺庙里去烧香拜佛又是为了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延伸到现在,到衙门去求“现在佛”办事需要烧香拜佛,已经把烧香拜佛的意义进一步拓展。于是,在汉区,烧香拜佛的意义已经从信仰变为了现实。

  这就是我对藏民们信仰感兴趣的地方。几次进入藏区,我对藏区的寺庙也不感兴趣,但是我被藏民们那种全民信佛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所以,在我的青藏高原和亚丁的博客里写了大量有关藏民信仰的问题,有人以为我也是佛教的追随者,那是误解了。

  雨小了,导游的讲解也结束了,一群人开始进入大雄宝殿,有的开始在大殿外烧香许愿。我傻乎乎地看着他们把所有的愿都许完了,没有给我留下一个,于是,就朝着外面走去。


雨小了,一群人开始进入大雄宝殿,有的开始在大殿外烧香许愿

  雨小了,现在可以看到门外的景色了。大殿门口是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沿着放生池半圈是一个广场和一圈商店。走进广场,前面写着“娘娘塔”的牌子,应该是以前有个娘娘塔在这里吧,现在已经成为遗址了。没有去考证。


大殿门口是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沿着放生池半圈是一个广场和一圈商店


走进广场,前面写着“娘娘塔”的牌子,应该是以前有个娘娘塔在这里吧

  走到这里,开始兵分两路了。一路,去爬山到护国万年寺----百岁宫,也可以坐缆车,上下100元;另一路,再去一个寺庙,然后回去。听说上面只是一个寺庙,没有什么风景,看看天上的瓢泼大雨,我放弃了爬山,而选择了另一路。

  又来到了一个寺庙。你问我什么寺庙?把图片点大了以后自己看吧,我懒得细究,真的。


来到了当天下午我到达的最后一个寺庙

  寺庙外面,到处都是准备建筑新寺庙的起重机。其实,整条九华街,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起重机,都在建造寺庙。这么多寺庙,我已经感到头晕了,再建起来,下次来,我恐怕就晕得不能走了,只能让人抬了。

寺庙外面,到处都是准备建筑新寺庙的起重机

  寺庙里面,摆着许多上面刻满字的石板。老旷把我叫住了:“你捐点钱吧,也在上面留下名字。”

  有这等好事,我也决定显摆显摆:“我捐个10元钱吧,让他们把我的名字刻上。”

  “你得了吧,10元钱,你打发叫化子啊,还想留下名字呢?”

  行了,我也已经想意思意思了,钱不在多,有心就行,既然不接受,我乐得不掏腰包。


你只要掏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在这石板上留下名字

  还是没进大殿。走到了偏殿,却发现是一个膳房,和尚用膳的地方,就象部队一眼,长条桌上两边坐着,埋头吃饭,一声不吭。旁边是游客用膳的地方,明码标价,8元钱。记不得是哪位老师在我的旁边说:我们的晚餐安排在这里也是挺有意思的,体验一下。我也深有同感,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在和尚用膳的膳房东张西望了很长时间,还是不敢拿起相机拍他们用膳的场景。感觉不礼貌,也怕破坏了寺庙的清规。一个和尚端着饭碗出来了,看了一下,在饭的上面,铺着一些豇豆、千张。偶然吃一下,还可以,长时间吃,苦啊……

  我不信佛,也不喜欢到寺庙里去烧香拜佛,更不愿意在这种喧嚣的地方去凑热闹。佛国是清静的,梵音是安祥的。只有在寂静如斯处,远离喧嚣,才能洗涤心灵的尘烦,除去心中的烦恼。

  回程了。两边的风景应该还算不错的。桥,就象芦沟桥,路,就象景区路,神仙呆的地方,但这里住的都是菩萨。来过九华山以后,今后我们在用词上也需要改一改了,碰到风景秀丽的地方,不能老是说这是神仙呆的地方,而应该说这是菩萨呆的地方了。


桥,就象芦沟桥


路,就象景区路

  路边,不时地还看到很多小寺庙,不过这些小寺庙都关着门。也许是香火不盛,产生了经济危机,越开门,亏损越大,干脆一关了之。


路边,不时地还看到很多小寺庙,不过这些小寺庙都关着门


路边,不时地还看到很多小寺庙,不过这些小寺庙都关着门

  同事们一个个地回来了。瞧他们穿着雨披撑着伞,全副武装,但又一个个垂头丧气,仿佛像被大雨打焉的秧苗似的。这是佛祖暴降的瑞雨啊,淋一下,可保一生平安呢。


同事们穿着雨披撑着伞,全副武装,一个个地回来了

  看见了一个和尚,一边走一边打着电话。现在的和尚也时尚啊,有钱了,配手机了,可不知道是否还买电脑?那玩意儿可是洪水猛兽啊,上了不该上的网站,失去了应有的定力,胡思乱想,那可惨了。


现在的和尚也时尚了,有钱了,配手机了,可以和朋友聊天了

  路边的商店大都是卖香烛的。问了同事,买一包香要多少钱?同事瞪了我一眼:进奉菩萨的香那叫买吗?应该用“请”。宛然一笑,想起了侯宝林大师的相声,说是年关到了,农村的习惯要将旧的灶王爷的像揭下来,换上新的。于是老太太就到街上去请灶王爷了。回来的时候,街坊问她: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啊?老太太神气的说:灶王爷。街坊又问:刚买的?老太太不高兴了:这能叫买吗,这能叫买吗,这应该叫“请”,把灶王爷请回来。街坊这下小心翼翼了:请一尊灶王爷像要多少钱啊?这下老太太发怒了:你说这啊,就这么个破玩意儿,还要五毛钱呢!

  香烛啊,爱你又恨你……


路边的商店大都是卖香烛的


路边的商店大都是卖香烛的


路边的商店大都是卖香烛的

安徽九华山 安徽九华山的旅程(1)

  街两边的建筑倒是古色古香的,但是在一些“委员会”、“办事处”的地方,还是悬挂着一些不和谐的不伦不类的横幅。你说少了你这条标语,人家就不关爱生命了吗,就不注意安全了吗?少一些形式吧,费钱费力,又不招人喜欢。


街两边的建筑倒是古色古香的,但还是悬挂着一些不和谐的不伦不类的横幅

  看到了这个牌坊,来到了我们第一个进去的寺庙,意味着我们已经快到居住的香樟花园了。桥上的两头满是积水,得踩着垫脚的大理石或砖块小心翼翼地过去。


看到了这个牌坊,意味着我们已经快到居住的香樟花园了


看到了这个牌坊,意味着我们已经快到居住的香樟花园了


桥上的两头满是积水,得踩着垫脚的大理石或砖块小心翼翼地过去

  回到房间,两只裤脚管从膝盖上方已经全部湿透。由于裤脚管上水的渗透,鞋帮子和袜子也潮湿了。而其他人更惨,鞋子完全变成水鞋了。

  晚餐,工会加了四个菜,上了白酒、啤酒、可乐、雪碧,气氛异常的好。


一百来号人在餐厅聚会

  吃好饭,望望外面的大雨,已经没有兴趣外出。晚上九点多就早早地睡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751/7522011009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在安徽发现的健康美味 健康美味吧

味道会是什么样的呢原文地址:在安徽发现的健康美味作者:边吃边聊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幸福,但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

当前T2环境下的旅法师分析 当前国内政治环境分析

1、金鬃阿耶尼——只有一个技能的旅法无论是洛温还是M10、M11,阿耶尼都是卡牌编号中的No.1,虽然阿耶尼的强度还远算不上No.1的水平,但是在曾经纯白洁英、黑白衍生物的套牌中还是起到过不错的效果。而在如今这个更加血腥变态的T2环境中,

安徽淮南的现磨豆腐也叫“刘安点丹” 淮南王刘安怎么死的

上几天,央视四套介绍安徽淮南的豆腐节,豆腐节、豆腐宴,都和豆腐有关啦。有一个镜头特别吸引眼球:服务员在每个食客面前放上一个小瓷碗,瓷碗中放有少许葡萄糖内脂粉末,再向罐中倒入滚开的豆浆,几分钟后,豆浆已经变成了嫩豆腐。这道菜叫作“

紫罗兰家纺 安徽淮南的家纺加盟商谈紫罗兰加盟之路

我是安徽淮南的家纺加盟商。在经营家纺之前,一直是做其他生意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妻子出差去安庆办事。晚上逛街,看到街上好多漂亮而且很时尚的家纺专卖店,里面够买的客户还挺多,于是我们就进了一些专卖店里看看,走到紫罗兰专卖店的时

声明:《安徽九华山 安徽九华山的旅程(1)》为网友情场掌控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