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作者以此为书名,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赏析
aIhUaU.cOM 小说叙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本该是大理国王位的真正继承人,因宫中内乱流落江湖。为报复保定帝,他捉到段誉和木婉清,欲使之兄妹乱伦,破坏段家清誉。大理国君臣斗智斗勇,终于战胜四大恶人,救出段誉。
乔峰来姑苏,本是找慕容复了解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自己成名绝技所杀一事,谁知帮内突然发生大乱,他被指证为契丹人。为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和恩师玄苦,可二人已被害身亡,目击之人皆认为是乔峰出手。他悲愤异常,百口莫辩,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战聚贤庄,与天下英雄为敌,后见杀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脱,却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门关,他为自己的身世所苦恼、自卑,因见宋兵屠杀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顶,立即顿悟,不再以契丹人自耻。为寻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爱恋,后又被马大元之妻所骗,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亲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终生。并答应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
西夏国张榜招婿,众人相继赶来。慕容复为应招拒绝王语嫣的爱情。段誉救起伤心自杀的王语嫣,终于获得她的芳心。鸠摩智贪练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誉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憎。陪同段誉而来的虚竹是唯一能够回答西夏公主问题的人,原来公主是当初天山童姥偷来为虚竹破戒的梦姑,二人终于结为连理。
段誉

段誉个性容易专注于某种事务上,因此小时即笃信佛法、精晓园艺、精通棋奕等涉猎所深,往往过得十天半月依然专注于该项事务上,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而这项性格也造就了段誉日后对神仙姐姐的尊敬以及追求曼陀山庄王语嫣的基础。
笃信佛法,以致于拥有一颗慈悲心,最初对于打杀争斗之事相当反感,而后闯荡江湖逐渐不如初始秉持著不杀生的原则。
另外段誉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知书达礼,温文儒雅,老实谦逊,善良,也替他人著想,不过呆头呆脑却常被旁人讥为书呆子。
另外段誉个性也相当怕险,在闯荡江湖之际,遇险时往往依靠独特的凌波微步轻功脱困,但是最后在受到义兄乔峰豪气所激励下,段誉也摆脱以往懦弱的个性,充分展现心中的侠义之心。
萧峰
段誉: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金庸:郭靖、乔峰是我最喜欢的男子汉。
孔庆东:我最敬仰的人是萧峰,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民族和平可以气壮山河的一死。
周志强:萧峰是个“完美的英雄”,他“重视责任和社会规范”,“以天下为己任”。
倪匡: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开阔,唯有乔峰。乔峰堪称是人中之龙,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来看去是一个假人,乔峰完美,看来看去,总是一条凛凛大汉,就在你的面前。
孟非:金庸先生笔下几乎没有缺点的英雄,萧峰是唯一一个。
毛良斌:萧峰是儒家之侠的典范。纵观萧峰一生的所作所为,其无一处不体现着儒家的道义和精神。萧峰最后因仁而死,其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曹正文:在金庸所写的英雄豪杰中,我最爱的是乔峰和令狐冲。我觉得金庸笔下的乔峰,奇情苦志,真是写尽了英雄本色。我尤其爱他的豪情侠骨。
虚竹
陈墨:虚竹的痛苦同时带给他的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虚竹下山之后的遭遇,看上去是不断受到命运的作弄,实际上却又在这种”作弄“的同时向他展示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生活方式,进而也给他提供了主动选择生活,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
潘虹:虚竹是《天龙八部》3位主线人物中最晚出场的,他出场的方式不似萧峰的豪迈不羁,也不如段誉的活泼可爱,相反的,他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仿佛仅是个来借口水喝的串场人物。就相貌而言,虚竹既无萧峰的高大威猛,更没有段誉的斯文俊秀,相反的,他浓眉大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又不善于辞令"每次说话时总喜欢说偈讲佛,从他的出场读者就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又带点迂腐的个性。
虚竹的遭遇不断的充满着矛盾,他放弃自幼以来所受的戒律、学习他不想学的武功、杀他不想杀的人、接受他不想接受的权力,就其他人而言可能是恩赐、是梦幻的奇遇,对虚竹来说,却是莫大的考验。然而他最后从考验中解脱了,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智慧,对虚竹而言,不受制于戒律与和尚身份,或许才是与本性相符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