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生命的接榫》林清玄

 

 

生命的接榫  

 

 

 

 

      装潢房子的时候,我到林口卖古董家具的店买了一些清朝的门窗,请木工把窗花拆下来,镶嵌在新家的门窗上。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他,但是当他看到那些清朝的古门窗时,也忍不住赞叹不已,言词中充满了爱戴与钦慕。
  我问他说:“你觉得清朝的门窗美在哪里呢?”“不论是构图、组合、接榫,都是一百分,无话可说。你看这四面门窗,没有用到一只钉子,古代也没有黏合胶,却可以接得如此完整,保存到现代,完全没有损害。”他说。确实,这也是我每次看古董家具都会感慨不已的原因。古代的工匠只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素朴的资料,却成就了最繁复的构造与最华丽的形式,那样超凡的巧手越过了时间与空间,使我们在百年后仍为之叹息不已。
  我忍不住问木匠师傅:“如果把这窗花交给你,做出一个如出一辙的,不用钉子与胶水,你办得到吗?”他沉吟了半晌,说:“我可以做得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我不能做,也不愿意做。”“为什么?”
  木匠师傅道出了一个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他说,如果他要以手工不借助任何机器,做出一个镶满窗花的窗子,至少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以一天工资三千元来算,加上材料,一个窗至少要卖十五万元,可是买一个真正的古窗只需五六千元。何况,有谁在装潢时,愿意让工匠花一个半月,只做一扇窗呢?“再说,古代的人盖房子、做门窗,都是为子孙来思考的,他们的眼光、用心,至少在百年以上。现代人很少在同一个房子住十年以上,何况是对于一扇窗呢?”木匠师傅说,“在时间上,我不能做;在用心上,我不愿意做。”
  当年,我一直认为古人的手工好,才能做出那么好的清式家具。木匠师傅为我释疑,其实现代的工匠也可以做得一样好,只是没有古人的时空,也没有古人的心情吧!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生命的接榫》林清玄

 

 


  木匠师傅花了几天的时间,就把窗花拆下全镶在墙壁和窗台上,墙壁后面装了壁灯,窗台后面则可以引进阳光。
  不论白昼或夜晚,只要阳光与灯光照过清朝的锦绣窗花,屋内的光就迷离了起来。在迷离中,我总会想:古代的木匠是在什么情景下,做出这么美丽的窗的呢?他们大多没有留下名姓。我认识的工匠只有齐白石,在他的传记里读到过,从前的木匠到大户人家做装潢,往往一住就是两三年。如果是到寺庙,一住二三十年也是常有的事。他们消耗青春、岁月与心力,选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致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传诸久远。
  以中国的木作来说,最了不起的方法就是“接榫”——让木头与木头以阴阳、底细、凹凸、伸缩来咬合,图案、结构、形式都已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历经数百年也不朽坏松脱,多么精巧辉煌。只要我们有一点人文艺术的教养,就会爱慕古代木匠的接榫哲学,了解到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

 


 

 

 


  在我们年轻,刚刚会抚玩木作接榫的时代,谁不向往此生的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都可以那样完美地接榫呢?可惜的是,由于时空的错谬、因缘的落差、用心的不同,我们往往无法那么完美地接榫。后来不得不借助机器、铁锤、铁钉、黏胶,使那随时可能松脱的情缘委曲组合。直到有一天,啪啦一声,完全地碎裂。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能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取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接榫,有千百年的用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塑造出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
  在迷离的清朝窗花下,我这样想着。

 


 

 


 
               文:林清玄    图片:网络     整理:秀秀


【赏析】


  “接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木工技术。这种木活的巧妙在于,让木头与木头以阴阳、底细、凹凸、伸缩来咬合,图案、结构、形式非常完美,且历经数百年也不朽坏松脱。这样的技艺让我们惊叹,殊不知现代的工匠也有这样的技能,只因时代不同,心境不同,追求不一样而不去做了而已。文章由木头的接榫引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世界,我们向往人们之间关系的完美接榫,但是生活却又无法这么完美,寄托了作者对这样一种生活的向往。
  诚然,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机器、铁锤、铁钉、黏胶,使那随时可能松脱的情缘委曲组合,但这总有破裂的时候。碎裂给人带来的是更深的疼痛,就像木器的断裂仍会留有残缺的痕迹。不可否认,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如果能够少一些破裂,少一些残缺,生活不就更加趋于完美了吗?欣赏木工的“接榫”精巧,做工精良,用心专注,而人们生命的接榫不也应该是这样的吗? (程 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851/96031126097.html

更多阅读

读林清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散文集读书笔记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过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

浅谈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散文精选

初识林清玄,是读他的《生命的出口》一文,文章从一个高中女生殉情的故事起笔,一种对年轻生命过早凋谢的惋惜与感叹之情笼罩全篇,接着笔锋一转,将一只小黄蜂巧妙地引入文章,进而冷静地思索出深刻的结论——“他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他的每一

读林清玄先生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读林清玄先生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在讲读林清玄先生的《桃花心木》时,在链接上有幸读到了林先生的又一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立刻被那隽永的文字所吸引。于是,反复来读,爱不释手。《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着墨不多,只是写了一株百合

静心天堂---《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 林清玄散文赏析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的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的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只要心中有山有水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 是在眼里。

读林清玄的作品不一样的--感受 林清玄最好的作品

整个下午都在读林清玄,听着悦耳的丝竹声,声声入耳,我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午后静坐于屏幕前,冲上一杯绿茶,品着林的茶系列,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初次接触林清玄的作品,是读书时候,在我学习生涯最无奈最困顿的时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让我树立

声明:《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生命的接榫》林清玄》为网友绝口不提以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