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素:罗经祸福辨<?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李三素原文:
或问:
精于峦头,自合理气;则知峦头可以,不必知理气。罗经之设,不赘瘤乎?
答曰:
峦头,犹人之肢体也;理气,则其脉息也。
人固有一望而可知者。若其外貌可观,而终身不能逆料,必胗其脉息。始知罗经审其脉息。
历观古垣局,非不精奇。当贵不能骤至,而后龙出卦,终归败绝;此则天地自然之缺陷,定于罗经。如黄编修,本出八代公卿,而一代不保;刘汉四世祖地,本出屡世王侯,而兄弟做贼,皆由向背一差,反福为祸。
然则全龙全穴,而作用之妙,尤有待于罗经。但知峦头不知理气,不惟后代祸福不能审择;即现在之真龙正穴,或贪朝对或嫌去水,必至破旺冲生,反福为祸。此罗经不可须臾离也。
要其所谓作用者,不过顺其自然,正其差谬,而初非有矫揉;是以杨曾心法,不须易地改穴,而分金一转,即能为人造福。
古今辟理气者,或以峦头为人,理气为星命,已属可笑;即以峦头为体,理气为用,犹岐而二之。其实太极未分,先有是理。所难者一诀千金,妙处不传;遂成千古疑团,梦中说梦。经勘破即不登山,而一观水口,能知其龙向;但言山向,而可定其吉凶,以其有一定之理也。峦头则千变万化,不可名状,自非踏破铁鞋、揣摩有素,虽父不能以传子。
今之时师不知理气,辄以峦头自负;彼岂知峦头之难言,有十倍于理气者乎?今而后有以峦头为难知者,吾则与之言理气矣。
竹下翁插话:
“峦头为体,理气为用”,李公以为风水界这一传统说法不确当——“犹岐而二之”;峦头与理气,是龙穴格局的外在形态与内在脉络的关系——“峦头,犹人之肢体也;理气,则其脉息也。”一见此人红光满面,以为身体健康;一把脉相、一量血压,原来犯了“高血压”。有的人“一望而可知”身体是否健康,但有的人需要“胗其脉息”才能确认身体是否真正健康。罗盘就是把脉器、血压计,就是B超、X光机。如果认为“峦头为人,理气为星命”,“已属可笑”;如果认为“峦头为体,理气为用”,则如将人“开边”了。
但龙穴格局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不可名状,自非踏破铁鞋、揣摩有素,虽父不能以传子”,“峦头之难言,有十倍于理气者”;决不能“而一观水口,能知其龙向;但言山向,而可定其吉凶”而自以为是,“辄以峦头自负”。你不知理气不要紧,你把不准龙穴格局内部脉络无关系,李公的原则是“有以峦头为难知者,吾则与之言理气”,传以“一诀千金,妙处不传”的“秘诀”,让你解开“千古疑团”,避免“梦中说梦”。
“黄编修,本出八代公卿,而一代不保。”台湾武陵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何宗阳著《周易与风水》书中收录有“莆田黄编修祖地”案例。

“刘汉四世祖地,本出屡世王侯,而兄弟做贼,皆由向背一差,反福为祸。”据《地理人子须知》“穴法”中说:“廖金精为乐邑刘坊刘氏卜军山,王字龙格,将军大坐形;刘氏贪朝山,失葬法,变吉为凶。”据说廖金精所叹“合法出王侯,不合法出贼头”者就是指此穴,据说“庚脉入首作卯向,出贵”,而误立艮寅向;“乡传”称“将军大座形,幞头案,庚脉扦卯向,幞头山不正;刘氏欲其端正,逆扦辰向,庚乙不用。”“乡传”所称“逆扦辰向”应不确切,如此幞头山更不正;“误立艮寅向”相对确切,如此可戴正幞头。“乡传”廖金精所叹为“我做出将军,他做出贼头。”唐·廖金精为乐平人,据传为杨公弟子,而刘汉四祖地正是在乐平县军山;宋代廖金精为宁都人,名瑀字伯禹;两仙同号金山精人。宋·廖金精著有《阴契阳符》、《金精口诀》、《望龙解义》等。堪舆书上称“廖公”者应为后者。
“误立艮寅向”要比“逆扦辰向”说法确切,扦穴者用意在于“正幞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