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 从_悲剧心理学_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

2007年10月第20卷??第5期

阴山学刊

YINSHANACADEMICJOURNALOct.2007Vo1.20??No.5

从??悲剧心理学 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

杨??菊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

????摘??要:??悲剧心理学 是朱光潜留学欧洲期间写作的博士论文。这本著作在对各种西方悲剧快感理论批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于悲剧快感的创新性理解,在悲剧快感、悲剧精神、悲剧缘由这几个方面尤其见出作者思考的深入和见解的创新。他强调悲剧快感是由于痛苦在悲剧中被感觉到并得到表现,从而消除了因郁积的能量导致的高强度的紧张,郁积的能量在得到宣泄和缓和后,就引起了快感。在悲剧精神上,他是既悲观又乐观,但归根结底是乐观的。他看重的是悲剧中体现出来的虽然失败毁灭但依然强烈的人类的尊严以及由此而生的振奋之感。关于悲剧缘由,朱光潜由于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特别重视命运在悲剧中的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悲剧;悲剧快感;悲剧精神;悲剧缘由

中图分类号:Z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07)05-0017-05

????起源于古希腊宗教祭祀仪式和民间歌舞的悲剧,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悲剧被大家誉为是!艺术的冠冕?和!艺术的顶峰?,是最高的文学形式,那些杰出的悲剧家也被看作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天才。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古往今来的美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剧作家们对悲剧研究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和心血,他们从哲学、美学等角度对悲剧的本质、特征、类型等重要问题作了阐述和分析。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 是他留法期间用英文写作的博士论文。这本书1933年由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大家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和批判西方悲剧理论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他独辟蹊径从心理学这个角度对悲剧是如何将痛感转化为快感的、悲剧的精神究竟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决定悲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关于悲剧快感的主要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富有创新性的论述。尽管朱光潜在绪论中表示,他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在这里寻求新奇和独创性的人将会大大失望。但??悲剧心理学 毫无疑问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了他的基本的悲剧观,并且有些观念确实显

??

示了他对悲剧快感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认识。

一、悲剧快感

所谓悲剧快感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悲剧。我们的天性!使我们看到健康的儿童、发育丰满的女性和

丰富多彩的风景,就感到愉快,留恋不已。把我们吸引到描绘这些对象的作品上去的也就是把我们吸引向这些事物本身的同一本能。?[1]

(P85)

痛苦和灾难只

会让人逃避,可是我们却对悲剧中的痛苦和灾难有浓厚的兴趣,对悲剧展现的恶、死、疾病、罪行、灾难等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爱好。在生活中让人觉得厌恶和惟恐避之不及的事物,在悲剧里却能给人带来快感。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悲剧中表现出来的灾难,其中的痛感是如何转化为快感的,是悲剧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悖论。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 中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介绍了法国学者法格为代表的恶意说,法格认为人们之所以去观看悲剧因为!人是稍稍有些变化的#野蛮的大猩猩?的后代?[2](P43)。言下之意就是人类本性中嗜血的野蛮凶残的本能会使人们在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感到快乐,而正是这种快感决

收稿日期:2007-05-09

作者简介:杨菊(1972-),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美学和电影文化研究。

定了他们能接受悲剧中的可怕毁灭,甚至乐于看到他人的死亡和不幸。与恶意说恰好相反的是以英国学者博克为代表的同情说,博克认为!在悲剧中揭示出来的正是人类高尚的精神。人在观看痛苦中获得快感,是因为他同情受苦的人?[3](P53)。博克强调人类天性中善的本能是人们喜欢悲剧的动因。

朱光潜指出他们混淆了现实苦难和作为艺术品的悲剧之间的区别,混淆了审美态度和批评态度的区别,其实也就是混淆了悲剧艺术和现实道德的区别。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天性和他对悲剧的喜好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他认为不排除有些人是因为幸灾乐祸或仁慈才去欣赏悲剧,但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恶意说和同情说肯定不是悲剧快感的原因。在悲剧快感中即使是同情,那也是审美同情,而不是道德同情。朱光潜由此确立了悲剧欣赏主要是一种独立于个人利害之外的审美经验这样一种审美态度,否定了人的道德中的善和恶对悲剧快感的决定作用。

朱光潜在否定了悲剧快感的恶意说和同情说后,进一步分析悲剧快感中痛感是如何转化为快感的,也就是悲剧中的苦难和痛苦是如何被征服的。大卫%休谟认为艺术表现的美可以征服悲剧中的苦难。H%帕克在他的??美学原理 中也谈到艺术家可以利用感官的魅力来博得我们的好感,不管悲剧描写的对象多么让人无法忍受,如果他能用一种足以媚惑我们的感官材料来表现它们,比如引人注目的线条、迷人的节奏等,那么原本让人无法接受的苦难和毁灭就会被克服而转变为快感。丰丹纳尔则认为我们在悲剧中体验到的情感主要是痛感,但这种痛感被戏剧的幻觉减弱而变成快感。也就是说由于意识到悲剧的虚构性从而削弱了悲剧中的苦难带来的痛感,这种被减弱的痛感就变成了快感。

休谟和丰丹纳尔他们都意识到了悲剧快感中痛感和快感之间的联系,只是联系的途径有差别,一个强调艺术技巧给人带来的快感,另一个强调悲剧的虚构特性。但是无论是艺术技巧还是虚构,是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具备的,不独悲剧。所以朱光潜认为悲剧中的痛感并不是由于优秀的艺术技巧,也不是因为意识到虚构性才使痛感转化为快感的,他强调悲剧快感是由于痛苦在悲剧中被感觉到并得到表现,与此同时,它那郁积的能量就得到宣泄和缓和。这种郁积能量的缓和不仅意味着消除高强度的紧张,而且也是唤起一种生命力感,于是这就引起快

[2](P171)感。朱光潜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痛感如何

不到及时的疏通,心情就会郁闷烦躁,陷入痛苦之

中,相反疏通后就会云开雾散,就能产生快感。在强调痛感之所以能转化为快感是因为痛感被感觉并得到表现,从而缓和了因痛苦而郁积的能量后,朱光潜并没有完全排斥休谟和丰丹纳尔他们的解释,他认为他们的这些理解也是合理的,比如说悲剧的怜悯和恐惧这类道德情感和艺术品的剧作的美,如整一和适当的比例、声音与形象的和谐、性格描述的深刻真实等因素也能加强悲剧中积极的快感,但不是决定悲剧痛感转化为快感的主要原因。

朱光潜对悲剧快感悖论的解决无疑是富有创造性的,以往对悲剧快感悖论的理解都或多或少有点道理,有合理的地方,但都没有切中悲剧快感的要害。朱光潜利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解释悲剧快感的悖论,不仅符合我们的心理体验,同时也和我们的审美经验一致。

二、悲剧精神

关于悲剧精神,就是通过悲剧冲突、悲剧人物和

悲剧结局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我们在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中感受到的是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还是在面对可怕的命运和不可避免的灾难性结局中意识到抗争的无用,从而陷入颓丧绝望。这两种不同的悲剧精神境界关系到对悲剧本质的不同理解。

黑格尔对悲剧精神的理解被普遍认为是乐观的。他在他的!永恒正义说?中为悲剧冲突设置了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整体的利益、宇宙的平衡、各种精神力量的统一。在这崇高的目标之前,两种都具合理性又都有片面性的伦理观念或精神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导致的毁灭就相对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或不那么触目惊心,让人难以理解接受了。悲剧中两种同样合理又片面的伦理力量的毁灭是为了达到对永恒正义或绝对理念的肯定。在这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惩恶扬善的道德力量的永恒正义面前,苦难和牺牲就被遮蔽了,黑格尔乐观地认为悲剧的结局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历史对于具有片面性的伦理观念或精神力量的一种否定和惩罚。

被罗素认为是悲观主义哲学家的叔本华,从他的悲观主义哲学出发,认为人生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欲望永远不可能真正地得到满足,由欲望和意志引导的人生必然是悲剧性的。而悲剧艺术正是将这种人生的苦难挣扎形象地再现出来,让人见出人生的冲突矛盾,从而设法摆脱人生的困扰。他在他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本书里强调悲剧!以表现人

转化为快感的。心理学认为,如果人心中有郁结,得

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正因为在悲剧中看到了人生的可怕痛苦,所以他认为!所有的悲剧能够那样奇特地引人振奋,是因为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都不能彻底满足我们,因而值不得我们苦苦留恋。正是这一点构成悲剧的精神,也因此引向淡泊宁静。&&于是在悲剧中我们看到,在漫长的冲突和苦难之后,最高尚的人都最终放弃自己一向急切追求的目标,永远弃绝人生的一切享受,或者自在而欣然地放弃生命本身。?叔本华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把否定求生意志作为悲剧的最高目的,悲剧的价值被定位在它可以引导人们从自我解脱和消极遁世中达到绝对的忘我与对意志和欲望的彻底否定。

朱光潜对黑格尔乐观的悲剧精神和叔本华悲观的悲剧精神都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和批判。他认为黑格尔完全忽略悲剧中的苦难和对苦难的忍受,在黑格尔的悲剧观中,具体的个人的幸福必须为了一种抽象的永恒正义而作出牺牲。他的永恒正义说看上去是乐观的,其实确是有点令人感到失望和沮丧。而对叔本华的悲观的悲剧精神,他认为既不符合叔本华自己的美学观点,也不能得到事实的证明,无论是古希腊悲剧还是近现代西方悲剧,悲剧人物没有哪个是自愿欣然地放弃自己的生命的。

在细致地分析了黑格尔的看似乐观其实不乐观的悲剧精神和叔本华悲剧的悲观精神后朱光潜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2](P209)悲观是就悲剧作品表现的内容而言,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灾难和痛苦是悲剧永远的爱人。乐观是就对悲剧激起的情感而言,在悲剧人物对苦难的抗争和忍受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人的尊严、活力和价值。所以对悲剧来说,在对人生苦难的抗争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崇高的感情是悲剧最有魅力的一部分。!在悲剧冲突中,肉体虽然被摧残了、毁灭了,精神却在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飞跃。?[4](P201)朱光潜对悲剧精神的既悲观又乐观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悲剧感与崇高感的关系的看法上。

[2](P138)[3](P350~351)

历史上关于悲剧感与崇高感的分析要么是被分

开论述的,要么即使涉及到悲剧感的崇高意味,但语焉不详。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 中认为,悲剧激起的情感是怜悯和恐惧,他的悲剧理论尽管涉及到了恐惧,但是没有明确详细论及恐惧之后的惊奇和赞美,而恐惧之后的赞美是崇高感必须具备的,亚里士多德还没有意识到崇高感在悲剧感中的重要性,只强调了恐惧对悲剧感的必要性。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 中真正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崇高是先令人惧怕而后令人喜,它得以展示人类能够抗拒外力的理性力量进而过渡到伦理领域。但是还没有把崇高感和悲剧感联系起来考虑。黑格尔在他的??美学 中谈到悲剧感并不是悲伤痛苦,而是一种打动崇高心灵的惊羡感,他意识到了崇高在悲剧感中的地位。朱光潜在分析批判前人的悲剧感的理论后,在康德的崇高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真正的悲剧快感应该是!我们先感到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那种恐惧,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那里我们体会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活力。?[2](P91)朱光潜在吸收了康德??判断力批判 中对崇高感的分析判断后,创新性地抓住了悲剧感与崇高感之间的紧密联系。他强调悲剧感中能打动我们的事物,和在崇高感中一样,首先都是或在体积上或在强力上超乎寻常;其次宏大壮观的形象逼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渺小,但是恐惧只是走向激励和鼓舞这类积极情绪的

[2](P89)

一个步骤。

朱光潜对悲剧精神的既悲观又乐观的态度可以说是直接受尼采的影响。他认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尽管有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但毕竟是成功的,也许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作品。尼采在相信人生根植于痛苦这方面和叔本华是比较一致的,在他的??悲剧的诞生 中他认为!在道德的法庭面前,人生不可避免地永远是败诉者,因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不道德的。?被尼采认为是不道德的人生是充满了痛苦的,他告诫人们不要到现实世界里去寻找正义和幸福,因为永远找不到。尼采以他敏锐的目光看到了自然的残酷和宇宙历史可怕的毁灭性进程。但与叔本华不同的是,尼采认为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苦难的人生,则让人痛苦的现实的外表又是迷人的、美丽而崇高的。可以说朱光潜对悲剧精神的理解确实与尼采有着重要的联系。

欣赏悲剧需要我们能感受生活中的不和谐,同时又能感受悲剧创造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悲剧人物

的直面死亡毁灭的勇气和奋起抗争的气魄可以补偿他所遭受的痛苦、失败或死亡。朱光潜既没有片面的乐观,也没有一味的悲观。他既看到了悲剧中的苦难的人生,也看到了苦难人生后的崇高的反抗和勇气,而敢于抗争不可更改的悲剧命运才是悲剧的精神所在。朱光潜的悲剧精神既触摸到了悲剧的本质,又深化了康德和黑格尔他们对悲剧精神的理解。

三、悲剧缘由

探讨悲剧缘由就是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关于悲剧缘由的争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古希腊的!命运说?、亚里士多德的!过失

说?、黑格尔的!永恒正义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环境说?等。

古希腊的!命运说?认为悲剧产生的原因是神秘莫测的命运。那么什么是命运呢?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宿命论。所谓宿命论,朱光潜认为:!就是对超人力量的迷信,认为这种力量预先注定了人的遭遇,人既不能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宿命论是人类各民族在原始时代的共同信仰,但是希腊人面对这种既不能控制也不能理解的能决定人的命运的超人力量,既不像中国人那样泰然处之,只要归诸于天命就万事大吉,也不像印度人那样在宗教中得到灵魂的安宁,古希腊人困惑不解。也就是说有着原始神话背景和宿命论人生观的希腊人深深感到宇宙间有些东西既不能用理智去说明,也不能在道德上得到合理的证明,这种敬畏和迷惑不解构成了希腊人的命运观。

!过失说?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 里提出来的。他认为悲剧主人公:!不具有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5](P97)只有那些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才遭殃的人才适合悲剧的主人公。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强调是悲剧主人公本身的过失或弱点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他认识到了道德感对悲剧感的制约和影响。这从他对悲剧主人公和悲剧情节的严格规定就可以看出,他排除了好人受难,坏人得福这样的悲剧模式,强调这两种悲剧情境都和我们的道德感相抵触。而一旦和观众的道德感完全背离,就可能会影响到观众对悲剧的接受欣赏。但是如果是悲剧主人公自己的过失导致了灾难性结果,不管这个过失是性格问题,还是智力问题,这样的悲剧情节的设置就会极大地缓解观众的道德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对当时流行的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持怀疑态度,所以他才提出了他的!过失说?来规定悲剧发生的缘由。

!永恒正义说?是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名著??美学 中提出来的。他从他的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这一一般的哲学原理出发认为,悲剧的产生是由于!永恒正义?。!永恒正义?是在个别力量的冲突中重新认识普遍和谐,或是为整体的利益而牺牲局部。悲剧冲突中两种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就其本身而言,每一种都是有道理的。荣誉和爱情一样好,孝顺也和国家忠诚一样值得赞扬。但由于它们每一种都是片面排他的,每一种都想否定对方同样合理的要求,所以在整个宇宙当中是没有地位的。最后冲突的双方都被扬弃,重新达到和谐,它是通过否定来肯定。

!社会历史环境说?是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 的信中提到的。他在信中说:!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恩格斯将悲剧冲突和社会斗争联系起来,并区分了冲突双方的善恶。他认为凡是代表历史的必然要求、有益于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社会力量,在伦理上便是善的,在审美上便是崇高的;与此相反的则是恶的、丑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历史辨证发展的客观过程出发,认为悲剧的发生是由于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实践主体在与阻挡历史前进的现实社会势力及其他阻力进行斗争中所遭到的失败。这种现实存在对实践主体的摧残却愈能暴露现实存在的不合理和必然衰亡。

朱光潜受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影响比较大,在此基础上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认为悲剧的灾难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物性格弱点或过失惩罚的!过失说?,因为人物的过失决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也驳斥了黑格尔的为了宇宙间的永恒正义而牺牲具有片面性的某一种伦理力量的!永恒正义说?,因为黑格尔不合理地忽视了悲剧中的苦难和悲剧人物对苦难的忍受抗争。他认为不管是古希腊悲剧还是近代西方的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悲剧,决定悲剧结局的关键性因素是命运,命运观念对悲剧的创作和欣赏都很重要。

在论述古希腊悲剧时,他分析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无视命运观念在希腊悲剧中的重要作用。他觉得亚里士多德是个很少诗人气质的唯理主义者,而且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希腊悲剧已渐渐衰落,希腊已经脱离幽暗的神话世界而进入一个学术开明的世

界,已学会用因果关系解释世间万物。这样亚里士

[2](P103)

多德就放弃了早期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但是:!古希腊悲剧结构宏伟,涵盖天地,多写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要是他以古希腊悲剧为例指出它脱离开原始神话的背景和宿命论的人生观,从纯理性的观点去加以分析,那就会丧失其本质而仅得其苍白的影子。?[2](P102)所以朱光潜明确指出希腊悲剧中大部分主角确实有所谓的过失,但这些人物的过失或者弱点却不是决定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命运才是古希腊悲剧的缘由。

在论述从探索宇宙间的大问题转向探索人的内心冲突和社会问题的所谓世俗悲剧的现代西方悲剧中的悲剧缘由时,朱光潜向主流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主流观念认为是性格导致了悲剧的结局,也就是说是人物性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相反朱光潜认为那些现代西方世俗悲剧也不见得就完全见出悲剧中明确的性格导致悲剧这样的因果联系,而把命运抛掷一旁。他仔细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哈姆莱特 、??李尔王 和??奥瑟罗 中的哈姆莱特、考狄利亚和苔丝狄蒙娜等悲剧主人公毁灭的原因,指出并不是由于这些人物的性格弱点才导致了悲剧结局,如果把悲剧结局归咎于人物的性格,那对这些人物来说就太不公平了,命运才是悲剧的指导原则。在阐释易卜生的悲剧作品时,他认为在易卜生的悲剧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似乎比命运重要得多,悲剧之所以产生主要在于个人与社会力量抗争的无能为力。但同时他又把这种可以用因果关系解释的悲剧缘由也理解为命运的捉弄。他说:!这些社会力量虽然可以用因果关系去加以解释,但却像昔日盲目的命运一样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在我们这个唯理主义的世界里,他们就代表着命运女神。?也就是说!导致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往往不是性格本身,而是原始形式或变化了的形式的命运。?

朱光潜之所以如此重视命运在悲剧缘由中的重要性,认为命运才是悲剧的指导原则,主要由于他对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偏爱。他觉得!再过两三千年之后,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中还有多少仍然可以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媲美呢?高乃依、拉辛和阿尔菲耶里还有多少作品可以比塞涅卡的作品更好地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他甚至提出!近代人对悲剧的完善化究竟有多大贡献?他们究竟有没有悲剧?这样的对近代悲剧存在价值的质疑[2](P232)。正因为对希腊悲剧的推崇决定了他对悲剧中命运观

[2](P109)

念的看重,并以此来解释悲剧成因。不管是古希腊的神秘莫测的人神之争造成的悲剧,还是近代西方的性格悲剧或者是社会历史悲剧,朱光潜都能感受到这些作品中的命运意味。

朱光潜的命运悲剧观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命运观,用命运来解释悲剧的缘由,把一些社会历史因素也纳入他的命运范畴中,似乎有点牵强,也可能失之于片面,而且他把正义和命运完全对立起来,似乎也有点决断。悲剧,尤其近代西方悲剧,善恶之间的较量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莎士比亚如此,易卜生也如此。但是这些古往今来的悲剧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弥漫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命运的意味,如果把悲剧和命运分离,悲剧恐怕也就不成其为悲剧了。只要人对自身的认识还有局限,只要人还没有成为一种透明的物种,那种对人类不确定命运的悲剧感受就永远不会消失。朱光潜的悲剧命运观的魅力也就在此。

四、结??语

尽管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的重心是在评论分析

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美学家们的悲剧快感理论,在阐释各家悲剧快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重在破,不在立,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悲剧快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悲剧的快感问题、对悲剧精神和悲剧中的命运感都作了既符合我们的审美体验又富有创新性的论述。朱光潜在中译本自序中说:!我一面校阅这部中译本,一面也结合到我国文艺界当前的一些论争,感到这部处女作还不完全是#明日黄花?,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反面看,都还有可和一些文艺界的老问题挂上钩的地方。?现在距朱光潜的自序,时间又过去了20多年,朱光潜的关于悲剧快感问题的创新性思考至今仍给我们很有价值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美)H%帕克.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意)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责任编辑??张??伟(

(英文摘要见第58页)

下拓荒者中具有生态意识的魅力女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思想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在一定时期的人生观和创作观,同时也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因此,薇拉%凯瑟也为生态文学增添了一笔亮丽风采。

?参考文献(

[1]SharonO?Brien??WillaCather:TheEmergingVoic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1997.

[2]Cather,Willa??O,Pioneers![M]??NewYork:BantamClassicBooks,1989.

[3]Woodhouse,Annie??FantasticWomen:Sex,Genderand

Transvestism[M]??Lanham:UniversityPressofAmerica,1994.[4]Shiva,Vadana,&Mies,Maria.Ecofeminism[M]??London:FernwoodPublications,1993.

[5]Plumwood,Val??FeminismandTheMasteryofNature[M]??London:Routledge,1993.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 从_悲剧心理学_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

[6]Acocella,Joan??WillaCatherandthePoliticsofCriticism[M]??Lincoln: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2000.

[7]Nelson,RobertJ??WillaCatherandFrance:inSearchoftheLostLanguage[M]??Urbana,Chicago:UniversityofIllinois,1988.

?责任编辑??张??伟(

AnEco-feministAnalysisoftheCharacterinO,Pioneers!

WANGXiu-yan

(FacultyofForeignLanguage,BaotouTeachers?College;Baotou014030)

Abstract:InO,Pioneers!sincetheheroinehasdeeplyinternalizedthepatriarchalandanthropocentricassump??tions,herperceptionaboutnatureandfemale-identityisquitedistorted,sosheshowsmuchinclinationtomasculinity.Sheoncerejectsfemale-identityandviewsnatureassomethinginstrumental.Butafteraseriesofmetalexperience,shegraduallyacceptsfemale-identityandformsaratherecologicalperceptionabouttheinterdependencebetweenhumanandnature.

Keywords:Alexandra;Eco-feminism;Patriarchy;Women;Nature

(上接第21页)

Mr.ZhuGuangqian?sInnovativeElaborationoftheTragicDelightthroughPsychologyofTragedy

YANGJu

(FacultyofChinese,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07)

Abstract:PsychologyofTragedywasMr.ZhuGuangqian?sdoctoraldissertationwhenhestudiedinEurope.Inthiswork,basedonhiscriticalstudyoftheoriesofvariouswesterntragicdelights,Mr.ZhuGuangqianputforwardhisinnovativeunderstandingtowardstragicdelight,fromwhichwecanseetheauthor?sdeepreflectionandcreativeideasintragicdelight,tragicspiritandtragicreasons.Heemphasizedthataspainfulfeelingwassensedandmanifestedintragedy,intensifiednervousnesscausedbydepressedenergyvanished,andthatafterdepressedenergywasletoutandmitigated,delightemerged.Inthecaseoftragicspirit,Mr.ZhuGuangqianwasbothpessimisticandoptimistic.Butinthefinalanalysis,hewasoptimisticbecausehevaluedhuman?sstrongsenseofdignityembodiedintragediesandinspi??rationarisenfromthis.Astotragicreasons,ZhuGuangqian,withinfluencefromancientGreektragedies,attachedspe??cialimportancetothedecisivesignificanceoffateintragedy.

Keywords:ZhuGuangqian;PsychologyofTragedy;Tragedy;TragicDelight;TragicSpirit;TragicReasons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251/233265095380.html

更多阅读

李泽厚:悼朱光潜先生

悼朱光潜先生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

朱光潜谈美 谈美朱光潜对美的说明

80年前,时年35岁的朱光潜写了一本小册子,《谈美》。我认为他是在给民众启蒙或曰普及美学,即使是在今天,此书仍有新鲜的意义。从前,我看过黑格尔的《美学》(也是朱光潜译的),厚厚的四大本只看了半本,翻来覆去地读,把脑子搅成了浆糊,饱受折磨,后来

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编按:温和像鸽子,坚贞像金刚。文革时期,宁住牛棚,“不愿以平生所学向权威举债”;面对斗争,宁受百般委屈与曲解,同样“不愿以平生所学向'主义’(俩字)的铸造者举债”。这位一生奉行“不向权威举债” 主义的温和而坚强、正直而儒雅的老人,就是

朱光潜教你如何读书 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答案

朱光潜教你如何读书2014-09-14 凤凰读书谈读书朱光潜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

声明:《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 从_悲剧心理学_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为网友停止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