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与诗
习惯了现代诗词的随意与张扬,反而生疏了古诗词,有道是:古人诚不欺我,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格律诗词,越读越会有味道,这对于一些刚接触诗词的人来说,学好格律的用法,对于其今后的诗词写作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具体的格律诗词创作入门我就不在这里一一提起,如果有需要学习的,我会将上次严主任的PPT放在微信群共享,也可以直接私信我)
就像严老师所言,写好一首诗,并不是简单拼揍成几行字。广场舞大妈愿意将自己的舞蹈比作芭蕾,其实不然,作诗也是一样,里面的格律需要妙用,从五绝、七绝,无论从中的哪句话,拿出来就是一个对子,这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实用的东西。
简单放几个基本的平仄格式:(下划线处可平可仄)
五绝基本格式
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
平平仄仄平 黄河入海流
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
仄仄仄平平 更上一层楼
七绝基本格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平平仄仄平平仄 岐王宅里寻常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崔九堂前几度闻
仄仄平平平仄仄 正是江南好风景
平平仄仄仄平平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远方与诗
诗歌是小众的,带给我们远方的憧憬,让我们就此迷恋,而不是对此留恋,对我而言,背上一个包,随遇而安,这就是远方带给我的乐趣。
我们其实都是喜欢听课的人,每当听人家述说之前,仿佛略懂,但又会觉得茫然,一旦听完课,又会豁然开朗。于诗词,于书法,于宋朝,于任何一件事物,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而我们就想要去探寻其中的缘由。
(格律诗是一个圈子,就像一个瓷瓶,是可以撑满的,不像大海,永远装不满)
高晓松是不懂远方的,不然也不会写出眼前和苟且。
诗歌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触手可及的,有人说,我喜欢杜甫,因为他是最伟大的诗人,不错,杜甫是伟大的,而我说,最伟大的不该是劳动人民吗?
尚且不说远方有多远,你的眼前是有多么苟且?劳动人民之所以伟大,很简单,为了生下来,活下去。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前人作出的丰功伟绩,但凡想得远一点,简单一点,那在我们“眼前”的就该是如劳动人民般朴实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首诗,你要的眼前与苟且,不过是喝上一碗温热的皮蛋瘦肉粥。
远方在哪里?在诗歌里。
读书会剪影
世间读书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五期,既充满了学术性与专业性,又不乏世间琐事,这样的读书会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高山,还可以听到细细的水声,参加读书会的每个人都能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