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也的意思 “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

“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


大体懂得“突如其来”“空空如也”这两个成语的人,往往不理解也不深究其中“如”字的意义和用法,以为这无关紧要,满足于囫囵掌握、笼统理解。

其实,理解并深究一下这个“如”字,从而掌握一系列与之类似的古汉语特殊虚字,对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如”字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它放在形容词后面既不属实词也不属虚词。它不是解作“到”或“如同”义的动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虚词。它根本不是一个词,而是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语法术语中于“虚词”而外,还保留“虚字”这个名称,正是由于有“如”这类特殊用字存在。

附加在词根上面的虚字通常称为“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也叫做词头和词尾。“如”加在词根“突”或“空空”后面,属于形容词词尾,它本身不是独立的词。

古今汉语使用广泛的形容词词尾是“然”,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我们今天常用的“忽然”“肃然”“茫然”“欣然”“飘飘然”等,都是古已有之的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中有几个与词尾“然”音近而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虚字:如、若、尔、而、焉、乎。这些虚字今天一般不再作为词尾,只见于沿用古汉语的语词中,所以人们容易忽略甚至误解。下面是使用这类虚字作词尾的例句: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诗·小雅·小弁》)

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史记·日者列传》)

上面加了词尾的形容词,“沃若”“惄焉”“莞尔”“恂恂如”“忽而”“芒乎”“怅然”,“若”“焉”“尔”“如”“而”“乎”都可以用“然”替换。同样,“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也可以用“然”解释。“突如”即“突然”,“空空如”即“空空然”。“突如其来”语出《易·离》,“空空如也”语出《论语·子罕》,都是先秦以来一直使用的语词。

空空如也的意思 “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

古人常以“若”“焉”“尔”“如”“而”“乎”“然”作为形容词词尾交替使用,如上引《史记》例“而”“乎”“然”交替使用于同一句子中。有时同一篇中交替使用这类词尾。如韩愈《答李翊书》中用这类词尾的语句有: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俨乎其若思,芒乎其若迷。

戛戛乎其难哉!

昭昭然黑白分矣。

汩汩然来矣。

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这类虚字作为形容词词尾经常出现,所以值得我们深究一番,而了解这些音近义通的虚字,可以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就是说,理解了以后可以解决一大片。把“若”“如”“尔”等视为人们熟悉的词尾“然”的变形,就不会有扞格难通之感了。

——摘自2015年12月2日《语言文字周报》,作者:祝鸿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451/795215464578.html

更多阅读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 风起青萍末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出自楚国宋玉的《风赋》宋玉在《风赋》中,与楚襄王谈论风的起末,宋玉说:“大王之风,庶人安得而共之!”,说大王之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而庶人

“首孝悌”的意思 弟子规首孝悌

“首孝悌”的意思来源:高天的日志天地有道为善(儒家称为“仁”)。善道之首为敬(重在发心,谦在敬中)。敬道之首为爱(重在行动,感恩、忏悔在其中)。爱道之首为孝(爱人从爱父母做起,亲仁亲师在其中,)。以此论,孝为善道之首。所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声明:《空空如也的意思 “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为网友不抛弃不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