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热点聚焦:镉大米流向餐桌
近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大米及米制品抽检的18批次中只有10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5.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经溯源查实,其中6个批次来自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和衡阳市衡东县,值得注意的是,株洲与衡阳均是湘江流域的工业重镇。而实际上在今年2月,就有媒体报道湖南有上万吨镉超标大米于2009年流入广东。
广州市食药监局于17日晚发出的通报显示,抽检的广州市太洋海鲜酒家有限公司大米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40毫克/千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食堂大米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31毫克/千克。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镉大米的危害
长期食用“镉米”威胁居民身体健康。专家介绍,进入人体的镉,除引起“痛痛病”外,主要累积在肝、肾、胰腺、甲状腺和骨骼中。使肾脏器官等发生病变,并影响人的正常活动。造成贫血、高血压、神经痛、骨质松软、肾炎和分泌失调等病症。
据新华社电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科学技巧 明辨镉大米
1、首先彻查家中大米的产地是否来自湖南,如果是就最好不要食用,选购其他产地的大米。
2、“杂”地取食 ! 比如多吃些海产品、豆类产品、瓜子含锌量较高的食品,以“颠覆”大米中含量过多的镉!降低患病的风险。
3、南方人多吃北方的食品,如小麦、面粉等。
4、食用米饭、米粉、米通等米制品也要谨慎,看清米制品的产地,少在外面吃饭,在家中自己烹调安全有保障。
5、表态要求政府全面通报含镉的产地,杜绝其上市!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选米有4宝:辨色、捻摸、嗅味和尝味
1、辨色:就是通过颜色来判断米的质量。正常的米色泽洁白、晶莹,而陈米或劣质米颜色泛黄且有黑斑。
2、捻摸:就是用手摸搓大米表面。正常抛光的米,摸起来有玻璃珠般圆滑的感觉。但陈米摸在手上很糙,油米则又腻又油。有些不法商贩还会用石蜡处理劣质米,这样的米摸起来有黏手感。
3、嗅味:就是闻大米的味道。正常大米有股清香,而劣质米一般都有异味,如陈化米有发霉的味道。有时,加工处理后的米气味较难辨别,但用塑料袋包半小时后,就可闻到明显陈味。
4、尝味:尝大米的味道,取几粒大米放进嘴里细嚼,正常的大米微甜,无异味。
据新华社电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米存储需注意
1、按季节调整
一年之中,根据不同的季节,可适时调整家中大米的存量。一般情况下,夏季天气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大米极易受潮发霉,储存难度较大,理应少存,最好随买随吃。而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气候干燥,大米不易受环境影响其食用品质,可以适量多存。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自然缺氧,科学防虫
在高温高湿季节,防止大米生虫的历史经验有很多种。例如:在米袋里混合放入几头干大蒜(大蒜食品);或取花椒或茴香,包成若干纱布包,放入米袋然后密封。但用这些方法时间长了,米里会保留某种气味从而影响食用,害虫也会对某种气味产生抗性,仍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据保粮专家介绍,虫卵在低氧或缺氧的情况下很难发育成幼虫,因此家庭储米可用塑料薄膜缺氧密封,采用这种自然脱氧的方法保存大米,既能达到防虫效果,又不会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
据新华社电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3、适时通风,防潮隔热
无论是超市、菜场还是家庭,在夏天对大米的保存都应该注意防潮、隔热,尽可能存放在阴凉、干燥、易通风的地方。
(1) 防潮 不宜储存
因为大米吸湿性较强,所以应注意防潮,不宜混存。例如,大米不宜靠墙着地,通常要放在垫板上,防止受潮:大米不宜与鱼、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大米吸水,容易霉变或生虫。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注意隔热 远离热源
在高温环境下,大米容易发热霉变,因此应注意隔热,远离热源。例如,大米不宜存放在厨房内,因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大米质量影响很大;大米不宜放在炉灶旁,因离热源太近,大米会发热从而引起质量变化。
(3)注意阴干 切忌暴晒
如果大米受潮,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晾干吹透,切忌曝晒。因为曝晒会使水分迅速散失,一些颗粒会碎掉,导致食用品质大打折扣,若再放回潮湿环境更容易受潮、霉变、生虫。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