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运动诗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一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它在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一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起因

一、改革政治的需要

二、文人们革除西昆体之浮靡文风的呼声日益强烈。

三、宋代理学也是推动诗文革新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北宋初期为酝酿阶段。

西昆体风靡一时,“杨刘风采,耸动天下”。首先呼吁文风革新的有所谓“高(锡)、梁(周翰)、柳(开)、范(杲)”。其中柳开的理论观点最明确也最有创作指导意义。

柳开:宣扬韩柳的古文传统,是北宋第一个提出革除晚唐五代文弊,恢复韩柳古文的改革者。强调道对文的决定意义,极为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强调文章的封建教化作用。

继柳开而起的是王禹称。他论文,主张传道明心与语言平易。,虽然也还是封建儒道,但与柳开的封建伦理纲常之道不同。他着重提倡儒家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疾苦的一面,他的“道”是政治事功的思想基础。它所提倡的“传道明心”,有明显的改革时弊的积极意义。

二、北宋中期为高涨阶段

首先起来反对西昆体的是穆修、范仲淹和石介等人。

苏舜钦、梅尧臣-----中坚与骨干

奠定了宋代诗文明易晓畅的总体风貌。“平淡”风格是他们艺术追求的极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梅尧臣)

欧阳修------运动领袖。

三、深入发展时期

诗文作品(例)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在诗文各方面各有相当高深的造诣,文“务为有补于世”(王安石),“务辞达”,求物之妙“。

第三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就和影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就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道”与“文”两个方面。就“道”而言,革新家们不论是将“道”理解为孔孟之道,还是经世济民之道,或指广泛的现实生活,都是对诗文内容的强调。

在“文”的方面,诗文革新运动的结果,是使各种文学样式取得突出成就。

(苏轼)成就与影响

散文六大家: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诗歌:王禹稱、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不仅直接影响到南宋诗文创作,指导了南宋文学的发展,同时,他的理论观点与作品的示范意义,以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例如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的桐城派,都是受北宋文学影响甚远的文学流派。

纪念五四运动诗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食糟民》

《明妃曲》《再和明妃曲》《戏答元珍》为代表。

散文:“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议论文-----《朋党论》

写景叙事散文-----《丰乐亭记》、《醉翁亭记》21个“也”字运用使文章情思摇曳,诗意盎然。

抒情小赋-----《秋声赋》秋夜的思绪。

问题:

一、 诗文革新运动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哪些问题?

(一) 主张诗文应有美刺,利于风教,应对当世的政治起积极作用。范仲淹曾批判 西昆派“上不主乎规谏,下不主乎劝诫”。这表明了他的主张,认为诗文创作要为现实政治服务。他还明确指出:“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华厚薄,见乎文章。”强调了文章和教化的关系。梅尧臣提出诗文要有兴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他认为“国风”是要使下情上达,“雅颂”中寓有美刺,十分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

(二) 发展了“道”的观念,注意“文”的作用。欧阳修继承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

论,

强调道对文的作用。他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他所说的“道”已不完全是指儒家之道,而是要与现实生活中的“百事”相联系,实际是指出了文学应反映社会、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他在强调“道”的同时也注重“文”,认为有道不一定就能文。为诗文革新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 提倡简朴平易的文风。梅尧臣、苏舜钦主张为文“平淡”、“去浮器”。欧阳修吸取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主张,要求文章“其道易知”、“其言易明”,他本人的诗文都写得平易自然,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二、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一)在理论上阐明了“文”与“道”的关系。他重视文学的社会职能,强调道对文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道”是内容,犹如金玉,而“文”则是形式,犹如金玉发出的光辉,它是赖金玉而存在的。并进一步把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联系起来,使“道”的内涵更为广阔,更为实际。他在中“道”的同时,也重视“文”的意义和价值,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论点,倡导简朴平易的文风。他吸取韩愈“文从字顺”的主张,而抛弃了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偏颇,避免了尚奇趋险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些进步的观点和主张,为北宋诗文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欧阳修在散文、诗和史传的创作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泷冈阡表》、《醉翁亭记》、《明妃曲和王介甫》、《五代史伶官传序》等,这些诗文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内容和时代精神,都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为当时何后世提供了典范,也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

(三)团结和造就了一批作家,组成了强大的诗文革新队伍。欧阳修对于提倡古文和反对五代以来浮靡文风的作家,如范仲淹、梅尧臣、苏舜钦等,都诚恳地结为至交,同时还大力奖掖后进,如曾巩、王安石、苏轼等,都经他擢拔而成为当时文坛新秀,从而建立了坚强的阵地。由于他善于团结多数作家共同进行斗争,终于使北宋诗文革新取得最后胜利。

三、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理论上有哪些宝贵见解?

(一)在思想内容方面提出“述意”说,强调文必立意。意即思想内容,大至军国大事,小至个人生活,都包括其中,使文学真正成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工具。

(二)在表现形式上强调“辞达”。他认为作家创作时,不但要“使是物了然于心”,要

认真观察、研究描写对象,准确地掌握它的特征,而且要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要具有熟练的艺术技巧,能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写作时做到心手相应,自由挥洒。总之,“辞达”就是要求文章必须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即“求物之妙”。

(三)强调作家的灵感与兴会。他认为作家要有强烈的创作要求,“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这就是要求作家在创作是要有不能自已的激情,即先感于心,而后述之于手。

(四)在风格上,主张自然平易。苏氏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他在各体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他的主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751/101174635895.html

更多阅读

纪念五四运动讲话 纪念五四运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XX周年,同时召开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工作推进会,这是一次青春的盛会、激情的盛会、奋进的盛会。借此机会,我代表XX向广大

关于青年节的演讲稿:纪念五四运动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致以节日的祝贺。  XX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

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 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活动方案

  今年是五四运动96周年,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活跃共青团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活力、魅力、和谐永和” 的建设中去,现将团县委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活

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 在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上的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XX周年,同时举行海陵青年中心的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各条战线上的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海陵青年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X

纪念五四运动演讲稿 2016年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

声明:《纪念五四运动诗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为网友小浩村一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