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此5人,必能称霸于乱世!

曹操虽生性多疑,但是其于发现人才、爱贤才、惜才是别人不可比的。他提倡“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在曹操那里谋得一官半职。郭嘉、程昱、荀攸等就是这样成为曹操手下谋士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帐下的大谋臣都有哪些!

一 荀彧,关键词: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当然,我个人认为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二 荀攸,关键词: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荀攸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

年轻的时候,这小子更加有胆识。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以下是曹操评语:

三 贾诩,关键词: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在魏国越混越好的原因,这种低调隐忍,为他的风评加了不少分,因而得以和二荀同列。

曹操:得此5人,必能称霸于乱世!

四 程昱,关键词: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程昱的语录,发现他建议的口气都相当激烈、相当傲慢、相当自大,即便是对曹操也是这样。在此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气度。你即便是岁数大,对于上司也多少收敛点吧?不过程昱就是这样,一片赤胆忠心,别的不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人也是艺高人胆大,没什么干不出来的。

五 郭嘉,关键词:鬼才

郭奉孝是五大谋士中人气最高的家伙。我想大概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一个标题:“郭嘉遗计定辽东”,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抱负,还有英年早逝的悲凉命运。很多人是因为怜爱才喜欢的郭嘉,正如喜欢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实际上郭嘉的确带兵参加了最后一次出征,但并没有遗计定辽东的桥段,而在演义中他是唯一一个跟诸葛亮一样,可以预见死后事情发展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751/404870951443.html

更多阅读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悲剧 奸雄与能臣分析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悲剧出于许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这一句话,成为印在曹操身上的标签,刻在曹操身上的烙印,成了曹操一生的定评。这一句话的真实性,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大抵也真有过那么一句话。此语通俗的

赤壁之战为什么曹操败了? 三国志曹操传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周瑜曾为孙权分析了曹军诸多不利,“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后来的结果也正如周瑜预料的那样,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而曹操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算无遗策的军事家,会像周瑜口中的那样,犯了低级错误不堪一击吗

读后感《曹操煮酒论英雄》郑一鸣 曹操煮酒论英雄原文

读后感《曹操煮酒论英雄》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这篇文章写了刘备为了不让曹操看出自己有争雄天下的心思,故意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在后花园种菜。一天,曹操等人来到刘备的后花园赴宴。曹操说:“龙能大能

篆书曹操龟虽寿 曹操,我是你的知音五――《龟虽寿》赏析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

曹操:欲称霸,先招服这5类人

导读:曹操虽生性多疑,但是其于发现人才、爱贤才、惜才是别人不可比的。他提倡“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在曹操那里谋得一官半职。郭嘉、程昱、荀攸等就是这样成为曹操手下谋士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帐下的大谋臣都有哪

声明:《曹操:得此5人,必能称霸于乱世!》为网友深情专一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