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游记 登灵岩山随记(五)

   

 

出寺门往西拐,继续往灵岩山顶攀登。山路仍然较缓,没一会功夫就到达山顶。顶上竖一测高的标志,一位年轻的僧人正在练功(?),没打扰他,悄悄地留了几张影。

 

 

登高总要望远。在山顶环顾四周,饱览了周围的风光,这也是不管登上哪座山顶后感到最惬意最愉悦的事。

 

 

 

 

 

下山的路上拐到位于落红亭西的“观音洞”,连绵数十丈石壁上的一个石洞。

 

(山路上俯瞰“观音洞”)

 

 

(“观音洞”)

 

 

 

据传吴王夫差曾拘勾践、范蠡于此,又名“勾践洞”、“范蠡洞”。又传西施进宫前曾在此等候吴王的召见,因名“西施洞”。后人在洞前建屋,洞内镌刻观音像,洞外种有紫竹,似南海紫竹林,所以又叫“观音洞”。

 

不知革命年代,有没有藏匿过革命党人、新四军?不要紧,哪位作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杜撰一次。

 

一个石洞,历代竟有如此多的功能,也算难能可贵了。

 

“观音洞”香火颇旺。不知香火的收入算不算灵岩寺的——寺里的和尚们经济来源很少,生活开支还是比较拮据的。

 

 

 

前面那位热心领路的小和尚跟思泉谈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记住了重要的一点,印光法师生前留下话,不让灵岩山寺参与法事。这么一来寺内的经济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

 

灵岩山的景点远不止这些,据介绍还有西施泛舟采莲的“浣花池”,供西施玩月的“玩月池”,西施照容的“吴王井”,西施梳妆之处“长寿亭”,西施操琴的“琴台”……。西施出了名,与她有关的地点全挂上了号。属于传说,难以辨别也没有必要辨别其真伪。

此外,山麓还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墓、祠,清初诗人张永夫墓,等等。那得有导游细细介绍才行,留待以后再找机会慢慢观赏吧!

 

第一次游览,回到山脚,寻找回程车时才看到灵岩山景区的正门。据说基本都是些新建的景点,兴趣不浓,留了几张影就匆匆离去。

 

 

 

 

第二次路过,时值冬天,里面新造的景点,乏善可陈,几乎见不到游人。也就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省了些门票费,以便中午找个餐馆好好地享受一下。

 

 

灵岩山游记 登灵岩山随记(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951/247553567706.html

更多阅读

其他版本《五公经》灵符图片数套 五公经全文

。(读者也可以到百度搜索桃花艷史阿斯博客相册清晰图片)若读者印刷五公经时也可以使用(桃花艳史阿斯无极博客)网中经文配合此处灵符:使用其中的一套就可以各个灵符都可佩戴与贴写五公名的用于后期子丑寅卯年避黑风赤雨及一切灾难第一套

八面山剿匪记湘西 湘西八面山

八面山剿匪记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1师在湖南省里耶县八面山进行的剿匪战斗。1949年底,原国民党军暂编第1军军长陈子贤与湘西匪首师兴周等共同策划,企图以湘西八面山为中心建立湘鄂川黔反共游击根据地,进行所谓游击战争。

声明:《灵岩山游记 登灵岩山随记(五)》为网友四时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