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处暑时节正处夏秋交替,这是养生是很重要的,你知道处暑时节如何养生吗?处暑时节养生要从各方面做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精神方面的养生

  处暑时节天气多变,很引发情绪变化,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

  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遵循循古人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饮食方面的养生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人们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干燥,干咳无痰,发热等症状。

处暑时节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1、饮食应对秋燥

  燥气伤肺,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建议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还可将丝瓜皮、荷叶等用于熬汤。

  2、饮食养肺

  (1)多食酸味食物: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2)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起居养生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1、早睡早起

  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

  2、子午觉保健康

  古人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3、睡觉时保护好腹部

  不论是午睡还是夜间睡眠,都应关好窗户,用被子盖好腹部,以免秋风使脾胃受凉。

  4、不宜急于增加衣服

  民谣素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天不要一下子增加衣服,以便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运动养生

  1、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随着天气的变化,早晚运动时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2、 按摩肚脐养生

  肚脐是人身要害,夏天的暑热让人们对肚脐的保暖不够,这个时节可适当加强养护。先将双手掌心搓热,然后上下重叠放在肚脐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0371/483544637.html

更多阅读

立春时节 三大方面,教你立春时节如何养生?

  立春,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温度回暖,大地回春,万物生机勃勃。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虽说万物复苏,但是人体内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

立秋时节来养生 12生肖在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交接点之一。自8月7日、8日、9日开始,已正式进入秋季。立秋后,盛夏余热未消,很多地区仍然处于炎热之中,因此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

处暑时节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宜安静性情 少沾辣椒

  8月23日,是 24节气中的处暑。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

春分时节如何养生 春分养生如何做?

  春分如何养生?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

立冬如何养生 立冬时节如何养生?

   立冬时节如何养生?  少咸增苦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

声明:《处暑时节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为网友聽風説舊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