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耀扬国威的西汉大将陈汤

西汉陈汤

陈汤,字子公,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曾经出使西域,之后矫诏调动当地各国的军队,远征对抗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大破之并将单于斩杀,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和平。陈汤功劳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为人缺点较多,尤其贪污严重,所以在后世并不出名。

陈汤画像

陈汤出生贫寒,先是被张勃举荐给汉元帝,可惜因为没有为去世的父亲奔丧而被捕入狱,还连累了张勃。之后,他又被人举荐,出任郎官,几年后,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甘延寿出使西域。

当时匈奴分裂,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为南北匈奴,两人都把儿子送去作人质以示臣服。之后郅支单于以为西汉拥护呼韩邪单于而非他,就对西汉怀恨在心,斩杀了汉使。后来,郅支单于依靠与康居联合,击败大宛、乌孙等国,从而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西汉边疆。

公元前36年,陈汤说服甘延寿,假托是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他们一路抵达郅支单于在康居建立的城池,然后步步紧逼,最后攻破城池,斩杀郅支。

陈汤建立不世功勋,可惜回朝后遭到一些大臣的嫉恨,又因为自己为人贪婪,污点不少,从而被他们抓住把柄,几次被降罪,甚至被免职下狱。直到陈汤去世,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从事中郎,和关内侯的爵位。后来,王莽执政才追谥他为破胡壮侯。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

如今甘肃省永昌县的者来寨,也称为古罗马村,现在被认为是西汉时期骊靬古城的遗址,而在当时是国家用来安置罗马帝国的远征军的俘虏,据说这些罗马士兵是在陈汤大胜郅支单于后投降西汉的。

骊靬城雕像

西汉时,罗马帝国曾经率大军攻打安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最后被人围歼,主帅被杀。4.5万士兵最后只有6000人突围。三十多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停战,却发现这6000士兵没有被安息俘虏,而是下落不明。

据史书记载,陈汤当年在攻打康居的郅支城时,发现郅支城的布防是土城外再有木城,而且他看到了一支组成“夹门鱼鳞阵”的步兵。这种防御方式以及步兵阵法,都是当时罗马帝国所特有的,因此可以推断这些士兵应该就是那6000罗马远征军的残余。

而之后,陈汤攻破郅支城,斩杀郅支单于,记载是俘虏了145人,也有上千人投降。战后,陈汤凯旋回国,这些俘虏也就被带回了西汉。不久,在现在的甘肃就出现了一个骊靬城,当地也被设立为骊靬县。而所谓“骊靬”,就是当时西汉对罗马的称呼,后来才改为“大秦”。由此可见,这些被陈汤俘虏的罗马士兵应该就被安排在了那里。

现在,骊靬古城早已只剩断壁残垣,城墙也早已破损不堪。不过在当地发现的古墓里,考古人员从中出土的东西确定墓主的确是汉朝时期的欧洲人。而现在村子里的人也有不少还保留着欧洲人的体貌特征。

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耀扬国威的西汉大将陈汤

陈汤平定匈奴

西汉陈汤最大的功绩就是率军远征匈奴,斩杀了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更加畏惧汉朝,在汉朝的帮助下统一匈奴,之后昭君出塞嫁给了他,汉朝与匈奴恢复和亲,保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

陈汤平定匈奴地图

当时匈奴分裂成五个单于,相互内战之后只剩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南北匈奴两部。两人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作人质。后来,呼韩邪单于亲自到汉朝朝见皇帝,并表示称臣。郅支单于见此,以为对方投降了汉朝而汉朝也拥护他,担心自己被他们消灭就率部退向西边,到了康居,现在哈萨克斯坦一带。郅支单于借着康居的兵力,击败大宛、乌孙等国,从而实力不断增强。

陈汤是西汉出使西域的将领,他见郅支单于已经威胁国家边疆,而且他斩杀了汉使谷吉。于是,公元前36年,陈汤说服甘延寿,假托是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其中一半前往大宛,一半自己率领前去康居。陈汤先是遇到了康居副王进犯乌孙,在打败他们后,进入康居。

陈汤一直到郅支单于在康居建立的郅支城六十里处停下扎营。之后,他抓了康居的显贵,让他做向导,并得到了郅支的情况。第二天,陈汤率军靠前三十里后又停下扎营。最后,到达了离城只有三里处四面围城,先是烧了外面的木城,射杀了几百个想要出城反击的骑兵。之后,陈汤攻入土城,放火进攻,郅支单于重伤而死。

陈汤名言

根据《汉书》的记载,陈汤和甘延寿在远征匈奴、斩杀郅支单于之后,他们给汉元帝发去了一份奏章,里面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随奏章一同送往长安的,还有郅支单于的首级。

陈汤画像

奏章全文只有百来个字,陈汤他们说:臣子我俩知道大道理,明白天下应该统一。现在我大汉如此强盛。在匈奴人里,呼韩邪单于已经臣服我大汉,只有郅支单于还在反抗,没有受到惩罚,大夏(西域古国之一)以西的所有地方,都认为汉朝不能让他臣服。郅支单于残害西域的无辜百姓,罪大恶极,罪恶大的已经连上天都知道了。作为臣子,甘延寿、陈汤我俩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行道,讨伐不臣,依靠着陛下的神灵,所以这里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我们冲锋陷阵,攻克了敌军,斩下了郅支单于的头颅,杀死了数名王下面的人。我们认为,应该把砍下来的头颅挂在那些蛮夷居住府邸所在的槁街上,这样就可让万里以外的人也知道此事,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我强盛的大汉的人,即使躲得再远也一定会被我们诛杀。

这句名言可以说,比他这个人都要有名。这句豪言壮语不仅名留青史,而且一直被流传而熟知。后世,因为汉朝已经灭亡,所以人们借用这句名言时,常常把其中的“强汉”改为自己的国家名。比如2015年上映的电影《战狼》的海报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句也是由此改变而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051/84814294315.html

更多阅读

“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来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庆阳县)人,青年时期入选羽林军,担任建章宫守卫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技能。十二斤重的飞石,用弩机才发出二百步,甘延寿徒手就可以投到二百步开外。一次拨距比赛,他竟然跳过了羽林中的亭楼,由此,被提拔为羽林郎。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犯我族者虽远必诛!!! 非我族类 必有异心

现在网上对日本的舆论,主要有2点.同情,高兴.同情的人是善良的,脑残的,爱心泛滥的,被枪毙一星期的.据我查证在上古时期,日本人是属于被驱逐的奴族.他们的身体,血液,魂魄上永远都会烙印着我上古祖人刻下的奴印.那些善良的人们啊,非我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来自网络)“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强势的话语,并非汉人故作大言,虚张声势,背后有事实支撑。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匈奴郅支单于日渐强盛,势力渐大,西域都

声明:《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耀扬国威的西汉大将陈汤》为网友晟功恠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