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冬至习俗

   冬至节,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要吃水饺或者馄饨,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因为“饺儿”谐音“胶耳”。山东一些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

  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

山东各地冬至习俗

  山东有些地区,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即“汤圆”,以象征团圆。饽饽和蒸窝头其实是团圆子的演变。

  山东民间有关冬至日的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各样。

  古代济南、济阳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卡。

  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消寒图”。邹城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而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

  崂山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

  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曲阜的妇女节前就做好布鞋,于冬至日赠送舅姑。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

  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

  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兖州市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长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2871/459826778.html

更多阅读

山东各地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把五月也称作“午月”,五日又常写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端午”又

冬至习俗 各地习俗你知道多少

马上就要冬至了,意味着现在已经进入深冬,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了。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习俗冬至也不例外,那么冬至各地习俗你知道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冬至这个节气的各地习俗。冬至习俗广东冬至习俗广东人流传着一个说法:“冬至大

冬至习俗吃汤圆

 冬至习俗吃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声明:《山东各地冬至习俗》为网友九公里浅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