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 人生观 人生管理学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这本新书叫《更精更快更好》。充满奥运精神的书名,已经坦白了它的成功学性质。

  成功人士提起成功学,往往一副撇嘴淡笑的神气。首先他们不需要这个,除非自己就是供货方。而且他们需要端出屈尊俯就的姿态,以注明自己的高冷身份。假如你稍微不那么势力,看法或许更加偏向功能方面,包括指出这种写作类型属于鸡汤范畴,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但就像“烂渣小说”一样,它也有自己的辩护士。比较越界的说法是,一切经典著作都可以当作成功学去读。当然当然,《论语》不就告诉你每天都要三省你身?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训导,虽然《道德经》会同时提出一些相反的意见。但不管怎么说,成功学的流行,至少表明社会各阶层之间尚存一定交互流动的空间,没有彻底固化,否则只好教人积德行善,下次投胎瞄准点儿,别再脱靶。

  同时,处于动态的社会,人们也更容易饱受焦虑之苦。而这本书也是现代性的表征之一。焦虑中的人倾向于攀比,因为不进则退,自然会有窥探他人的欲望。因而成功的成功学著作,总会通过大量实际案例,说明别人都是怎么干的。这类读物大多出自社会学家或记者之手,也就不足为奇。他们属于跟社会调查最没仇的人群。也有人发迹后,独乐不如众乐,于是夫子自道,现身说法,也算成功学的一派吧。

  《更精更快更好》的作者查尔斯·杜伊格,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藤校出身,得过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是关于苹果公司的系列报道,叫做“The iEconomy”(善造概念绝对重要)。除本职工作外,几年前他还曾以《习惯的威力》一书,吸了不少粉儿。那本畅销书是关于公司、社会乃至个人形成习惯的心理学研究。据这位作者透露,通过研究习惯问题,他开始注意由此产生的生产率。良好的习惯带来更高的效率,这不是秘密,而是常识。常识固然重要,可问题是等人到了热衷人生攻略的年纪,早已经过了培养习惯的年纪。

人生观 人生观 人生管理学

  他的新书也是老生常谈居多。比如作者告诉我们,设定人生目标至关重要,不论是长期还是近期目标;成功的公司要为员工提供参与、表达的空间;从人生规划的角度看,生产率比确定性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这有点像未来学家的看法,变化本身要比变化的方向更重要。较高的生产率,远比出大力流大汗,更有助于一个奋斗者取得成功,而这背后又是一个思维模态的问题。所以需要有人为你打开脑洞,矫正态度。存在成功学,也正为此。杜伊格的开导方式,也是启发多于分析。你会从书中看到很多故事,而且所举例证,并非总是高官巨富冠军影星。成功的尺度应该多元。这一点,作者三观很正,不会动辄贱人陋逼如何如何的。

  模范人物之一,是一个救活过很多婴孩的儿科护士。她有预见问题的能力,因为她知道没有问题的婴儿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只要偏离这个正确的状态,就要实施救治,而不是费时费力地追踪所以孩子的所有病例数据。改进生产率意味着适当的取舍。舞蹈设计告诉作者,并非所有节目都有全部重新创作,而是巧妙地回收旧的素材,旧的手法,这样才能控制成本。还有一个飞行员,他驾驶的“空客”系统失灵;危急关头,他把班机当成一架最简单的塞斯纳来操控,最后成功迫降。

  用故事代替逻辑和概念,这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从兜售产品到竞选公职,都得像老千那样忽悠。

  可最起码,我们在上述这本书中读到的故事,都是作者一家一户采访来的,被访者也都有名有姓,可供稽查,不像很多个人公号,那种熟人又说了哪些蠢话,最近又为哪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拉黑了谁谁谁的说法。鬼才知道那都怎么回事。这也是笔者极少留意那些公号的原因。印象当中,这些它们背后基本都是记者,可很少看到他们出去采访,又特喜欢谈论大问题,从英国脱欧到南海危机到土国军变,都能插上一嘴。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古人著述,惟恐世人不信其所记属实,今人则标榜他们是在无中生有地创作,非如此不足以彰显其酷,其性感。老老实实做好转述工作,好像很没面子。

  视野所及,见过两个有趣的公号。一个八卦,满足偏门口味;另一个介绍外国书,提供求知捷径,运营者有哲学素养,可以自主提出有分量的问题。■

A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551/569614545252.html

更多阅读

朱继东: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朱继东: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朱继东 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核心提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三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三观”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亦称“宇宙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是一种根本的改变。

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观、三殊胜 人生究竟是什么

人生究竟是什么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

声明:《人生观 人生观 人生管理学》为网友灵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