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晏婴杰出的外交才能和一口好口才,所以流传给后世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其中多为晏婴才智双高巧谏齐王,或者晏婴能言善辩为国家挣回颜面的故事。其中就有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成语“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也是出自于晏婴。那么晏婴为什么要出使楚国,晏婴还有哪些故事流传于后世呢?
晏婴使楚是为何
当时的情况,以齐国的国力是无法和强大的晋国相抗衡的,所以齐景公就计划与南方的楚国搞好关系,以求能够共同对抗强大的晋国。所以齐景公就派晏婴出使楚国,以示友好。但是当时楚国的楚灵王目中无人,骄傲自大,所以有了才有“晏子使楚”的佳话流传后世。
晏婴使楚
因为晏婴身材矮小,所以楚灵王就想借此羞辱晏婴,所以就在城门正门旁开了一个五尺的小门,想让晏婴出丑。但是晏婴却说,出使狗国才走狗门,今天出使的是楚国,所以应该走大门,这才化解了危机。后来楚王还是百般为难奚落晏婴,但是晏婴都机智地一一用巧妙的言语给化解了。其中就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出处就是晏婴与楚王的对话中。楚王也从晏婴的言行中看出了晏婴的才能,直言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
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晏婴的故事流传后世的有很多,“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就是广为流传的一个。但是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个人都是事齐王面前的大士,他们三人虽然勇猛但却常常居功自傲,蛮不讲理。所以晏婴觉得三人不可刘用,所以就建议齐景公把他们杀了,但是齐景公忌惮他们的武力,所以一直都没能处置了他们。
石小满版晏婴
于是晏婴就让齐景公赏赐了他们三人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个人自己依照自己的功绩来分食桃子。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个人因为功绩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公孙接和田开疆因为功绩不比古冶子所以举剑自杀,而古冶子因为他们二人都死了,而害怕自己一人独活受到他人侮辱,多以也自杀了。景公的难题就被晏婴给解决了,景公也照顾三人颜面,下葬的时候以礼下葬,即除了隐患,又保了他们死后颜面,实乃完全之策。
晏婴的的聪明机智和能言善辩在流传于后世的故事中都有所体现,晏婴的外交才能和政治远见都是值得后世学习的。司马迁也十分推崇晏婴,将他与另一位名相管仲相比,足见晏婴的才干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