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天津体育学院已毕业的14届社体专业毕业生中落实就业登记的307名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偏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毕业生个人、国家政策法规及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导致目前就业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体育发展的政策与法规保障,不断规范从业制度,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现代就业观等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1.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变;由过去的生存需求向追求生命质量转变人民对健康观念的转变,逐渐使体育娱乐、体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健身中来。在此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然而,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总体形势上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太理想,多数人就业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部门、机关单位以及企业。本文以天津体育学院2000-2013届共14届510名毕业生中落实就业登记的307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理性的择业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0-2013届共14届510名毕业生中落实就业登记的307名毕业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了2000-2013年期间社会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文献,以及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
  2.2.2 访谈法。
  就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状况与相关就业政策,访问主管毕业生的负责人与辅导员。
  2.2.3数理统计法。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就业区域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天津体育学院2000届--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区域分布如下: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人数人别为71人、15人、13人、188人、2人、6人、12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3.13%、4.89%、4.23%、61.24%、1.95%及3.91% 注:华东:(鲁、苏、浙、皖、闽、沪);华南:(粤、桂、琼);华中:(鄂、湘、赣、豫);华北:(京、津、冀、晋、内蒙古);西北:(宁、新、青、陇、甘);西南:(川、滇、黔、渝、藏);东北:(黑、吉、辽)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前往就业的华东、华北地区的人数比例为23.13%及61.24%,而西南及西北地区的比例则分别为0.65%和1.95%;其中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就业人数相差比例高达61.09%。华东与华北地区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经济增长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及就业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吸引大量毕业生在此集聚。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市场需求小,因而就业人数相对较少。
  3.2就业部门灵活多样,非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行政部门、健身俱乐部、高等教育单位、初等教育单位人数人别为53人、12人、47人、63人、5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7.26%、3.91%、15.31%、20.52%及18.24%。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单位、初等教育单位、非体育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型企业所占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20.52%、18.24%、24.76%及17.26%;其中选择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24.76%,而在健身俱乐部及体育行政部门的毕业生比例为15.31%及3.91%。从事与体育相关的毕业生比例仅为19.22%,远低于其他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毕业生就业部门较为灵活多样,但多数毕业生选择与教育及商业相关的工作,真正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体育人才市场的形成,制约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3.3就业岗位趋于集中。毕业生就业岗位包括体育行政岗位、健身俱乐部教练、教师、职员及其他,人数分别为12人、43人、119人、109人、2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1%、14.01%、38.76%、35.5%、7.82%。注:“其他”岗位包括俱乐部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人数“职员”岗位包括俱乐部职员、非体育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型企业职员。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就业岗位所占人数比例较大的是教师及职员岗位,分别达到38.76%及35.5%;在健身俱乐部担任教练的为14.01%,虽然高于体育行政岗位的3.91%及其他岗位的7.82%,但仍远低于教师及职员岗位的比例。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工作的综合性应用人才。但是通过以上数据,显然教育部门和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真正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过少,这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违。
  4.影响就业现状的因素
  4.1毕业生个人因素
  学生择业受到传统观念的较大影响,期望到发达地区、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就业,期望预期偏高,还没有摆脱过去职业终身制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4.2国家政策法规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与体育相关的健身等相关行业,但是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虽然国家陆续出台《全民健身计划》等相关政策法规,但是行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和规范,从而出现体育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4.3社会经济因素
  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过多的注重工作地区、工作环境、工薪报酬、发展前景等因素。我国经济较为发达活跃的地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体育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大。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为理想,但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较低。首先,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两大因素。这使得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前往大城市就业。其次,毕业生就业部门虽然灵活多样,但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及商业部门,真正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少,这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违。
  5.2建议
  5.2.1加��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就业。
  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尽早树立危机意识,采用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激励、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就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也应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帮助。
  5.2.2完善政策法规建设,规范社会体育工作岗位。
  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建议政府当局完善社会体育法制建设体系,按社区人数比例配备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对大众体育做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保证其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5.2.3平衡就业人才分布,推动各地大众体育和谐发展。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与体育事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业。除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提供优秀的体育人才,推进当地的社会体育和谐发展还应该解决社会人体育人才就业问题,避免过多的人才在一定区域或岗位上集中竞争,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与流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951/505620941275.html

更多阅读

宁波诺丁汉大学今年就业情况 宁波诺丁汉大学官网

宁波诺丁汉大学今年就业情况,不是211,远远胜过211.看完贴自己判断。(转贴):本周末(2012年7月7日和8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第五届本科毕业生举行了英式毕业典礼,1058名本科毕业生(1019名国内学生和39名国际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英国诺丁汉大学

英国商科回国就业前景 河北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学生质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就业增长率较低。以河北省为例,每年毕业的商科类本专科生数量愈万人,但真正能够获得满

马来西亚硕士就业 马来西亚盲人就业情况浅析

     在世界范围来看,盲人因为视力缺陷,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障碍,这需要政府提供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渠道,企业筹建就业项目,还需要盲人朋友加强自身职业技能提升。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盲人就业情况的分析,希望对其他国家从事

民办独立学院 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题初探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宏观就业环境  (1)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我国人口基数大,十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迅速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毕业生‘不就业一族‘增多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考研一族占绝大多数   记者近日在沪上几所知名的考研培训学校发现,上考研班的学生中除了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外,相当一部分是上个月刚参加毕业典礼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中许多都是在今年年初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落

声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为网友想要更懂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