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将军陈庆之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厉害吗 陈庆之真厉害吗

  陈庆之真厉害吗

  经常会有人谈论在中国古代谁是最会打仗的将军,有人可能想到秦朝战神白起,有人说是西汉冠军侯霍去病,还有人认为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今天我们说一位将军,他可能比这些人都会打仗,他虽然不擅长武功,射箭不能穿纸,骑马也不是他的长处,但他却善于谋划,治军严明,创造了历史上多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说到这里大家想必猜出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南朝战神陈庆之。那么他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很厉害吗?

白袍将军陈庆之

  当然我们从他的战绩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厉害了,首先,他在徐州涡阳仅仅用2000人的军队就击溃了北魏宗室元延明的2万大军,接着在荥阳,陈庆之也是用7000白袍军就打败了守将丘大千的7万大军。之后还是带着着7000人马,一路上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直取北魏都城洛阳。在后来荥阳被敌人十几万大军围困,陈庆之背城接战,仅率3000精锐就把敌人打的丢盔弃甲。还有就是元天穆带领军队反扑围困洛阳,陈庆之又是带领极少数的兵马,收复大梁,洛阳之围也就顺势而解了。东魏的侯景率7万人攻打楚州,梁武帝派人增援只有不到一万人兵马的陈庆之,没想到援军还没到,陈庆之就已经打败侯景了。总之陈庆之一生打过上百次战斗,都没有失败过,而且基本上都是面对敌人数倍甚至十倍于己的劣势下取胜的。如果说这样的陈庆之不厉害,那么还有谁比他用兵更厉害呢?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陈庆之虽然人数少,但都是精兵猛将,而且军纪严明。北魏则处于腐败堕落时期,军队战斗力非常差,所以陈庆之才能屡次以少胜多,认为陈庆之战绩辉煌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存在一定的水分。

  当然厉害与不厉害都是人们主观意志判断的,每个人标准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结论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厉害与否是因人而异的。

  陈庆之 陈霸先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著名将军,他的字是子云,据考证他的出生地在今天江苏宜兴。他跟随萧衍做随从的时候,萧衍还只是刺史,起初他只做的是一些参谋之类的官职,直到他四十岁的时候才独自带领军队打仗。陈庆之虽然是有名的武将,但他的武功却是很平常的,连普通军士用的弓,他都拉不开,更不用说骑马射箭了。但他足智多谋,善于谋划,而且治军有方,所以才能带领只有七千人的白袍军多次打败上万乃至几十万的军队。

陈霸先画像

  陈庆之一生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帮助梁武帝建立了梁朝,也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当然最出名的就是他曾以7000兵力打败10万大军,攻取了北魏都城洛阳。他也被人民称为南朝第一战神。

  当然说到南北朝,说到陈庆之,我们不免回想起另一个姓陈的著名人物,那就是陈霸先。陈霸先是南朝陈的的第一位皇帝,字兴国。上面我们不是说到了陈庆之和南朝梁吗,陈霸先正是废了南梁敬帝,才当上皇帝建立陈朝的。陈霸先和陈庆之一样,也是出身比较低微,他年幼的时候一边打渔维持生计一边读兵书练习武艺。相传他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而且为人大度,志向远大不拘泥于小事。

  起初陈霸先是在萧映手下干事的,收到赏识后,让他担任了广州刺史。后来他又因为多次在平定叛乱时立下战功,官职步步高升,最后他平定侯景叛乱,大败王僧辩,废掉梁敬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陈。陈霸先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多次用兵稳固了国家政权,保障了百姓的生活,总之,陈霸先算的上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同时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广州崛起的皇帝。

  陈庆之是哪个朝代的武将

  我们常用“常胜将军”来形容军事将领很会打仗,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我们最熟知的常胜将军就有:秦朝白起,西汉霍去病,三国蜀将赵云、明朝徐达等等,当然还有白袍将军陈庆之。那么这个陈庆之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武将呢?

白袍将军陈庆之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厉害吗 陈庆之真厉害吗

马背上的陈庆之

  首先我们来看看陈庆之的生卒年代,这样根据年份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了。根据历史记载陈庆之出生于公元484年,死于公元539年,一查资料就明白了,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时期,在公元484年还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在那个时期北魏实行官员俸禄制度,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北魏逐渐衰落,南梁等国家崛起。陈庆之正是一直跟随南梁武帝萧衍的,起初他一直都是干的参谋之类的文职,最后才慢慢独自掌兵成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武将的。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陈庆之的战役中得知他生活的朝代。天监元年也就是公元502年,萧衍登上皇帝位,派陈庆之率领2000人护送萧综到徐州去。公元526年,陈庆之在涡阳大败魏军,在北伐洛阳时,率领七千人大败丘大千的7万守城军队。当然还有许多,从这些著名战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陈庆之是出生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效力于南梁,中年才带兵打仗,成为一代名将的。所以陈庆之是南朝梁国的武将。

  陈庆之生逢乱世,虽然不善武功,没人过人的勇力,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善于谋划,加之治军严明,打败了许多强大的敌人,战功赫赫,也为南梁的统治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庆之北伐及失败原因

  在北魏后期,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处于一个衰落腐败时期;政治黑暗,军队战斗力弱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然对于南梁来说是个绝好的时机,于是乘机北伐。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在这个时期成就了神话的南梁将领陈庆之了,在这场北伐中,他多次以少胜多,连战连捷,还攻破了北魏都城洛阳。但这次北伐却是轰轰烈烈的开始,惨淡无声的失败了。那么陈庆之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陈庆之北伐路线图

  首先我们来大致看下陈庆之北伐,南梁军队在陈庆之的率领下,先是一举收复了今天的淮南地区,之后渡过淮河,攻下了的淮北地区。之后陈庆之又率领七千白袍军,帮助北魏皇室元颢复国,一鼓作气攻破入了北魏都城洛阳,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过程中仅仅用了很少数量的军队,多次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连北魏都城都攻下来了,怎么说是失了呢?梁武帝派陈庆之帮助元颢夺取洛阳后就再没有向前进了,北伐的目的没有达到,当然也不彻底。所以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败呢?

  第一,虽然元颢是梁过扶植的傀儡皇帝,但元颢是有私心和打算的,攻下洛阳后,他就不再想继续北伐了,由于元颢的不配合,所以陈庆之带领的七千人马孤军深入,失败当然是早晚的事情。第二,虽然陈庆之北伐初期,屡战屡胜,但当时北魏的军事主力尔朱荣、元天穆等军队还在河北一带作战,所以等到他们的军队返回来防守陈庆之的时候,陈庆之兵少将寡,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陈庆之北伐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综合上面两个原因,陈庆之再攻到洛阳后,便不能再向前推进了,只能率领残部回到江南。

  陈庆之 胡文化

  中国人历来推崇各代的常胜将军,这些人有的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有的则是传说或者演义里塑造的形象,但人们总是对他们心生爱慕,茶余饭后也不忘谈谈他们的事迹。比如秦朝战神白起、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赵云赵子龙、《隋唐演义》里的少保罗成、还有一位就是南朝时期的武威将军兼战神陈庆之。

胡人骑射图

  说到陈庆之的辉煌战绩,或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有人说他比较推崇“胡文化”,有人说他不是汉族人,是大将军而且战无不胜吗?怎么会推崇胡文化呢?就让我们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吧。

  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各个朝代年代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依据长江而分南北的。北朝的那些国家的军队擅长陆战,精于弓马骑射,所以军队大多都是骑兵。而南朝则不然,由于多江河湖塘,且雨水较多,所以一般的士兵都善于水战,水战只用驾船,而不用骑马。所以这些国家大多都是步兵。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为少数名族统治,也就是所谓的胡人。而陈庆之去北伐,当然是要先渡过大江才能同北魏等国的军队作战了,这下就出问题了,南朝的步兵到了陆地上作战,这并非自己的长处。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要战胜骑兵那是非常艰难的,骑兵居高临下,而且速度快,这是步兵所不能比的。

  所以,陈庆之是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以及自己的短处,这才想要学习北方军队善于骑射的本领。所以陈庆之作为南梁的将领推崇胡文化,实则是推崇胡人善于骑射的风气和作战技巧,并想让自己的军队也学习这种风气,使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更加强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5951/69041641815.html

更多阅读

白马探花-陈庆之战神 王剩虎榜眼陈庆之探花

不多久后,陈庆之更被委以都督之职,负责沿淮河一带的防务工作、并接任北兖州刺史,这意味着陈庆之成为了萧梁北方军事的最高负责人。而他的神话也还在继续着……【建康之花】这时正好有一个法号僧强的和

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北伐 千军万马避白袍 刺客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动乱年代,但越是这样的时代,越能涌现名垂史册的名将。仅南朝萧梁一朝,就有韦睿、曹景宗、昌义之等一系列名将,在这灿灿的将星中,有一颗明亮而短暂的流星,它的光辉虽然短暂,但那一瞬间发出的光芒,却无比灿烂辉煌。他

白马军神—陈庆之 身骑白马陈庆之

编者按:陈庆之是什么人?随便上网一搜,就能得出令人惊讶的结果。此人一生百战,从未在优势兵力下打过仗,以一对十都算是占了便宜,更多情况是以一敌数十、上百,但结果皆无二致:大胜。难怪毛泽东读到《南史.陈庆之传》中圈点满幅,更批注道:“再读

白袍将军陈庆之 书生将军陈庆之的战争神话 陈庆之与白袍军

羽扇纶巾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对周瑜的描述。盘点历代名将,除了纵横沙场的悍将之外,儒将也不在少数,比如三国时期的陆逊、南北朝时期的陈庆之、唐朝的刘仁轨、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袁崇焕等,都是一介书生领兵,而且还建立了千

声明:《白袍将军陈庆之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厉害吗 陈庆之真厉害吗》为网友满腔热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