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
来柬埔寨之前各种被恐吓:大选后政局不稳啦,飞车抢劫很严重啦,东南亚倒数第二穷的国家啊。。。搞得我心有戚戚焉。
后来想,反正离中国那么近,实在不能Handle了一张机票飞回来不就得了。退一万步说,就算死哪里了也是活该,反正决定都是自己做的,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嘛。
于是18号罗小喵同学一个人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旅途。
晚上11:40到金边,机场风格很东南亚,天花板很低而且金碧辉煌,翘檐的亭子和绿绿的芭蕉叶。。。曼谷、吉隆坡、巴厘岛等的机场都这个调调。在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所谓的"国际机场",例如首都,浦东,白云等,没啥特色我就不说了,钢筋水泥,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设施很烂我也不说了,椅子很旧,厕所也不够干净;服务还很烂好吗,每个人都板着脸,好像谁欠你钱似的。最搞笑的是。。。我在浦东过海关,他们连我的身都没搜。。。。虽然我不是恐怖分子,但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机场是游客的第一印象,中国要做Firstclass,先从机场做起吧。印度的英迪拉甘地机场和中东的一些机场完爆中国一条街。
初到金边
半夜到酒店,出了一些Bug,后来我成功搞定了。后来惊讶的发现,我是整个青旅唯一的中国人。OK,timetobeexposedtoothercultures.
1killingfields
因为想要sharetransportationfees,上午跟一个英国的男生搭伴,去了著名的杀人场,就是类似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地方。
其实那里就是柬共当年屠宰场和挖坑埋人的地方,一片荒芜。除了一个纪念亡灵的佛塔和刺鼻的尸臭外,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但是当地旅游局非常会规划。每个人进去,根据国籍不同,会拿到不同语言的讲解器。我肯定是拿中文了。一片荒芜的不同地方,会树立一些牌子,指明1、2、3,你按讲解器跟着听故事就好。
钟屋杀人场
与其说是参观遗迹,不如说是去听故事了。它通过综述和个人的讲述,较好地还原了当时整个屠杀的过程。从入口到出口,带你走完死囚从到这里到被杀的整个过程。很有现场感,像听恐怖故事一样。
钟屋杀人场
例如有一棵树叫做杀人树。我看着这棵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大树。怎么也想不到它可以跟"杀人"联系到一起。
于是我开始听讲解。
讲解告诉我,在树干缝隙发现了血迹和人的脑浆。后来据当事人回忆,当时士兵会抓着婴儿或者小孩子的腿,把孩子的头直接甩到树上去。所以叫做杀人树。
我马上开始反胃。
走在这一片荒芜上,脚下埋的都是皑皑的白骨。我走每一步都万分小心,深怕惊动了伤心的魂。Alex更惨,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碎骨,看起来是人的。我当时就疯了。
来柬埔寨之前,我曾研究了一下红色高棉的历史。用自己的话来说,大概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柬共一群极端狂热分子,幻想马上进入共产主义。于是他们作出一项决定,不准城市居民携带财产,于几天内全部迁徙到农村,组成大公社,参加集体劳动。男人、女人、小孩全部分开住,颇有效仿斯巴达和太平天国的味道。
为了维护国家政权,对待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等,则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进行大肆屠杀。据说,当时你只要戴眼镜,都会被带走处决。处决一开始用枪,后来觉得浪费子弹而且效率不够高,后来采用用各种器械打死或者活埋的策略。
红色高棉时期,死亡人数超过300万,柬埔寨人口锐减五分之一。如果我没记错,越南裔还是哪个族裔貌似被灭族了,华裔也快被屠杀殆尽。之后越南侵略柬埔寨,打败了越共,还被现在的柬埔寨人当作"解放日"。外贼比家奴对百姓好啊。
后来柬共领导人被送上法庭,囚禁了若干年,后来据说还出了一本自传为自己辩解。不愧是GC党啊,彻底无神论。不怕成千上万的亡灵找自己复仇。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读一下红色高棉的历史,非常血腥,也非常天真。
参观完屠杀场的另一个感受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有很多值得加强的地方。我觉得可能是整个纪念馆太庄严肃穆,反而没有那种原始的冲击力了。
附录——红色高棉历史简介(摘自互联网)
1975年4月17日是柬埔寨人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紅色高棉扳倒了朗諾政府,開始了所謂的“元年”(Year Zero)。紅色高棉的軍人荷槍實彈,強迫城市居民“新人”下鄉改造,實踐所謂的農業烏托邦計劃。幾晝夜間,所有金邊人被迫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住所,放棄所有財產,成為徹頭徹尾的無產者。??
波爾布特深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他的一號命令與林彪如出一轍,以戰備為藉口把城市居民遣散出城。柬埔寨人Loung Ung在她的英文自傳《他們先殺死我父親》里提到,1975年4月17日那天,柬共軍隊開進金邊,對老百姓大喊:“不准攜帶行李,你們用不著帶城市的東西!三天之內就回家,誰也不准留下!美國人要轟炸金邊!美國人要轟炸城市了!”開始,一些居民不肯離開家園,取觀望態度。後因敵不過士兵的逼迫,四天之內,金邊所有的居民被強制離開,包括老弱病殘在內。頃刻間,200萬人口的金邊不見人煙,成了一座死城。??
大部分金邊人沒有料到此行竟是一條不歸之路。人們丟下產業,匆匆離去。災難降臨之際,也有人預感到前景不妙,將金銀首飾等細軟隨身攜帶。我在金邊結識的Vattanac銀行總裁、柬籍華人江女士告訴我,她母親不僅攜帶了金銀首飾,還臨時縫製了一條條細長米袋,讓他們兄弟姐妹纏在身上,沒想到這點米日後成了她全家的救命糧,使他們與死神擦身而過。那些只帶了貨幣的人沒多久就發現,一夜之間,這些鈔票變成了廢紙,在趕往鄉下的長途跋涉中只能做手紙用。?? 與江女士一樣,Ung一家屬於金邊的富有階層,離開金邊時,全家九口還開了一輛馬自達,免了最初幾天的跋涉之勞。當第三天汽油耗盡時,他們意識到沒處加油,只好將車子丟棄在路旁。眨眼間,柬埔寨禁止私有制、沒有工業、不准買賣、不准貨幣流通、連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也不允許,倒退到連石器時代也不如!??
金邊淪陷之後,波爾布特掌權,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血腥統治。他的鐵腕統治首先從衣食住行開始,所有百姓必須放棄原來的服飾取捨,男女老少一律穿上黑色長袍或毛式中山裝。婦女不論多大年紀,必須剪清一色的齊耳運動頭。紅色高棉脖子上側多了一條紅白相間的毛巾,它比中國的紅領巾更實用,因為它還能用來擦汗。??
“吃”在公社大食堂,每人配以碗筷,一天兩餐,定時去集體食堂排隊打飯。剛開始還允許每家領取一天的定量,後來有人私存餘糧以備不測,柬共乾脆改為每餐配給,搞徹底的公有化改造。Ung說,沒過多久,糧食的配給越來越少,飯由乾變稀。Ung在書中生動地描述她本人——一個當時只有六歲的小女孩——怎麼盯著沉在碗底的幾粒米,一粒一粒慢慢數著咀嚼的情景,還有那刻骨銘心的饑餓。沒想到“三年自然災害”的幽靈十幾年後竟然又在柬埔寨現身。人們開始以野菜、草根、樹皮果腹,蚱蜢、甲殼蟲、蟋蟀成了美味佳餚。很快連這些“美食”也找不到了。每天都有人餓死,而活著的人連掩埋死人的力氣都沒有。常常是等到屍體散髮惡臭,令人無法忍受時,才由當地村民就近挖坑,將爬滿蛆的屍體堆進坑裡。最後有人吃蚯蚓、甚至吃死人肉。很多人死於誤食有毒蘑菇。??
至於“住”,這些城市“新人”被趕到鄉下接受再教育的那一天,即永遠失去了他們在城裡的房產。體弱的人還沒到達目的地,就病死在去鄉村的長達一個月的徒步跋涉中。有幸到達目的地的,一落腳便開始了刀耕火種的日子。他們安身在簡陋、難遮風雨的弔腳樓里,家徒四壁。他們白天要在田裡乾十幾個小時的農活。紅色高棉要把每一個城裡人改造成農民,每位新人必須重新登記,交代以前的歷史。幾乎所有人都虛報出身,沒人敢承認自己做過業主、老闆,最多說做過小買賣,更不能與朗諾或越南有過任何瓜葛。新人們被迫學習農活把式,完成規定的勞動限額。肩不能扛、手不能抬的人被懷疑為階級異己分子受到整肅。辛辛苦苦打下的糧食,他們不能存下,被告之要拿去與中國換武器。自家允許在院子里種蔬菜瓜果,但是收成歸公。江女士告訴我,每天都有人到她家數瓜果個數,少了便被定偷竊罪扭送村委會處治。因為勞累、饑餓,人人形銷骨立,衰如槁草,全國餓殍遍野。活著的人除了白天種地修渠,晚上還要開會學習。弄得人心惶惶,生靈塗炭。精神脆弱的人看不到痛苦的盡頭,還沒等到餓死就自行了斷。
據美國的柬埔寨問題專家David Chandler調查,這期間,有一百多萬人死於營養不良、勞累、和疾病。?? “革命”先從肅反入手,凡曾服務過朗諾政權、對“新生紅色高棉”不滿者、地富反壞、不願自動離開金邊者,一概格殺勿論。接著是清理階級隊伍,對有產者、業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教師、醫生及其它專業人士大開殺戒,焚書坑儒,連戴眼鏡的人也不放過。好萊塢大片《殺戮場》(The Killing Field)就是以一個醫生為原型,描述了柬埔寨這一段不堪迴首的日子。然後是種族和宗教迫害,連會說外國話也是死罪。紅色高棉禁止所有的宗教信仰,關閉或摧毀所有的教堂和廟宇,佛教徒被迫還俗,回教徒被強迫吃豬肉。??
這些故事,對經歷過文革的中國人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不同的是,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柬埔寨走了一條集中國的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文革為一體的腥風血雨之路。柬共殺人如麻,光是被處死的政治犯就超過了十萬。國門被封閉,受害者無路可逃,只能束手就擒,慘遭殺戮。整個國家沒有商店、廟宇、學校或公共設施,人類文明在柬埔寨降低到歷史的最低點。??
2柬埔寨皇宫
金边皇宫
Alex中午就去暹粒了,下午跟一个叫做Bryan的新加坡男生一起逛皇宫。
皇宫金碧辉煌,矗立在修饰得很漂亮的亭台楼榭中。皇宫周围是围廊,上面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泰国和印度很常见。
东南亚建筑风格挺相似的,我已经去过太多的皇宫,所以有点审美疲劳。如果非要做对比的话,我更喜欢印度乌代普尔的皇宫,走到不同区域就有不同的颜色主题,很有"赤橙红绿青蓝紫,谁持彩带当空舞"的感觉,非常有童话感。印度的皇宫真的让人觉得很Wonderland。其次是泰国的皇宫吧,中西合璧,很宜人。
可能因为柬埔寨是一个佛教国家,皇宫开放的区域,一个个高耸的塔寺,里面供奉的都是佛陀,多了仙气,少了人气。
但是我非常喜欢它的Gardening,设计和修建得非常漂亮:修建成各种动物的树木代表工整,而有紫色的睡莲点缀其中,方显得灵动。还有红色凤凰花,绿色的菩提,黄色的花等等,分外的漂亮。仔细地看繁密树木间,可能掩映着一个拈花微笑,闭目修行的佛陀,非常和谐。
而我更爱的,是金边的天空。好像朋友在西藏拍的照片,天空像英雄牌纯蓝墨水一般蓝,特别干净。天上大片片的白云压下来,好像柔软的棉花被。真的美的惊心动魄,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天空了。上午Alex还槽我说:"你在北京都戴面罩吧?"我说:"你错了,我们用自己的肺净化空气。谢谢"
Anyway,看到这么蓝的天真是让人心情爽到爆。
3central market
这个地方类似于中国农村的集贸市场昂,真是一个巨无聊的地方。其实我真心不喜欢所谓的Market,不管它多么有名。比如在埃及的时候,经常去哈恩哈利利,传说中中东最大的市场;还有印度斋普尔的市场,传说中印度最大的市场。我只觉得嘈杂脏乱差和各种水货。真搞不懂怎么有那么多购物狂爱混迹在那里。跟义乌小商品集贸市场有区别吗?
稍微有点意思的是跟bryan聊天,平常跟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接触不多,其实同龄人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工作难找啦,房价好贵啦,工作压力大啦,对未来很迷茫啦??
后来想想,青春的美好就在于迷茫,因为你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所以哪个方向都无限可能性。
4,s21集中营
从暹粒回来,又在金边呆了一天,实在没什么事情做,就去逛了s21集中营和国家博物馆。
金边的S21博物馆是由一所中学学的校舍改造的,是以前柬共用来关押审讯犯人的地方,类似于奥斯威辛集中营。
明明就是校园,但是却一点都不轻松,透过树叶吹来的清风都带着浓浓的阴气。每个教室都是一个牢房,里面不知道被折磨死了多少人。一楼的教室算是豪华vip型的,墙被刷成了温馨的黄色,一个房间里面只关一个人。房间里面有一张铁床,床的下沿有铁链,将犯人和床捆在一起。每个房间还有死者的最后的照片,瘦骨嶙峋,死不瞑目。就这么瞪着你,看着我脊背一阵阵的发凉。我一个人都不敢进去。
二楼的教室被红砖和水泥隔断了,隔成了一个个长不到两米,宽不到1米的小隔间。我身高166,我站在隔间的门口想象了一下,隔间小的连我都躺不直,还没厕所。我看了一下资料,当时洗澡都是隔几天,由士兵带着洒水管往里面喷水。
其他的几个房间还有刑具,边上有漫画详细说明了刑具的使用方法:割乳头啊,拔指甲啊各种。我脑补了当时囚犯在这里被折磨的场景,只感到一阵阵的眩晕,我真害怕一个人晕倒在牢房里,怕被冤魂缠身,怕没人发现我晕倒,在这里被关一个晚上,我估计我会被吓得哭死在里面。
S21监狱博物馆

后来参观柬埔寨博物馆,遇见一个波兰姑娘。她很淡定地告诉我:"你去波兰参观之后,就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了。我们有烧人的地方,毒气室等等超乎你的想象。"我当时就被吓得不轻了。
其实小时候也会被学校组织参观什么抗日博物馆,我也是各种被吓得做噩梦。小时候超级怕鬼,不管天气多热,很长一段时间我睡觉都不敢把头伸出被子。我记得日军最残忍的一个刑罚叫做”披麻戴孝“:
首先把你打得皮开肉绽,然后用纱布裹成木乃伊在操场上暴晒三天。然后再把纱布撕下来。这个时候,纱布和肉已经长到一起去了,撕纱布也就是撕皮。经过这个刑罚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了。
或许有些人说,发生这种屠杀行为是因为露西法效应,但是我始终相信人性本恶,要不,我们为什么需要教化呢?
还有,我觉得应该设立文革博物馆。一旦设立博物馆,就是对文革这个事件定性了,也更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但是现在国内还有不少人在为文革招魂,左派试图为文革正名,一股企图发动二次文革的力量正在蠢蠢欲动。但是如果我们有文革博物馆,通过各种图片、文字和实物证据来表现文革之恶,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而且,我们在文革中采用的各种酷刑,也不见得比柬共的差吧。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总是无穷的。
5柬埔寨国家博物馆
每到一个国家或者省会,我一定会去当地的博物馆逛逛,去感受国家和城市的历史脉络,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历史。来到金边,当然也少不了它的博物馆。
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很多雕塑,很多都是从吴哥窟里挖出来的,非常精美。所以去过吴哥窟,再到这里看看雕塑,可以更好脑补当时吴哥窟的盛况。
据周达观的《真腊风土纪》记载,当时的小吴哥可是披金戴银,镶满了各色宝石的。
当时的真腊,真不愧是东南亚第一强国。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
那些人,那些事
我觉得一个人旅行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认识不同背景的人。在国内的时候,因为经常背包客单独旅行,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好朋友。而在国外,你更是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然后互相change对彼此国家的一些刻板印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最长被问的是:
1,宗教问题
2,政治腐败问题,或者对毛泽东的看法
3独生子女问题
然后跟他们解释这些问题很有意思。
而他们也改变了很多我对他们国家的看法。
坐飞机的时候认识了陈大哥,在金边的工厂工作。他们厂做阿迪达斯的衣服。我问了一下详细情况,是上海人和香港人合伙干的,前期投资大概40、50万美金,现在厂里将近千人。他还告诉我,现在在柬埔寨有很多华人开的工厂。
我算了算,开一个工厂才人民币300、400万,刚好在北京上海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那我还不如在这里办厂,钱生钱啊。反正我一点都不Care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其实跟北上广比起来,我觉得这些地方生活起来非常惬意。
第二天上午跟一个叫做Alex的英国人一起玩,他在约克大学读历史。毕业后在Gap。在美国,南美,澳洲,东南亚晃荡一年多了,一边打工一边旅行。我特别羡慕他们这种人,可惜我做不到,毕竟我有自己的Steps。
跟他聊了乱七八糟的好多问题,聊到宗教问题时,他告诉我他没有信仰,其实很多欧洲人宣称他们有宗教,只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惯性。已经很少有人去教堂了。我就想,现在教皇都开始媚俗支持同性恋兄弟了,看来教廷过的也不好啊。反正挺有意思的。
下午跟一个叫Bryan的新加坡男生一起逛,他好神奇啊!居然是玩橄榄球的。跟他聊了Singarpoer对政府大举引进中国学生的看法,还有他服兵役的故事啊,怎么跟他女朋友保持七年恋情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我觉得本地人并不太喜欢政府引进留学生。首先,增加了本地学生竞争的压力,很多本地学生进不了公立好学校,只能花钱去私立。其次,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对留学生投资了那么多,但是很多人却没有为新加坡工作。说到这些他还蛮愤怒的。
我觉得略尴尬,因为我当年也差点走了去政府资助新加坡念书的项目。
我继续问了他对中国留学生的感受。他说中国学生有自己的圈子,很抱团。
嗯,看来各地的中国留学生都差不多。
然后说到了兵役。他很惊讶,在中国女生还要服兵役。他说在新加坡只有男生被强制服两年兵役。
然后他说了他在坦克里汗如雨下的经历,还有穿越丛林的故事。真的非常磨砺人啊。
跟他在一起参观非常轻松。他方向感非常好,警惕性很高,而且练地非常壮实。我想这些都是在军队里磨练出来的吧。我觉得男生真该去服服兵役,别那么娇气了好吗。有些男生各种发脾气啊,各种挑三拣四,真的让人很无语。真该扔进军队里锻炼几年。
晚上还跟Bryan,英国的Christ和他的女伴一起喝酒聊天。英国绝对盛产酒鬼。也是聊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算是感受英联邦的Pub文化吧。喝到8点多我就觉得没意思了,跟他们Saygoodbye后,下来敲文章,省得自己忘记。
23日再次回到金边,又碰到了一个叫做教会组织的教友们。他们教会弄了一个叫做hope的ngo,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穷人。他们十几个教友从台湾飞到金边,不少还是特意请了一个星期假过来的。他们要去金边的郊区,去帮助一个遭遇火灾的农民家庭重新建造房屋。
听他们介绍情况的时候,我还挺纳闷的,你们直接捐款然后找工程队就行了,何必这么劳民伤财,是找借口过来玩的吧?
我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当然省略了最后一个问句。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当然啊,我们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过来,没有帮倒忙就谢天谢地了。我们有捐款和请工程队,但是我们不想仅仅就捐钱,更想到弱势群体家庭去感受他们的不幸,而不是捂着眼睛说我不要看。以心换心,并且把教友的爱带给他们。“
我继续问:“那为什么会挑到这个家庭?台湾也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啊。”
姑娘继续说:“爱是没有国界的。”
姑娘的名字叫做胡蝶,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特别漂亮。
可能因为我会比较爱质疑也比较理性,所以对宗教这种特别形而上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的东西带有生理性的反感和排斥。虽然我对他们的信仰抱有怀疑态度,但是我对他们的行为极为欣赏。
最后,说一下对金边的印象:
1治安不错。街上警察很多,而且都荷枪实弹。皇宫附近非常Peaceful,会有很多穿绛红色袍子的僧人在街上游荡,也有各种普通人在草坪上嬉戏,出世与入世,分外有趣。
2没想象中便宜。住Guesthouse一个床位7刀以上,坐Tuktuk起步价2刀,吃饭平均5刀。而我之前看攻略几乎只有这个的一半价。最搞笑的是从金边到暹粒的大巴,网上我查了大概5、6刀,实际上要12刀好吗。可能最近美金贬值,所以物价上涨吧。所以在金边花的钱不算少。
Ps,柬埔寨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一切以美金结帐,只有在没有零钱的时候才会给你当地货币。所以我强烈建议到柬埔寨了,千万不要换当地货币。
3发达的旅游国家虽然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行,但是旅游设施做的不错。酒店服务,交通大巴Tuktuk和Taxi等都非常方便。例如参观killingfields,讲解器有十几种语言。
就是你英语不太烂,一切就没问题啦。订大巴和各种旅程,酒店会帮你搞定,虽然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