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漫谈:道与术---

文/正阳   

   

      朋友曾说我是中国文化本位主义者,我毫不否认。并不是我不能理解和欣赏其它的文化,事物常常是各有千秋,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但是,我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实在是源于他的博大精深,源于他的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底蕴。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是注重内在的神,而轻视外在的形的文化。古人先贤,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都达到了彻底穷源的程度,可以说是把握了根本。

 

贯穿中国文化的是一个“道”字,整个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是在围绕这个“道 ”来开展和演绎,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丧嫁娶、起居风俗,无不体现人们对“道”的尊重。比如,俗话说的“妇道人家”虽说只是对做女人的一个称谓,但也明显体现着为人要有“道”的思想——做女人也有女人的“道”。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也都处处体现了“道”的理念:老子的《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就是反复的论述了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孔夫子也这样阐明了自己的志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儒家修炼的核心还是这个道。佛家所说的“法”,也就相当于这个“道”,因此,修好了的高僧也被叫做“得道”或“有道高僧”。古人认为,这个道,控制着万物一切的生化运作,因此,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顺应天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讲一个“术”的概念。也就是指“方术”、“术数”、“技术”这些东西。其实,也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自然科学”。在中国古代,术数类的科技可谓是非常发达的。这方面,中国曾经是遥遥领先于世界,著名的四大发明,就一个很好的例证。当然还不止这些,中国古代几乎在各个技术领域都处于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地位,比如,医学、农学、天文、建筑、手工业(包括:铸造、纺织、印刷、工艺制作、食品),以及文学、艺术、教育、政府制度,甚至包括军事。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对军事的理论和作战的技法有很透彻的研究。一部《孙子兵法》,其实已经将作战的原则给以了相当全面的论述,甚至,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仍然经久不衰,不见出其右者。大家知道,三国时代的孔明就在战争中使用阵法(八卦阵),可见那时连打仗都已经是非常有章法的了。但是,“术”的发达还不是真正的高明。中国文化的真正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于它其实是“重道轻术”的。

 

中国的正统文化,一直是轻视“术数”类的东西,更尊重的是道学德士。技术类的东西常被蔑指为是“奇技淫巧”。老子更是直截了当的主张“绝巧弃利”。中国古代长期视饱读儒家经典、人品道德出众者为人才,而基于重道轻术的思想,四大发明的创造者在中国历史中并非倍受推崇、飞黄腾达的人物。当然,不是说“术数”类的发展就完全被忽视,只是说相对于道而言,认为术没有更深的内涵。相反,现代社会中名人多是精通于某一技术的人,比如演艺界的明星、体育界的运动员。

 

漫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漫谈:道与术---

那么为什么古人重道轻术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这一句话就道破了玄机。也就是说,要把握道,关键就是要认清什么是事物的根本,什么是事物的枝末;什么是原因,什么是原因所导致的结果。“道”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所不包、无所遗漏的”,它是事物宏观的、根本的规律。而“术 ”类的东西主要是某种限定的狭小范围内的物理规律。通常是说我们所在的这个空间范围的物理规律。严格地说, “术”也是“道”在这种具体范围内的具体体现,应该说是“道”的一部分,但是通常它体现在物质细节上,基本是些直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所以,道是本,术是末。道是灵,术是体。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其实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入手,否则必然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这个道理非常重要,我们古人对此有着深厚的理解,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东西。在对人体、生命及宇宙的认识上,中国古老的文化智慧,已经达到了非常深邃的程度,不但对其理论把握得透,而且能极凝炼概括地表达和运用。比如,中国古代常说的“三才”——天、地、人,就概括了人间所做一切事业的根本因素,把握好这三条,可以说是诸事皆吉,胜券在握。再拿《孙子兵法》举例,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可见,道是第一位的,技法是被排在后面的。而天、地、人的因素也依次被考虑。现代的人虽然也知道学习《孙子兵法》,但多是注重其计谋和策略的论述,而其根本的、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却被忽视,可以说是舍本图末。

 

当今的世界,更是离道远矣。许多人都迷恋于一些舍本逐末的雕虫小技。治国的人不求治人心道德,却口口声声提什么“经济第一”、“稳定压倒一切”等末节。一个国家,人人皆急功近利,官员腐败糜烂,处处无仁义诚信,何谈富强稳定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科学和技术再发达也解决不了人根本的问题。人类要想真正有美好的生活,唯有修德于天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451/18162115395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目录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序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我之态度      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我之眼光      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关于文化(1)      第一章 中国

漫谈中国文化南怀瑾 漫谈企业文化

  “当我们说一个人热情、富有创新精神、轻松活泼或保守时,我们正在描述他的性格特征。一个组织也同样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我们称为组织的文化。”——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管理学百年发展历程(TheManagementCentury

漫谈中国文化 漫谈企业文化的能量

人们常说,小型企业靠机遇,中型企业靠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大型企业靠文化这是目前中小型企业不太能理解的一句话,他们经常会问,是不是做到大型企业了这个管理就不用了,而只是做好企业文化就可以了。企业文化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如何才能做

漫谈中国文化 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简介,文化休克-漫谈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属于医学专属名词。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

漫谈成都茶馆文化 中国茶馆漫谈

                 中国的茶馆,古称茶坊或茶肆,由来甚久。卖茶现象,始于晋。据《广陵耆老传》载,魏元帝(260—265在位)时,就有老妇人每天清晨提茶罐到市场卖茶。至唐,茶肆已出现于城镇中。宋代饮茶之风极盛,茶肆布满大街小

声明:《漫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漫谈:道与术---》为网友钱难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