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祭天 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


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北京天坛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例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实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这是不合于古制的。明迁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为矩形平面,北京则为圆形。天坛面积约270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天坛祭天 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

祈年殿

祈年殿藻井

  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皇穹宇

  皇穹宇原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高19米多,直径15.6米。结构与祈年殿基本相同,是单檐蓝瓦,殿顶也有鎏金宝顶,殿下也有台基和汉白玉的栏杆。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这就是回音壁。

天坛皇穹宇

穹宇回音壁

 

天坛园丘坛

圜丘

  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551/272031241449.html

更多阅读

唐代 冬至 大明宫完整再现唐代“冬至祭天礼”

     复兴国礼·祈福盛世  大明宫完整再现唐代“冬至祭天礼”  12月21日,以“复兴国礼·祈福盛世”2012冬至祭天礼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隆重举行。  此次冬至祭天礼以唐代考古文物、“三礼”和唐代礼仪典籍资料作为历

天坛公园作文取题目 天坛公园作文

天坛公园作文一:天坛公园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动着。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 天坛公园游玩。走进公园的大门,一股股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大道两旁的古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

天坛的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一)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文 北京天坛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坛有外坛墙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文

   天坛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盛泽西,大家可以叫我小盛。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坛,它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共同欣赏它美丽的景色和建筑,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声明:《天坛祭天 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为网友背着书包闯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