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团体沙盘游戏;人际交往;四年级
一、基本信息及背景资料
小彤,女,四年级,成绩中上,个性比较温和,家庭教育严格,要求较高,平时容易感到压力大。
小雨,女,四年级,成绩中上,比较任性,为人霸道,容易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两人一直是关系比较亲密的好朋友,在学校和周末时常一起玩。但也时常发生矛盾,多数以小彤的完全妥协告终。
二、问题描述
一个四年级女生小彤来求助与同伴的交往问题,她认为好朋友小雨争强好胜,平时爱支配人,比较多疑,固执己见,凡事不顺她意她就会不高兴、不理人,有时言行还有点粗暴。自己想和她继续做朋友,但不知如何相处。她不想也不敢直接和小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担心失去朋友。两个人都想来心语小屋玩,于是我建议她带小雨一起来玩儿沙盘游戏,她高兴地答应了。
谈话中,我观察小彤,感觉她比较紧张,频繁眨眼、挤眼,有挫折感。
三、设定目标与方案
小雨对两人的关系以及小彤的想法没有意识,小彤希望小雨能意识到并作出改变,但不愿意当面沟通。两人都对沙盘游戏有兴趣,故让其一起来做团体沙盘游戏,改善两人的朋友关系,可以加入其他同伴,每周1次,每次40分钟,2-6人,同时辅以对小彤的个体辅导。
四、咨询过程
1.第1次,2012年10月24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小彤带着小雨还有丝丝一起来的,进来后,我问她们要不要一起玩沙盘游戏,他们很高兴地说愿意,然后,围着沙盘,我给她们介绍了沙盘游戏并说明了规则。
在咨询过程中,第一次的指导语:
孩子们,我们来围着沙盘坐好,摸摸沙子,你有什么感觉?
这是国外的一个心理学家发明的游戏,叫做沙盘游戏,这个木质的箱子叫沙盘,它的底下和四周都是蓝色的,像是大海和蓝天,旁边的柜子放着各种玩具,你可以用它们在沙盘里制作作品。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和摆放玩具、动沙就行。沙盘游戏也有规则:1,每轮你们按固定的顺序做动作,顺序可以由猜拳来决定;2,每轮每人只可以做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是动沙,比如堆一座山、挖一条河,也可以摆放一个或一套玩具,或者挪动已有的玩具,但不能拿走。你也可以选择在某一轮放弃不做动作;3,在制作过程中,你们不能交流,无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眼神示意都不行,做完之后我们再一起讨论分享;4,排在最后一个的人最后会多一次整体调整的机会,但不能拿走玩具,也适当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我会在旁边陪着你们,有需要帮助告诉我。今天咱们做7轮。
有问题吗?
那我们准备好开始吧!
小彤和丝丝能按游戏规则制作,小雨则时常打破规则,示意两人按自己意愿选择和摆放沙具,两人有所反抗和表示不满,小雨则会很生气。
她们在第一次摆放沙具时,小雨摆了白雪公主,小彤摆了自由女神,丝丝摆了茶具,然后她们各自围着第一次的沙具分别占据了三个区域。所以她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说的都是自己区域的故事。小雨说白雪公主就是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庆祝节日很开心,后面是她的王宫,她还摆了天安门,说天安门能镇住一切。小彤希望自己能像自由女神和那个悠闲的小女孩一样,自由自在,没有烦恼,还说自己将来想去美国读书,她摆了兵马俑,说觉得放在小雨的天安门旁边比较合适。丝丝摆了个小宝宝,说她可以在房间里喝茶,还能透过窗子看见外面的世界。
2.第2次,2013年12月19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这次还是她们三人,开始之前,我强调了游戏规则,要求如果违反则要停止。
小雨还是选择了白雪公主,两幢王宫立在身后,七个小矮人簇拥着白雪公主,她说最喜欢那辆马车,因为可以带白雪公主去见王子,这里可以感受到小雨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小彤在整个过程说话的时候都会挤眼或眨眼,她觉得自己像那个读书的小女孩,向往她轻松自在的田园生活,因为自己现在生活太紧张了,总挨爸爸妈妈说。感觉小女孩有点孤独,被孤立、被忽视。
在交流时丝丝和小彤抱怨,来之前小雨要求小彤和丝丝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沙盘作品,两人答应了,但不情愿,都在最初配合了小雨,后来不听从小雨的了。我也观察到迫于游戏规则,小雨敢怒不敢言,后来也就接受了。小雨被揭穿了有点生气,我温和地对小雨说,其实做游戏和做朋友都是一样的,如果总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友情可能是一种伤害,小雨低头没有说话。
分析:最初的两次都是各自为政,营造自己的天地,缺乏集中的主题,所以我们看到作品被分割成了三个区域。
3.第3次,2012年12月26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这次是小雨和小彤两人来的,来了之后,我们先谈起了寒假的出游计划,俩人回忆了以前一起去钱塘江观潮的情景,越说越开心,于是她俩在沙盘里摆起了观潮的场景。我没有要求任何规则,让她俩自由制作。这是一次两人充分互动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我看到小雨总会忍不住动一下小彤已经放好的沙具,有时挪动地方,有时只是按一下或者转一下。小彤偶尔会反对她的更改,要求放回原来的位置,小雨就没有坚持。小雨摆放了新郎新娘的沙具,再一次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结束前,我祝两个孩子假期愉快,开学再一起分享假期生活和做沙盘游戏。
分析:从这次开始,之后的每次都开始有比较明确的主题。这一次对规则和主题的灵活处理比较好,回忆美好的过去有助于改善现在、推动关系的积极发展。
4.第4次,2013年2月27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这次是小彤、小雨、丝丝、彬彬四人一起做的沙盘,她们给作品起了一个名字,叫仙境乐园,不过小雨保留她的意见,她更愿意叫做白雪公主新婚快乐。在做沙盘的过程中氛围自始至终比较融洽快乐,互动增多, 小彤表达自己的理解时说了一句“仙子在保护着白雪公主”,仙子是她放的沙具,也是她最喜欢的,小雨在听到后很开心,当时就依偎着小彤表现亲密。
小雨在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的同时会否定丝丝、彬彬的想法,制作过程中出现维护规则的言行,禁止丝丝和彬彬改动作品,没有针对小彤说过或做过类似的事。
这周后期还发生了一件事,小彤一个课间来找我,说班里很多同学不理自己了,因为脸部皮肤晒伤,最近很不好看,还要抹一些药膏。我看到她边说边挤眼,虽然没有曾经看到的严重。我对她的心情表示理解,帮她发现其实也没有几个同学这样做,而且医生说皮肤很快就会恢复,事情也很快就过去了。小雨也来了,在一旁安慰小彤,我说你看你还有小雨这样的好朋友,真正的好朋友在乎的不是对方好不好看,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取笑你的也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也不用因为他们让自己心情变差。小彤高兴地和小雨上课去了。
5.第5次,2013年3月6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小彤和小雨两人来的,我们在做沙盘之前一起谈起了假期的生活,她们都去了海岛,正好我也去了,所以我们聊起了每个人的旅行。所以小雨和小彤商量俩人一起做一个海岛的场景,小彤高兴地答应了。
这次的制作过程互动更多了,作品充满生机、活力、滋养、希望。
私下和小彤谈心,她觉得小雨比以前好些了,有些事可以和她商量了,自己不高兴或者不愿意做一些事情时会试着告诉小雨,小雨能让着自己了。
6.第6次,2013年3月14日(中午1点到1点15分)
课间休息小彤过来找我,自己快速做了一个沙盘,起名海豚岛,自己是那个凯蒂妈妈,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快乐的度假。母亲象征着慈爱、宽容和温和,还有就是拥有力量。就像小彤最近的状态给我的感受一样,除了上次的晒伤事件,她好久没再挤眼了。
7.第7次,2013年3月20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因为她俩的邀请,这次我们师生三人一起做了沙盘,猜拳决定顺序后我1、小彤2、小雨3。我们作品的原型是马尔代夫,我起了名字永远的天堂,小彤很认同,小雨则要叫温馨的海岛。我们的互动非常多、积极温暖,所以制作完后,心情都很愉快。小雨不喜欢我放的黄毛娃娃,但她没有掩埋,而是稍微挪了一下。她配合小彤的婚礼场面,摆放了小花童托婚纱。
观察整个过程:小雨能顾及和考虑小彤的想法与感受,提出想法会与小彤商量,有时小彤不同意也可以放弃,情绪反应不大。小彤变得更有主见和敢于表达。
分析:小彤主导的婚礼,意味着转化的开始。小雨愿意选择配角沙具是一种积极的变化。我曾很迷惑我这样参与其中可不可以,经过督导老师的指导我明白,这次的参与是可以的:被邀请、人少是很重要的因素。
8.第8次,2013年3月27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这次来的是小彤、小雨、丝丝和佳佳。邻近清明节,她们班组织了户外烧烤活动,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活动,所以她们这次制作了烧烤场景。
小雨有时会和丝丝、佳佳闹矛盾,我观察小彤在不赞成小雨的一些做法时当时当面表达出来,提出建议或是劝说,在小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在劝解时表现出互相理解、包容,找到了与小雨和睦相处的方法。
小彤的情绪是稳定、安宁的。
9. 第9次,2013年4月3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小雨预约了这次的活动,人数是4人,因为当月学校安排了更多人走入心语小屋的活动,所以我把外班的两个女生加了进来。我觉得有一点冒险,以小雨的个性可能会有冲突,但她和小彤在交往中都有了改善和进步,我也想看看她们在扩大范围的活动交往中会有什么表现。小雨几次尝试让我取消别班的预约我都没有同意。
小雨进门时看到XX班的琦琦和小睿依然表现不快。互相认识自我介绍环节只有她不肯自己说,小彤表现很大方,帮助大家介绍,丝丝则坚持自我介绍。

这次我和她们一起做沙盘,刚开始时,我尽力帮她们做了一些联结:石子路、树、阿拉丁怪物,但她们还是分隔成了两个区域。
前期互不侵犯,后期快结束时,小雨忍不住说了“和外班做真不好,本来佳佳就够闹腾的了,她们比佳佳还闹,还不如带着佳佳来呢”,琦琦马上反击“你以为我们就愿意和你们一起呀”。我制止了她们,说你们一直做得挺好的,看看我们的作品很舒服呀。
丝丝挖了一个小湖,后来最后一轮,小睿在上面放了一座大桥,丝丝很不高兴,想挪走大桥还想放个小桥,但她只能做一个动作,小雨马上出头拿了过来说“我帮你”,最后琦琦赌气又想把大桥挪回去,丝丝、小雨很不高兴在那着急,琦琦又放了回去,动了一下小桥又放回原样。这又引起了“战争”,分享时,小雨又说了下次再也不和别的班一起约的话。
收拾完沙具,小睿和琦琦先走了,我问小雨刚才的言行妥当吗?她强调自己和别的班人这样,和自己班人不这样,我告诉她与任何人交往都要考虑自己的言行带来的后果,想说什么说什么、出口伤人只能引起矛盾和不快。我说其实一开始老师能感受到你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如果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期待你能努力坚持久一点,这样的你也会有更多的朋友。
10.第10次,2013年4月10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这次是小雨、小彤、小怡、泰泰(男)、丝丝五人一起制作的沙盘,是快乐的海边烧烤场景,在海边站成一排的印第安战士是泰泰摆的,说了为了保护她们。
整个过程氛围很快乐,她们互相配合,没有矛盾和争执,意见不同时会商量解决。
11. 第11次,2013年11月24日(中午12点30分到13点10分)
蝴蝶是这个作品里我关注的部分,是小彤选择使用的。意味着转化的过程。
这是间隔比较久的一次,之前小彤和小雨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小彤的情绪也平和了很多,没有再看到她挤眼、眨眼,有时课间小彤会来心语小屋找我谈心,问到两人关系,小彤说有时还会闹矛盾,但她觉得小雨就是那样的脾气,知道如何与她相处了,不再为此烦恼。
五、感悟
沙盘游戏进行到这个阶段,我看到了小彤、小雨的变化和成长,小彤更有生机、活力,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善于沟通了,她学会了如何与好朋友小雨融洽相处,虽然小雨有时还会霸道地发脾气,但小彤能够理解和接纳她的性格,也知道如何去应对了。小雨对自己的霸道有了意识,能做出一定的妥协,开始关注别人的感受,有时能通过协商来解决冲突。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描述或回答老师的一部分问题,对沙盘作品的描述比较简单。对他们的作品也不适合做过多和过于详细的解读,尤其是对每一个沙具的使用。
对团体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在利用沙盘游戏时,重点是观察学生的互动,最初不做干预,尽量让他们把问题暴露出来,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和关系的了解。到中期则适当及时制止刚出现的伤害言行、强化出现的积极的言行表现。
使用沙盘时要具有灵活性,在团体需要加入一些积极干预时,教师可以参与制作沙盘,增加互动、连接、整合等治愈的因素,引导学生朝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在学生有感兴趣的话题时,可以就此制作来强化他们的积极情感。
在很多的课间,小彤都会跑到我这里呆一小会,有时也会和小雨一起来。遇到一些烦恼,她们也会主动来找我诉说。我会利用这几分钟了解小彤和小雨关系的进展,给小彤提供一些建议,或是引导她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些辅助的个体辅导强化了沙盘游戏的积极作用,或者也是沙盘游戏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魏广东,常承生.沙盘游戏疗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高岚,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