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赋归隐赋
青春沉之凡缘兮,染浮华而浊身。欲念诱之名利兮,恋世俗而欣荣。长梦醒之红尽兮,叹花落而雪艳。中年归之山隐兮,去埃尘而静心。芳菲漂之烟云兮,淡辉煌而不悔。
浅忆当年,曾廿载戎装,驰大海屡绣辉煌。今解甲归田,入东篱饮风南山。来回红尘天命之冥,行走优雅平俗之中,沉浮花香落埃之间,静坐行云奔水之上。任金环流逝兮,趋迷浊而净身。携沉云赴月兮,唱清风而还魂。
然,淡泊异之消沉兮,看淡而非看破;宁静异之平庸兮,静神而非颓废。心之远兮,寒烟亦香;念之淡兮,落寞亦暖。欲之寡兮,无重而轻;语之寂兮,无负而释。嗟乎!花开必有花落之时,春暖必有冬寒之季,静赏花开花落,淡看四季轮回,方为天地禅心,天伦之乐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851/292585487145.html
更多阅读

我见过许多评论陶渊明的文章,大体上都说陶渊明安心于田园山水之间,不愿过问世事的田野诗人。我的想法和这种观点有所不同。我国古代知识分子都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你想,如果不是一个以天下

一﹑引 言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田园诗”创作鼻祖,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被南朝诗歌评论家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宋代的苏东坡,平生最为赞赏的诗人就是陶渊明了,他在《与苏辙书》中说到:“吾于

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留在后世人心目中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所谓的远离社会、回避现实、庄重肃穆之类。所以,诗人凸现出的那种高傲超脱、不懂人情和老气横秋的脸谱与形象,就成为千余年来人们习以为常、难以消除的印记。大约在

陶渊明到底是什么时期的人————由一次试卷批改引起的讨论和思考进才北校 俞辛仁话题是从一次对初二语文月考试卷进行批改时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引起的。当时,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桃花园记》的作者陶渊明是时期的人”。根据

一、童年陶渊明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度过,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