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耐药基因 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20世纪20年代开始,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在内的多种天然抗生素相继被发现,由此打开了抗生素时代,让人类与致病细菌之间的抗争得以保持优势。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药性问题却日益凸显。随机变异的耐药性细菌被筛选并富集,抗生素的滥用等等原因,使得一代代抗生素药物威力减弱、甚至失效。生物医学家们从未间断对更优化抗生素的挖掘,从头孢菌素、碳青霉烯到复合抗生素,人类与细菌的战争围绕“抗药性”问题逐渐转入“持久战”的局面。

  2015年11月18日,来自于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发现新型耐药基因的文章,再一次给抗生素问题敲响警钟。MCR-1基因,研究人员在动物和人身体细菌样本中均发现的一种新抗药性基因。这一抗药性基因特殊在哪里?

  MCR-1基因:发现于动物和人的细菌样本,能转移至多种常见细菌

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耐药基因 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研究人员以上海农贸市场猪身上采集的大肠杆菌为研究样本,第一次发现特殊MCR-1基因的存在。而且,携带有该基因的细菌对多粘菌素表现出抗性,这种抗性还能够快速转移至其他不同菌种。

  随后连续4年(2011-2014年),研究人员从广州屠宰场的猪、农贸市场的生猪肉、鸡肉上采集细菌样本,同时,他们还选取广东、浙江省的两家医院,从医院的病人身上采集细菌样本。

  细菌分析结果显示,804份动物大肠杆菌样本中,有166份细菌携带有MCR-1基因,523份人细菌样本中,78份样本含有MCR-1基因。同时,在1322个医院患者身上采集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样本中,有16个样本含有MCR-1基因。

  他们发现,MCR-1基因在不同菌种间扩增和转移速度极快,且阳性样本的比例逐年增加。研究人员表示,由MCR-1调控的多粘菌素抗性反应很有可能起源于动物,且已经开始蔓延至人。

  抗药性基因的威胁:以质粒为载体存在于细菌中,直击多粘菌素

  水平基因转移模式,打破亲缘关系,在多种菌株间快速传播

  研究人员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MCR-1基因以质粒为载体存在于细菌中,能够以水平基因转移方式在不同菌株间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这种转移模式打破亲缘关系的界限,能够在不同细菌之间传播,且速度快。

  这一特性与几年前在印度发现的抗药性基因NDM-1情况类似,而携带有NDM-1的细菌几乎能够抵抗所有的抗生素,包括“杀手锏”碳青霉烯类。

  文章通讯作者刘建华教授表示,MCR-1基因的发现,预示着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多粘菌素已然遭到威胁。尽管目前的研究局限于中国,但是并不意味着,MCR-1基因没有效仿NDM-1的可能,成为全球性抗生素耐药问题。

  过去,对多粘菌素抗药性的研究仅仅发现,抗药性细菌通过染色体突变的形式繁殖、富集,并没有发现基因水平的感染和传播。研究人员解释,当细菌局限染色体突变时,其抗药性细菌群量不稳定,且不会大范围传播至其他菌株。

  最新的研究证实,MCR-1基因以质粒为载体,能够从基因水平在多种常见细菌间传播,包括大肠杆菌(导致多类型感染)和克雷伯菌(导致肺炎和其他感染)。

  MCR-1基因:意味着细菌从“广泛耐药”往“泛耐药”转变的情势严重

  建议:农业限制或停止使用多粘菌素

  抗生素的出现,拯救了无数生命。但是细菌对于抗生素产品的耐药性问题也逐年加重,新药研发的速度远跟不上细菌耐药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抗生素耐药不仅仅加重医疗卫生的负担,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中国作为抗生素使用大国,每年约消耗13000吨抗生素类药物,且这种比例以每年4.75%的速率增长。

  研究人员强调,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将粘菌素运用于农业、畜牧业的国家。许多其他国家,包括一些欧洲国家,也在农业上使用多粘菌素药物,所以,认清、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延伸阅读:植物或食品性药品或可治疗癌症2015中国药品质量年会召开75个药品一致评价进展一览表西安市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典型案广东省城市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陕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批次饮料不合格通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851/296710575651.html

更多阅读

国产首款3D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后的防线》攻略 第一人称射击

国产首款3D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后的防线》攻略——简介  《最后的防线》是大飞移动设计开发的一款3D画面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经典抢滩登陆射击游戏,2种游戏模式,7种武器选择,15种场景变化,30个挑战任务,45个常规任务,真实武器特性重现,给玩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人体最后一道免疫防线

人体有一免疫系统,如一道道屏障阻止外来病原体的侵 袭。第一道是物理屏障,大到细菌无法进入的皮肤,小到覆盖了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面积达到400平方米的黏膜。这第一道防线阻隔了大量的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病原体。第二道叫做先天免

法律 最后一道防线 最后一道防线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像保镖一样,让问题到此为止,解决在自己的“刀下”。最后一道防线文/罗晓康水桶到此为止“经理让我做的事,我已经做了,后面的就不关我的事了,那是部门经理协调的事。”“我

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 邓建民公司最后一道防线

  “控制风险是总裁最重要的职责,因为除了总裁再没有别人会考虑这件事了。”  文|朱月宁/图|四海 出处|《英才》杂志2009年第9期  如果把运营企业比作盖楼房,那么是该把北京诺华制药盖成一座20层的楼房,还是60层的大厦?  

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守住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食品安全不仅仅是老百姓生活,且是影响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是以美食著称的国家,结果却成了"毒食品"的代表,让人揪心。一旦人家认为中国食品不安全,那么中国的所有产品的形象都会受到打击。中国企业没有世界名牌,就是一个老

声明:《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耐药基因 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为网友烂坏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