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 座山雕 剿匪英雄杨子荣简介: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 东北剿匪战斗

       近日电影《智取威虎山》上映,张涵予扮演的杨子荣令人印象深刻。杨子荣是大家熟知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多来自于艺术作品,比如京剧、小说、电影,那现实历史中的杨子荣大家了解多少呐?

      今天武林军事带你了解这位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在真实历史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杨子荣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背后有哪些隐藏着的故事?

      1.杨子荣东北闯荡14年

      杨子荣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城南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农村妇女。杨子荣4岁那年,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谋生。后来迫于生计母亲和孩子又回了老家。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12岁的杨子荣去安东投靠父亲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缫丝厂干活。三年学徒期刚满,工厂裁人。无奈之下,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当船工。

      1938年底,他在鞍山当采矿工,受日本监工的打骂,后逃离了矿山,又回到了老家。这一年是1943年春,杨子荣26岁。

      从12岁离家,杨子荣在东北闯荡了14年。这14年,对杨子荣来说,熟悉了东北山情地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对他后来的剿匪斗争有着很大的帮助。

      2.参军开赴东北剿匪

      杨子荣回老家后,毅然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积极配合正规部队,打击日伪军。

      家庭方面,杨子荣与许万亮结婚,可惜半年后女儿的夭折,人生多了些忧伤和痛苦。

      杨子荣报名参军没用“杨宗贵”,而是用的“杨子荣”的名字。

      参军后,杨子荣被编在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为岁数大,被安排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改番号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三纵队二支队。进军途中,杨子荣杨子荣一人就动员了30多人参军,被部队评为“扩军模范”。

      1946年1月,杨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一人劝降400土匪

      杨子荣所在部队进驻海林后,立即投入了剿匪战斗。先后歼灭了势力最强、威胁最大的郑云峰、马喜山、谢文东等部大股土匪。

      杨子荣担任一班班长,剿匪战斗机智勇敢,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孤身一人硬是把400多土匪给劝降了,堪称奇迹。

      杏树底村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400多人,与剿匪部队对峙,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为早结束战斗,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在炮击的间隙,杨子荣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

      在杨子荣的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残匪许大虎、王洪宾色厉内荏,不肯罢休。郭春富、康祥斌经杨子荣和乡亲们的一番劝说,有了投降的意思。最终,还是郭、康占了上峰,土匪们纷纷把枪扔到杨子荣的身边。许、王看看大势已去,也投降了。

      杨子荣一人劝降400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部队首长决定让杨子荣到团里做侦察工作,并担任团侦察班班长。此后,在每次的剿匪战斗中,都是先由杨子荣率领侦察员,乔装打扮,深入侦察,待摸清敌人的详细情况后,再由大部队进行围剿,杨子荣也由侦察班长升任侦察排长。

      4.智擒“座山雕”

杨子荣 座山雕 剿匪英雄杨子荣简介: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 东北剿匪战斗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批土匪被消灭,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还没被收服。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

      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

      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

      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想投奔个山头。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领他们到了空木棚子。

  

  

      孟工头回来了,把杨子荣领到了屯长家。两人用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称这次剿匪战斗“以少胜多创造范例”。团里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功,给其他战士也分别记了功。

      5.杨子荣到底是怎么牺牲?

      消灭了“座山雕”,杨子荣领了新的任务,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的残匪。由副政委曲波带领30人的小分队,随杨子荣一起进山。

      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闹枝沟,发现“马架房子”。杨子荣在与土匪开火中,由于枪针受冻没有打响,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

      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向土匪的窝棚猛烈扫射。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终于把这股顽匪全部消灭。

      土匪消灭了,但英雄杨子荣却倒下了,1947年2月23日。

  

  

      梨树沟从前叫梨树屯,当年杨子荣牺牲后,据说是一位叫郗玉才的用爬犁将英雄的尸体拉下了山,然后第二天又用爬犁将英雄送到黑牛背剿匪部的总部。

      当天,郑大爷和一些乡亲上了山,把杨子荣抬下山,放在村里一宿。第二天又套爬犁送往黑牛背解放军总部。大爷说:“如果当时杨子荣不是怕伤着猎手或百姓,他绝不会死在一个散匪之手!

      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0岁,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战斗模范。

      3月17日,杨子荣所在部队在海林镇朝鲜族小学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杨子荣“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将杨子荣生前所在排命名为“杨子荣侦察排”。

      6.杨子荣的家人

      1966年,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去世。老人到死也不知道《智取威虎山》里的英雄杨子荣就是她的亲生儿子。杨子荣的媳妇许万亮,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又背上土匪家属的黑锅,再加上婚后孩子夭折的痛苦,在1952年秋天,离开了人世。

      在海林,海林人民也在为寻找英雄的家乡而奔走。杨子荣是哪里人,烈士纪念碑上没有刻上《智取威虎山》上演后杨子荣成了英雄。1966年,海林县委组织成立杨子荣情况专门调查小组,赴胶东调查寻找杨子荣的家乡。最后确认,牟平县峡河村的失踪军人杨宗贵,就是杨子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051/639255566158.html

更多阅读

父亲永远是座山 父亲永远是父亲狗尾3

父亲永远是座山调兵山市第三小学 李丽贤小的时候,记忆中父亲是村里赫赫有名的人。身材高大,英俊挺拔。村里人都称他“大个儿”。父亲思维敏捷,很健谈。为人忠厚善良,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又是一副热心肠,所以在村里人缘好极了。没有人说他

强风正劲,越过面前每一座山 金牛座男人在真爱面前

强风正劲,越过面前每一座山——记宁海50公里越野挑战赛“对一个跑者的最高赞美是什么。快吗?我觉得应该是坚强”,日本电影《强风正劲》中的台词,这是我认同的观点。在宁海无边的群山中,在台风“菲特”到来之时,手脚并用攀爬上890米云雾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 座山雕

核心提示:因此,《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其原型与谢文东无关,而应该是杂取了张乐山、张雨新等匪首特点的,认为塑造出的一个中小匪首的形象。(电影《智取威虎山》剧照)本文来自:凤凰网综合,作者:兰台随着《智取威虎山》的热映,杨子荣与座山雕

父爱是一座山 父爱是一座山微电影

   (2013-06-16 00:01:06) 转载▼标签: 身子知音让我人在江湖真爱分类: 家庭教育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

声明:《杨子荣 座山雕 剿匪英雄杨子荣简介: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 东北剿匪战斗》为网友风清淡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