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著名嵩口千年古镇,历史上长期为永泰、仙游、德化、闽清、尤溪五县交通要衢,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名人辈出。以下为本博客作者实地考察所摄照片。
上图为三元祠。宋朝乾道(1165至1173年 )间,永泰县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科考中状元,轰动一时。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极为罕见。永泰人在城南山上建三元祠,以纪念先贤,勉励后学。
上2图为东坡首社。该镇陈埔村的村口小溪岸旁,耸立着一座完好的古建筑。入门上方有一块清嘉庆年重修、写着“东坡首社”的石刻横匾。据当地老人介绍,该“社”是当地民众聚会、拜神、观戏的场所。其三层主体阁楼,约为明末清初时期的建筑;古戏台虽已破残,却仍不失优雅、精美之处。
上5图为古民居。嵩口镇现代化建筑较少。视野可及之处,古民居建筑比比皆是。据介绍,嵩口古镇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尚存有近百座。此地古民居建筑保存之相对完整、数量之多、相对之集中,实属不为多见。

上2图为著名的嵩口镇古码头。清代嵩口镇的繁荣,古民居建筑之所以特别多,都与这座古码头密切相关。这里曾经是临近乡镇、周边县邑、甚至外省商人来此交易的商品集散地。清朝康熙、乾隆时期及之后,这里曾出现过特别的繁荣。
上图为天后宫。毗邻码头有一座清代建的天后宫。《永泰县志》记载:嵩阳天后宫有二:一名崇福宫,在龙福坊;一在集贤坊。《永泰县志》又云:嵩阳关帝庙,在嵩口街兴泰坊;嵩阳文昌阁,在嵩口,嘉庆十九年建;德星楼,在嵩口集贤坊。综合考察,可知古码头及其附近一带,曾是嵩口古镇的经济文化中心。据当地老人说,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传统,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集中到码头古街来闹元宵,很是热闹。
上二图为月洲村张氏家祠。原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为月洲村张元幹故里祠堂题写“张氏家庙”牌匾。
上4图为张元幹故居。嵩口古镇月洲村,宋朝出了位大名鼎鼎的张元幹(1091-1161年)。张氏为八闽望族。张元幹为北宋末年的太学生,官至将作监承,高宗绍兴时,不愿与秦桧同朝,致仕南归;后为李纲幕僚,积极支持抗金,但因触犯秦桧而被削职。其词作慷慨激昂,豪放悲凉,对后来的陆游、辛弃疾等人以积极影响。其名词《石州慢》收入《宋词三百首》。有《芦州归来集》、《芦州词》传世。《永泰县志》记载,张元幹的祖父是张肩孟。张肩孟为宋皇祐五年进士,其五子(一说三子)俱成进士,时有“丹桂五枝芳”之誉。
张元幹故居基本完整,小巧玲珑,风格别致,墙头上还残留花鸟绘画。据当地老人说,现存建筑属明代重新修建。
上5图为张元幹故居附近古迹。《永泰县志》记载:月州有蛰龙潭、半月洲、放生池、棋盘石、桃溪钓台、金鸡岩、玉狗湖、笔架山、文笔峰“诸胜”。
上4图为张元幹故乡之山寨。离张元幹故居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山寨。这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古山寨。高大的青石寨门上的横匾刻着“宁远庄”三字。主体建筑基本完好,已无人居住。
上4图为宁远庄墙上保存的乾隆年间各级政府给张氏寨主的捷报。
转载自国盛《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嵩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