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老师 把“科技小白”变创客,这位老师说理解未来世界的思维最重要



看点毕业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Rock,是青少年创客教育机构必果科技“Bigger Lab”的创始人和老师。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很能把idea玩出来人”,能把晦涩难懂的科学教得炫酷又引人入胜。在他看来,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技术大牛,但要能懂会用,利用技术变革来解决问题、创造意义。


文 | 马敏 编辑 | 闻琛

“遇到Rock这样的老师,是我作为学生的幸运。”陶熠说。

创客老师 把“科技小白”变创客,这位老师说理解未来世界的思维最重要

在陶熠眼中,他是无所不能的技术大神,无论硬件软件,通吃不误;他像移动知识库,跟他待在一起,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他善于启发周围的人,相比直接教学,他更倾向于用引导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另外,他不只是老师,更是知心朋友,擅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跟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毫无代沟地打成一片。



正在接受采访的Rock

陶熠说的老师是Rock Zou,中文名邹岩,必果科技“Bigger Lab”的创始人和老师。Bigger Lab 是Rock和朋友们在上海创立的一家专注青少年创客教育的机构,教孩子使用3D打印、Arduino智能硬件、数据可视化、iOS开发、Web开发、电影制作、工业设计、游戏开发等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Rock是很能把idea玩出来的一个人,科技这东西晦涩又难以真正掌握,但是他教的workshop却让人觉得炫酷又能引人入门。”学生YiLuo告诉外滩君。


科技小白变创客


Tom是Bigger Lab早期学员之一,16岁,喜欢物理,报了可穿戴设备工作坊(Wearable Future)课程。

第一次接触编程,当天晚上开心地编到凌晨两点,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之后还在继续。工作坊结束后,他追着Rock,要求继续学习,一周学会了python语言(一种基础编程语言),两周学会了3D游戏开发。



必果学生作品——安全驾驶探测仪

Rock知道Tom喜欢物理,和他一起头脑风暴,启发他如何运用技术分享自己的热爱,做有意义的事情。最后,Tom用在lab学到的技术,做出了一个太空主题的手机虚拟现实游戏,把一些天体物理的概念放到游戏机制里,用户在游戏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这些概念,无形之中便学习了这些知识。

“他从一个‘纯小白’,完全不懂科技应用,看的都是《弦理论》这样的书,有点书呆子感觉的孩子,到现在开始思考物理引擎、用户在玩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问题。从只关注自己,到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真正的创客精神。” Rock这样告诉外滩君。

“我不是科技宅”


采访Rock前,外滩君感觉他大概会是一个寡言少语的科技宅,没想到见到的是一个笑容温暖的阳光男孩。

Rock毕业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之所以选择做创客老师,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

13岁时,因为数学好,他被老师选中代表学校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开始接触编程。国内的信息学奥赛和奥数等其他竞赛类似,是一个找寻标准答案的过程,只不过计算方式变成了编程,这种比赛本身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乐趣。

他当时最大的成就感来自突发奇想编的一个“算命软件”。一堂计算机课上,他请同学在自己设计的软件上,输入名字的全拼,即可得到一个“命运分数”,瞬间在同学里炸开了锅,大家争着找他“算命”。

“其实原理很简单,给每个拼音字母赋值,所有字母的值相加所得之和,除以字母个数,得到一个平均值。”Rock笑着说。但是,这份经历让他发现原来技术可以这样“玩”。

正是这种爱创新、爱冒险的天性,大学他选择了建校不久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尝试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电影和新媒体专业。



爱冒险的天性让Rock选择了建校不久的纽大阿布扎比分校


当中有一个契机,他到山东莱州的一个小村里拍纪录片,一个国外洋垃圾的主题:垃圾被运到村子,在这个地方再加工处理,连续运了三十年以后,当地环境被严重污染,变成了一个癌症村。

“村子看起来就像人间地狱,人们衣食住行都在垃圾堆里,小孩在垃圾堆里出生。”他们采访了一些人,一些四川彝族人,一路跋山涉水几千公里过来,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徒手分解这些垃圾,其中有些甚至是医用的,包装上面有各种语言标识着垃圾的产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当看到阿联酋的时候,Rock震惊了,“这不就是我上学那地方么?”

回到阿布扎比之后,他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看到身边的同学,每天喝矿泉水也是一瓶两瓶三瓶,喝完盖子一拧、垃圾桶里一扔,说“回收利用”,之后呢?

“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被运到了像中国的这样的小村里,经过这样的处理,污染当地的环境。污染只是从当地转移到了地球上其他任何角落,中国不做这个事情其他地方也会。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大家无节制的消费观念。”Rock说。



给智能可穿戴设备自制塑料外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Rock发现小朋友喜欢在手机上玩游戏,他对自己说:就从小朋友开始做起吧,用一个游戏化的形式,让他们了解真正的环保。

正好自己有一些编程的能力,就顺手学了unity(一个编3D游戏的软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图像处理功能,做了一个鼓励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一次性瓶子而是用杯子的app。

这个游戏在“Hackathon(黑客马拉松)”赢了一个奖项,更开心的是在当地应用的时候发现,有些小朋友确实因为这个在改变生活习惯,随身带着小瓶子。



创客们的节日——黑客马拉松大赛

这件事情,让Rock开始重新思考技术的问题。“如果想做一些改变的话,技术上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除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创造意义。”

“失败”的课程改革


除了科技,Rock另外一个有热情的领域是教育。

在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读书时,他向校方建议不同学科的学生要增加合作学习,在他看来这是大学教育最关键的一点。

因为兴趣广泛,他在新媒体、计算机、工程、设计等几个专业交叉上课。他发现每个专业的学生只能自己内部一起上课,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互动。他去找各专业的负责人,建议设置相互认可的专业交叉课程(cross-listing)。

另外,他认为学校的核心基础课程(core curriculum)全部是很宽泛的主题,而且至少要修8门,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疲于应付,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真正感兴趣的课程。

他与学校课程部门及各系负责人交流,建议把一些其他学科的专业入门课也列入核心基础课程。“比如社科类,与其上一个非常宽泛的课,不如选择经济学政治学专业比较有意思的入门课。说不定上了一门经济学之后觉得经济学才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上一门计算机算法入门,发现原来计算机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Rock毕业前,这个事情还没有推进,但一年后,他得知母校8门核心基础课的要求减少到了6门,6门之中也可以从其他学科里选专业入门课。新媒体、计算机、音乐、工程等专业相互之间也开始有更多的专业交叉,相互承认学分。他希望看到的那些改变渐渐在实现。

不只是科技,不只是个人


“我们都是创客,生来如此(看看孩子对绘画、积木、乐高玩具或是做手工的热情),而且很多人将这样的热爱融入了爱好与情感中。”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一书中这样说。但现实是僵化的学校教育,让孩子与生俱来的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正在消失。



克里斯·安德森所著《创客》

在Rock看来,国内对创客还有一些刻板印象,“感觉是一堆宅男在做焊接”,之所以取Bigger Lab这个名字,一方面希望与这种刻板印象有所区分,Bigger Lab学员男生女生几乎各一半;更多的则是源自创始团队的两个追求:Bigger than technology,bigger than yourself(不只是科技,不只是个人)。

孩子们面临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复杂,他们需要具备多维度生产力,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几十年前的工作,一件事靠重复就可以做好,就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所扮演的那个拧螺丝的流水线工人查理,但现在这样的工作早已被机器替代。从长远来看,工作思维的层次越高,被替代的几率越小,这部分人才留得最久。

“这种多维度包括创造力、对用户的理解、对环境的观察、技术、设计、商业敏感度……这些才是机器做不了的事情。”Rock说。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技术大牛,但要能懂,要会用。互联网时代,创意可以快速得到关注和分享,从创意到产品,从‘发明家’到‘企业家’的道路已经打通。”Rock注重从用户需求、技术和商业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能力。这与国内传统以竞赛获奖为目的的科创教育有本质的不同。



学生制作的光影涂鸦arduino控制LED灯棒

Rock教过一个学生Jeff,初中做过机器人,得过VEX国际比赛第三名,之后就没再继续。后来要申请留学,来Bigger Lab做项目。在思维能力方面,Jeff比完全没有经验的学生强一点,但实际操作中,当老师把所有的机器人套件都拿走了,只剩下最“原汁原味”的材料,他发现自己没有想法、没有思路,几乎一无所知。

Jeff参与的这门课程,最后要做一个项目,需要先去青年旅社感受用户痛点,根据调查、采访、个人体验的经历发现用户需求,设计产品,这对国内的中学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过程。

“这些孩子,他们跟同龄人都玩得起来,跟电脑写代码‘交流’也还行,但真正要他们去和其他‘人类’、‘大人’、所谓‘用户’去交流的时候就各种不情愿,各种问题和状况,这时候他们才真正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最终是要给这些目前他们甚至还不能正常沟通的人用的。”Rock说。



学生作品——可任意组合堆叠的收纳柜

“单纯做科技和做创新产品真是两个特别不一样的过程,要考虑的东西相差很多。”在个人博客及主文书中,Jeff都提到和Rock在一起学习的这段经历对自己思维和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他申请到了心仪的范德堡大学工程学院。

你希望Bigger Lab未来可以做到什么样?外滩君问Rock。

“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做到很大规模,但我们希望我们的理念能影响到更多的人,甚至影响到其他的机构。教育这个行业,你做也好我做也好,只要做的东西是好的,带来的影响还是很正面的,最终改变的会是整个教育生态。”


“STEM教育”相关阅读


在这门课上,苹果前工程师教孩子做一个自己的机器人!

就因为少了这个A,中国孩子的STEM素养差了好多未来十年中,超过一百万种新工作需要懂计算机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251/879930154721.html

更多阅读

徐峰老师组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展示活动 老师北京平四展示

徐峰老师组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展示活动12月24日下午第三节课,绣惠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展示活动正在进行。来自全校各班的十几位小选手,展示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作品。他们不但进行了演示,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发明制作

如何把小图片变大-PS技巧 ps图片文字处理技巧

怎样用PS把小照片变大-PS教程-如何把小图片变大-PS技巧  在修改图片大小的地方选择百分比,改为110%,百分比110,以10%的增量扩大会保持清晰度肉眼不变,《数码照片专业处理技法》一书中介绍的一个技巧,描述了数码摄影大师Jim Divitale使

未来属于小白鼠 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哪种动物最具有探索精神?我想是小白鼠。当你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怀疑人生时,小白鼠们已经熟练的走完了一个又一个变态的迷宫,习得了与形态各异的肿瘤共处的技术,如果说五星红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那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咦?诺贝

声明:《创客老师 把“科技小白”变创客,这位老师说理解未来世界的思维最重要》为网友姜生凉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