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出轨?这一段我好像在哪本书里见过 | 周末读书



最近“出轨”这个词又火了一把。每当遇见“谁谁出轨”、“谁谁劈腿”、“谁谁包养小姑娘”这样的话题,爱读书的朋友们总会产生些许联想——“稍等,这一段我好像在哪本书里看过。”


由于这样“出轨劈腿搞破鞋”这样的事情实乃情欲泛滥之常形,层出不穷,屡见不鲜。那么,我们也无需躲闪,坦坦荡荡开列一组奇葩婚姻、爱情、虐恋等情爱主题的书单聊表诚意。并提前预祝各位在文字端口想象一场壮怀激烈的爱恋关系过程中,切莫忘将心中激越递及友人,毕竟独乐不如众乐。


好了,下面要开书单了。


婚姻,是稳定的,契约式的关系;而爱情,是内心所散发的不可控的情感。我们总是希望把婚姻与爱情结合起来,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有些婚姻在形成的时候就带有畸形的因素,如欺骗,如功利。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出轨?这一段我好像在哪本书里见过 | 周末读书


而有些婚姻,的的确确是由爱情而走到一起;可令人惋惜的是,同样是因为爱情,婚姻又不得不走到尽头。


我们说忠于婚姻,那是不是可能冒着背叛自己的痛苦;我们说忠于爱情,那究竟是要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情感,还是忠实于缔结山盟海誓的所爱之人?当爱情交织着人性的本能冲击着婚姻时,任何人都会感到无力。这是个永远困惑着人类的问题;无论是曾经的文章,是此时奔走于法庭的王宝强,还是围观的群众,或者呼号着传统道德口号的正义者们。


也许这份书单,无法解决这个死结;但起码,它能让我们看得开朗一些,能让我们从道德和法律的盾牌后走出来,正视人性本身的情结。这情结,自从那最早的两位祖先吞了禁果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承担。



《失乐园》 - 【日本】渡边淳一


版本:重庆出版社,2008年4月

许昌菊 译


作者,号称瑞士德语文学双子星之一的弗里施,擅长写文人小说。故事,也讲的是知识分子的婚姻。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婚姻教科书。


这本书里的问题很细腻,也很常见;并不仅仅拘泥于知识分子。小说里,施蒂勒认为自己的妻子不在意他,就故意搞外遇,而妻子则生闷气,选择自由主义的方式“随他去”,自己生了病不愿意好好医治。两个人都在作践自己的人生,想不到究竟是何苦。


施蒂勒是个不怎么成功的艺术家,他的雕塑其实根本没法看。妻子处于夫妻关系而鼓励他,但他却阻挠妻子的演出,要求她注意身体;同时,也抱着自私的心理,不希望有其他人欣赏妻子的躯体与动作。当他发现自己的要求没有被重视的时候,就怀疑妻子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是因为根本不在意自己。妻子得了肺炎,他也故意不去看,暗地里希望妻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说是夫妻间相互尊重,然而尊重的权利却往往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施蒂勒》的滑稽之处就在于婚姻中,那种彼此都想获得的支配感,然后、站在高处,给予对方平等的权利。听上去很宽容。


文/宫子 编辑/一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451/68733727775.html

更多阅读

想开个小面馆 在哪里开面馆你想好了吗

  想开餐馆的人都知道,餐馆经营要成功,地点选择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地点选择不当,空有高级的装潢、美味的食物、优雅的气氛,仍吸引不了顾客进门,其效果与预期的相差甚远。因此要想好面馆开在哪里——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想出的成功,干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需求在哪里,我在哪里

(引言)套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缺乏发现需求的眼睛。”如果你想丰富国际经验,那么就请张开你机会感的神经雷达,调研和分析后,你一定会如愿以偿。出场人物: 谭志澄(Justin Tan) 传立(中国)公司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

门丽 亲爱的 你在哪里 全球化的你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曾播过一位担任过台北市文化局长的著名作家龙应台的演说,龙应台在节目中主讲标题是:全球化的“我”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每一个人都是各自的“我”。问全球化的你在哪里?是换了

联通出路在哪里 “联通130”你要在哪里路演?

  看到“联通130”在部分大城市那么“卖力”的路演――杂技、川剧变脸、热辣劲舞,寒冬里的我,心头有种异样的感觉,恰似赵本山小品里台词形容的那样:“心里头拔凉、拔凉的”。看着台上热火朝天,天下寥寥数人的“凄凉”场景,我在想:“联通

声明:《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出轨?这一段我好像在哪本书里见过 | 周末读书》为网友夜吻芭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