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世界的丰盛 我们内在荒芜,如何让孩子丰盛?



内在世界的丰盛 我们内在荒芜,如何让孩子丰盛?
当今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孩子的供给者而不是教育者,这造成了孩子在心灵上的许多缺失。它们没有人陪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无论物质多么丰盛,它们的内心依然是荒芜的。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当今的父母已经成为孩子的供给者,而非教育者,这导致了孩子的普遍的爱缺失
在当今的世界中,维系一个家已经成为一种对承受力的真正考验。家长们,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被迫通过工作来赚到足够的钱,以便承担起在经济上应负的责任。因此,当今的父母已经成为孩子的供给者,而非教育者。
他们带着无力感在一个充满压力与冲突的世界中摸爬滚打了一天回到家中时,他们能够带回什么?疲乏、紧张以及各种让内心紧绷的问题。这只会在家中制造出恐惧、担忧以及不安的气氛。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们会找一些托词把自己的角色从教育者变为供给者,从而忽视孩子对关注的需求,然而他们的托词根本无助于填补这种忽视给孩子带来的空虚感。
孩子在面对这种关注的缺乏时,会感受到一种爱的缺失,他们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并且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消极避世、攻击和各种上瘾症。为了弥补和缓解内心深深的罪咎感,父母们会给孩子购买大量的玩具和礼物,试图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关心。
父母由于自身限制所导致的各种错误教育
有些父母从小被他们的父母以纵容或是压制的方法进行教育,而他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任何正面的教育成果,于是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就会自动地选择与他们父母相反的教育方法。然而以这样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只会带来负面的结果。
还有些父母所受的教育并没有什么鲜明的色彩,他们因而无法依据自己的体验来做出选择。于是,他们会因缺乏参照标准而不知所措,在进行任何尝试之前就已经放弃学习。这种放弃会导致他们陷入自己的想象或主观愿望里,而不愿去面对孩子的真实状况或是孩子的老师告诉他们的状况。他们会排斥老师所说的东西,甚至在很多时候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罪咎感而袒护孩子,不愿去支持孩子的老师。这是非常有害的。
另外一些父母自己对教育孩子没有信心,所以,他们不是重复自己小时候的教育模式,就是去应用现有的教育模式,而这两者都很难带来良好的效果。
上述这些状况都可能会让父母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而把兴趣点转移到与内在生活无关的外部事情上:赚钱、寻求快乐、名声和地位。他们的孩子会因此觉得父母对他不感兴趣,而其实这些父母是很爱孩子的。但孩子会通过疏远父母的方式来回应父母表面上对他的忽视。父母于是会感到更加无能为力,感到局面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掌控。对他们来说,任何想要改正和避免问题的尝试似乎都为时已晚。
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太多的父母都有着很糟糕的关系。每一方都因为自己的不快而指责对方。这种相互指责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别人都欠我的,而我谁的都不欠”或者“我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
除非人们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内在并达到一种平衡,否则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糟
家庭中的问题、与孩子不良的关系以及每天所要面对的充满敌意的负面世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一个人逃离自己,逃离自己内在那种充满指责、罪咎感和无力感的生活。来自外在世界的要求和强迫会不断地让一个人面对自身的局限,他会因此试图逃避自身的现实,在酒精、放纵的性爱以及任何能够让他喘息片刻的东西中寻求慰藉。要面对这个现实,一个人需要对自己的了解、关爱,以及对家人、伴侣和孩子的爱。
现今,这个社会提供给人类的一切似乎都是在让人把注意力投注在外在的事物上,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内在生活的忽视。除非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除非人们把一部分注意力的方向扭转向内在,并达到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否则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糟。
人并非不愿意走进自己的内在世界,人类都有着一种深切的渴望,想要自我提升,想要与更高等的力量——上帝或是以其他名字命名的同一种力量——建立起连接。但是他并没有受到相关的教育,他不会以自我觉察的方式为基础对自己的本质进行一种灵性的探寻。他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太过复杂和困难的谜团,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他根本就无法破解它。于是,他这种深切的渴望就会被扭曲,转向了其他的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751/51193055351.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中国会钱荒?我们钱荒的原因? 钱荒的原因

2013年是一个全民借贷的时代,也是我们钱荒的时期,首先,讲一个常识:钱是有成本的,钱是绝对不能凭空印发出来的。随便找张纸,在上面印个数字,就说这是钱,能买东西,那都是痴心妄想。中国古代好多帝王干过这种破事,连秦始皇都干过,发行布币,宣称一块

布拉格演讲:扩展世界的自由民主边界

布拉格演讲:扩展世界的自由民主边界(节译)译者按:本文节译自美国总统布什2007年6月5日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民主与安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题目为译者所加。 在这个大厅,有来自5大洲17个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和民主活动家

躲进世界的角落------几米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

其实,我们成年人,不也是常常希望躲进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远离尘世的喧嚣,轻轻松松做回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在角落里我们可以随意发呆、回忆或幻想……找回童年的纯真,使心灵净化回归……躲进世界的角落(How To Own A Corner)

声明:《内在世界的丰盛 我们内在荒芜,如何让孩子丰盛?》为网友恐惧散播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