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得过菲尔兹奖吗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是陈景润生平最大的成就之一。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道数学难题。大约200多年前,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的理论。但是哥德巴赫数学家一生也没有证明出来这个猜想,哥德巴赫为了证实这一猜想,还曾给俄国的数学家欧拉写信,希望欧拉能够帮助他证明这个猜想。不幸的是,欧拉直到离世,也未能证明出这一猜想。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得过菲尔兹奖吗

陈景润雕像

陈景润听完这一课后,对哥德巴赫猜想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哥德巴赫猜想如同一块磁石般,紧紧吸引着陈景润日后的专研生涯。陈景润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学了英语、德语,乃至俄语。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陈景润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光演算的草稿纸都装了几麻袋。

1957年,陈景润被调往中科院工作,经过陈景润数十年的钻研,他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写入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经发表后,立马引起了国际数学界人士的重视。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高度评价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并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写入书中,给其命名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菲尔兹奖

有人是这样形容哥德巴赫猜想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当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证实了“1+2”理论时,这代表陈景润离摘得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陈景润既然在数学领域有如此大的贡献,那么陈景润为何没有获得菲尔兹奖呢?

陈景润和邓小平

众所周知,诺贝尔设置了多领域的奖项,唯独因为偏见没有设置诺贝尔数学奖。对研究数学领域的人来说,能获得菲尔兹奖,那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兹奖是世界数学界最高奖项,因为奖项十分具有意义,所以也被世人习惯性地称为“数学诺贝尔奖。”那么陈景润菲尔兹奖是怎么回事呢?陈景润为什么会与这一大奖失之交臂?曾作为陈景润助手的陈女士回答了有关陈景润菲尔兹奖的疑问。

菲尔兹奖项设置非常严格,前来申请的人必须有年龄限制。40岁以下的人,才有资格申请菲尔兹奖。当年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重大突破时,年仅33岁,如果陈景润申请这一奖项的话,肯定会将这份殊荣收入囊中。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国内的状况十分混乱,根本没有人提及或者重视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贡献。对陈景润而言,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因为大社会背景不允许,于是陈景润申请菲尔兹奖这一事宜便被搁置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751/828223077650.html

更多阅读

马航MH370去向的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一、谁有能力干?谁干的?干这事有什么目的?1,恐怖组织,要想做到象马航这样杳无音讯的劫机需要庞大的经济实力,各系统长期隐密的渗透准备和周密的组织,一般小股的恐怖组织可以做到偶尔的劫机,但没实力象这次这样把飞机搞到杳无音讯无影无踪;而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

陈景润是世界有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成果,作出了主要改良。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普遍深刻的研讨。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

数学女王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1 1

很久以来,经常听人说,陈景润研究的是“1+1为什么不等于2”。每每听到这个论断,我都感到无奈,每次不厌其烦得去解释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但是还有人将信将疑。这两天老是写关于足球的文章,现在终于要回到我的专业上来了。下面是我在很久以前

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之理由 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

前言:朋友您知道2的十万亿零一次方减1以及2的一百万亿零一次方减1是素数还是合数吗?这不是故意用大数字来吓唬你,其实,不仅你不知,我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个数也确实太大了,大的让人无法想象,大型计算机也算不出来,即使某天算出来了,

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居里夫人和镭

陈氏定理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发表,1973年公布详细证明方法。这个定理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2”。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汉族,福建

声明:《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得过菲尔兹奖吗》为网友别让睫毛溺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