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巴黎,也曾是拿破仑的巴黎。他在执政的短短时间内提议并实施了许多工程的计划,这些包括凯旋门在内的工程,成为了现在巴黎最著名的去处。连有800年历史的卢浮宫也不例外,在拿破仑执政期间,它不叫做卢浮宫,而是“拿破仑博物馆”。
卢浮宫本身有个冗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1190年菲利普·奥古斯都出于防御目的,建造了一座城堡,就在今天的方形庭院的地方,当时这里只是国库和档案馆。14世纪,查理五世将城堡改为王宫。到了16世纪,法兰西斯一世对卢浮宫进行改建和扩建,拆除了旧城堡,兴建新的宫殿,工程断断续续一直到亨利四世才告完工。路易十三时期又对卢浮宫进行了扩建。
路易十四曾计划放弃卢浮宫,并将其拆除,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卢浮宫的计划。但由于宫廷开支过大,缺乏足够的金钱来雇佣拆除卢浮宫所需的工人,该宫殿得以幸存。
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下令建造卢浮宫两翼,完成了“方形庭院”的建造,并开始了北侧长廊的修建。1852年,拿破仑三世决定完成卢浮宫的全部工程。规模宏大的卢浮宫工程在经历了3个世纪后终于结束。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
一再修葺的卢浮宫本身也是个古董,建筑美轮美奂,但是如今最抢眼的反而是贝聿铭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的玻璃金字塔,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厚重与轻巧的协调,呼吸时,真不知到底是哪个时代的光芒照耀着自己。
王宫就该是个有宝贝的地方,何况是历代王室的居住地。历代国王搜罗了大批艺术品珍藏于此。但路易十四继位时,藏品的总数不过只有200余件的绘画。在他漫长的在位时期之初,路易十四与首相马扎然就有计划有系统地发展美术收藏,并收购了英王查理一世等几批重要的私人收藏。至路易十四去世之际,藏品已达2000件。

1789年大革命爆发,美术馆的收藏转入了现实的发展方向。在没收教会财产、亡命国外的贵族财产的过程中设立了美术馆。米开朗基罗的《被绑的奴隶》就是从没收中得来。拿破仑时期,没收政策达到顶点,他在1803年用自己的名字为美术馆改名。20年间,他从被征服的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夺走无数美术品,当时的馆长德农把一些文艺复兴初期的作品纳入卢浮宫。拿破仑失势后,有数以千计的美术品还给了原来的国家,但仍有些留在了卢浮宫。
至19世纪,新皇帝拿破仑三世通过收购和接受捐赠,得到了大量的美术品,为卢浮宫填补了空白。以后的100余年间,卢浮宫又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许多艺术珍品。
在卢浮宫,大幅大幅的油画,都是一幅接一幅地排列着,只有《蒙娜丽莎》独占一面墙。传奇使这副画更加神秘。当年法兰西斯一世曾五次派人到圣克卢,向寓居在此地的达·芬奇收买,最后一次出价三万金币仍遭拒绝。使者直逼得画家抱病出走,次年便与世长辞。后来达芬奇的弟弟仍然把这副画卖了出去。拿破仑曾将此画悬于卧室,每天欣赏,有时竟面对她伫立半日;戴高乐也对她如痴如醉,每有烦恼便去卢浮宫看她,出来时往往满面春风。无论站在蒙娜丽莎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个和波旁王朝息息相关的卢浮宫里有个“阿波罗画廊”,里面陈列着法国国王和王后曾经使用过的酒器和餐具,还有他们镶满珠宝的王冠和项链。
不知道是历史薄情,还是人有偏心。对卢浮宫的起初建造和定型都有过重要作用的法国波旁王朝只能在卢浮宫内留下一个阿波罗画廊。而那个并非出生贵族的人,那个叫做拿破仑的人却留下了自己的一整个套间在卢浮宫里,供人参观。他生前死后,都这样被人爱戴,虽然他个子不高,甚至有些内向。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普通家庭。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 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
1795年巴黎发生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督政官巴拉斯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用大炮一举击垮了叛乱者,挽救了危局。督政府晋升拿破仑为陆军中将、巴黎卫戍司令。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的风云人物。命运开始展开,时势造就的英雄开始单身。
1796年,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之后远征埃及。1799年拿破仑看到国内局势急转直下,于是发动了雾月政变成功,成为第一执政。之后他再次大败奥地利军,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他如同一个神话,被他征服的国土甚至甘心情愿,哲学家黑格尔盛赞他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成了皇帝。做了皇帝之后,他继续主动征战,周边国家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奥地利甚至割地求和,并把奥国公主玛丽亚·路易莎嫁给了拿破仑。和亲政策中外皆有,古今通行。拿破仑的神话一直到远征俄罗斯的时候破灭。俄国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军民的抗法斗争终于使法军大败而归。1814年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
可传奇并没有如此结束。他再次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他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并不费一枪一弹进占了巴黎,所有将军都再次向他表示了效忠,他重新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所称的“百日王朝”。直到在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失败,他第二次退位,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直至病逝。
可是巴黎想念建造了自己的人,无论他是国王还是军人。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浦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不尽的人群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护送着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荣军院(荣誉军人院)。现在荣军院也是巴黎的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从中世纪到当代的各种装备和战争武器。所有去到那里的人们都会去拿破仑墓拜谒这位伟大的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