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装甲车 大明王朝的“装甲车”:孙承宗组建了最早的车营

最早的装甲车 大明王朝的“装甲车”:孙承宗组建了最早的车营

  明朝的火器在当时的世界上非常之出名,可以说是无敌手,而明朝的将军们也热衷于发明各种火器,就连现代装甲车,在明朝的时候都有了雏形,当时叫做偏厢车,与现代的装甲车十分类似。

  明代名将孙承宗组建的车营所用的战车,有偏厢车、轻车等其制式。虽然已经无从可考,但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类似于装甲车的装置。明代宗时,郭登在大同曾经建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根据历史记载郭登奏折中提到:

  “大同地居边塞。虏酋不时出没。军民艰于憔采。臣等辄出鄙见。模效古制。造为偏厢车。用以防护军民其车辕长一丈三尺。前后横辕阔九尺。高七尺五寸。厢用薄板。各留置铳之孔。轮轴如民间二样轻车。其出则左右两厢。次第联络。前后两头辕轸相依。各用钩镮。互相牵搭。绷布为幕。舒卷随宜。每车上插小黄旗以壮军威。仍载脱卸鹿角二。长一丈三尺。遇止离车十五步外。钩连为外藩每车用神鎗二人。铜礟一人鎗手二人。强弓一人。牌手二人。长刀二人。通用甲士十人。无事则轮流推挽。有事则齐力防卫衣粮器械皆具车内。遇贼来攻。势有可乘。则开壁出战。势或未便。则坚壁固守。外用常车。载大小各样将军铳。每方五座。共二十座。每座用推挽及药匠十二人。共二百四十人其马步官军。或一千。或二千。以为出哨策应转输樵采之人。皆处闱中。又置一四轮车。高一丈二尺。别用木梯接高一丈五尺有奇。上列五色旗。视其方有贼以其方旗招呼。听鼓而进。闻金而止。然必相度地形。斟酌进退。行如长蛇。首尾俱至。止为方域。四壁坚合守已制人。似为可用。”

  在此之后成化年间、嘉靖年间、隆庆年间都造过偏厢车,隆庆三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每辆重600斤以上。因其车仿古制造,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比如:车式太重、需要人马太多、不宜涉险、不适用于进攻战斗等等。

  不久之后,明军守辽东广宁时,魏学曾又对偏厢车进行改进,每二辆中设拒马枪一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可以防避矢石,车上载佛朗机两挺,下置雷飞炮,快枪各六杆;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12柄,下置雷飞炮,快枪各六杆,每车用卒二十五名。孙承宗车营所用偏厢车大致与之相仿。

  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了,可惜明朝灭亡,否则装甲车历史会改变。这些祖宗的东西,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但作为中国人,也该为此而感到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8051/58009252129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 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中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 1985年5月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和各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来上海参观考察。我在接待他们时,听恽春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他们那里同苏联(当时苏联尚未解体)、朝鲜紧密相邻,又是中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

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 百威最早诞生于

【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  中国的许多历史性创造往往产生于不经意之中。谁也没有意料到,20年前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这一村民自治的组织载体,竟在中国得到普遍推行,并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安徽农村的讲话中对村民自

最早的春节压岁钱来历由来 故事传说 春节发压岁钱的由来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

蒙元时期最早的汉字契丹字皇帝圣旨金牌 圣旨金牌

蒙元时期最早的汉字契丹字皇帝圣旨金牌笔者最近在网上查找蒙元符牌资料时,发现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元文化博物馆二楼展柜中,展览着一面蒙元时期的正面二十四个汉字的皇帝圣旨金牌(见图1、2、),格外引人注目。博物馆资料说这块皇帝圣旨

声明:《最早的装甲车 大明王朝的“装甲车”:孙承宗组建了最早的车营》为网友深夜不及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