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向各市州转发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纲要》要求,建立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分级备案和公示制度,新增床位后达到或超过1500张床以上的公立医院,其床位增加须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市州区域卫生规划和县市区县域卫生规划编制工作于2015年底前完成。
严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不合理增长

《纲要》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纲要》明确,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
公立医院擅自扩容暂停等级评审等审批
《纲要》强调,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把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禁止举债建设和装备。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要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并选择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医院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开展拆分试点。
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公立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建立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分级备案和公示制度,新增床位后达到或超过1500张床以上的公立医院,其床位增加须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中医类医院同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对严重超出规定床位数标准、未经批准开展项目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等级评审等审批和财政资金安排。
链接 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逐步增加城市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上级医院对经基层和全科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到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
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各地要制定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
对于目前来说,分级诊疗是一个必选项,不可能跳跃这个阶段。“我们要反思,怎么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教授王虎峰指出,分级诊疗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配置使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应该能够方便就医,基层有能力提供有质量的初级医疗服务。
在成都市蒲江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里,年近八旬、身患糖尿病多年的钟金文刚可以在“家门口”做透析了。过去县医院没有透析机,钟金文只能每周三次赶到70公里外的成都市透析。在实施分级诊疗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通过人财物“全面托管”的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血液透析室。
在钟金文看来,“分级诊疗让自己得到了实惠,看病更方便、不用再跑远路了。”
延伸阅读:CFDA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跨国公司赠医疗设备被爆存黑幕廖新波称“药占比”无法根本解决医疗费用问题2015中国(广州)国际家用医疗器械展览会通知四种文化驱动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医改进行时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