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看岳飞悲剧之根源
在《史记》所有篇章里,最让人痛心疾首的一篇,非《廉蔺列传》莫属。其他列传,最多是个人的悲剧,个人怀才不遇,或者被恩将仇报,而《廉蔺列传》,是一个国家的悲剧。战国后期的赵国,处境岌岌可危,成为秦国出函谷关后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然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让人感动的是,这个国家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纷纷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恩怨,不计历史上国家对他们的亏欠,蔺相如面对刀锋怒斥强秦,廉颇主动负荆请罪,赵奢、李牧纾解国难,即使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做到以身许国。后期廉颇面对赵王的征召,准备再次捐躯沙场,有这样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国人,赵国本来是完全有希望摆脱亡国命运的。但是历史的玩笑开得非常可怕,赵国亡于君主的猜忌。当李牧被杀的时刻,也就注定了赵国的灭亡,当广大爱国者被以“爱国贼”名义受到侮辱、那些通敌者手握大权招摇过市的时候,再热血的国人也心冷了。这样的国家岂有不亡之道理?国人以国为家,反而君王不把国家当回事。廉颇、蔺相如心胸之坦荡,与赵王之刻薄残忍恰是最鲜明的对比。赵括以死于纸上谈兵沦为历史笑谈,但是,设想一下,假如他打赢了长平之战,他的下场会比李牧好吗?岳飞之死,从《廉蔺列传》就可以找到答案,岳飞以为自己一生为国,没有任何对不起朝廷的证据,相信朝廷一定会给他一个清白,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对于赵构来说,他不怕岳飞贪污,不怕岳飞霸占扰民,甚至不怕岳飞通敌,对于赵构来说,他最怕的是手里没有岳飞的把柄,最怕岳飞的无私。《李斯列传》里,赵高所以能打动李斯,是因为赵高知道李斯处处有自己的小算盘,“唯小人能知小人”,对于赵构来说,岳飞无私是最可怕的,一心爱国爱民的岳飞在他看来,是不可驾驭的。所以,最后岳飞死于一个罪名——莫须有!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