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
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 13岁的儿子
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
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 请玛丽照顾一下,
因此,
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要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
你爸爸托我照顾你,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
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
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 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
所以,从明天起,
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
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
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乾净,
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
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
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
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
但若没时间的话,
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
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适时放手」孩子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
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
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
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
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
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
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
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
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
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
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
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
起床后迭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
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
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对孩子过度宠爱,不是真爱!
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

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
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
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
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
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
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
不是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希望年轻的中国父母,
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活着,也为社会活着,
而不是再像过去父母那样,只为孩子活着。
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未来,
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
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再过几年,
中国的孩子只配给美国的孩子打工,你信不?
从下一个真实故事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这个答案….
某日,有位美国小女孩来家里作客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
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
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开心。
吃完饭,
两个孩子依旧在聊天,
我开始收拾碗筷,
美国女孩连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
我一惊,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
我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
我的孩子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
基本是熟视无睹。
而美国女孩能为对方着想,
瞬间做出本能的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
孩子的眼界大大的不同
第二天以后,
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所以一般想问啥就问了。
我看到美国女孩子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
就很好奇地问:“你走过了哪些国家?”
美国女孩的回答让我第二次被惊到了:
“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 30多个国家。”
看着我惊诧的表情,
她解释说:
“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
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
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
这四个城市是家长和老师们精心挑选出去的,
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不由得发问:
“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
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
几乎都奔波在各个补习班啊。
美国女孩看着我孩子一脸的羡慕说:
“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
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
就这个“5小时”把我丫头给震住了。
我们的孩子只专注读书就好
他们的孩子却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聊到业余生活时,
我瞭解到美国女孩家庭的基本情况:
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
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不上班
但是美国女孩强调她的妈妈很辛苦,
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草地、
游泳池和直升机的日常养护;
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
她则是负责家里两条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
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
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
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
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
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明显的我们差距很大。
教育方式不同造就不同的人生
我第三次被惊到的是听俩孩子聊天,
我孩子问美国女孩子
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啥?
你猜猜看女孩的回答是什么?
美国女孩子说:是有一年的暑假,
几个家庭的父母
把几个 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里,
没给带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
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
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
她告诉我孩子为了不挨饿,
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
这样的活动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美国女孩坚持对的事,决不让步
第四次被惊到的是最后一顿晚饭。
快要离开南京了,为了尽地主之谊,
给美国女孩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
我们带她到了南京最繁华的地段——狮子桥,
点了获国家金奖的“鸡煲翅”。
当美国女孩明白是鱼翅做的,
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
“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
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
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的视野已经和一般孩子不同了!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去玩,
除了我孩子和美国女孩外,
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
整个玩的过程我是听孩子跟我复述的:
“妈妈,太可怕了,美国人太厉害了!
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上去玩了,
看什么好玩就玩什么。
看得出平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在这一刻被化解了。
而美国女孩子
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
转了一圈才锁定目标,
美国女孩子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 3个,
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
我一次不仅仅是惊了,简直是被震撼了:
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
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我孩子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
“妈妈,我们这样下去,
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啊……”
短暂的一周时间,给了我五个大大的惊诧。
我们孩子未来
将要面对的是这样的对手!
而我们是在培养怎样的孩子?
过分的溺爱、频繁的干预、过度的保护,
导致了我们的孩子无情和无能。
目前的复印机式的教育消耗着孩子们的精力,
限制了孩子们的追求。
众所周知:
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
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
如此的教育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吗?
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结果,
未来的主宰属于什么样的人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而我们则是在为人家输送打工仔,
再优秀
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
现在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培养负责任的态度,才是真正对他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