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妈咪说:前段时间,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爽身粉致癌事件:美国一位女性福克斯曾连续30年使用爽身粉,在三年前被诊断患上卵巢癌,并于去年10月病故。因此,美国密苏里州一个陪审团裁定强生公司须向受害者家庭赔偿7200万美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
此消息一出,有关于爽身粉致癌的传闻甚嚣尘上,这让不少妈妈们惶恐不已。
爽身粉真的致癌吗?
答案是否定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及美国化妆品成分审评委员会(CIR),都已经做出结论: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滑石粉与卵巢癌有关。
强生是国际知名名牌,其生产的爽身粉已经拥有长达三十多年畅销史,在过去的时间中都未曾被曝出有任何安全问题,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却有如此传闻传出,该女士患癌死亡与使用爽身粉会不会只是偶然因素因素或者是与自己使用方法不正确有关呢?那么有关于事实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有关此事妈妈们大可不必自乱阵脚,一来是美国陪审团并非由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是由当地社区选取的,由6至12个非科学专业人士组成,因此最终结果还需要专业组织进行裁定;二来是大家对爽身粉的认识不够清晰,难免根据新闻中的一些信息捕风捉影,也就掉进了误区之中。
滑石粉导致卵巢癌?真相是:NO!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而带起这浪花的正是“石棉”。石棉是早已经被证实的致癌物质,滑石粉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之前,的确含有石棉,但如果经过非常精密的处理,滑石粉中是可以不含有任何石棉的,因此有关于爽身粉致癌的消息并不准确。
要知道,所有的商品在上市之前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查,任何正规爽身粉产品在使用滑石粉时都会确保产品中不含有这种致癌物质。对于卵巢癌与滑石粉之间的关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美国化妆品成分审评委员会等多家权威机构都已经做出结论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确切的联系。
就算如此,为什么爽身粉还是会冒险使用滑石粉作为原材料呢?
其实,以滑石粉作为爽身粉原材料已经是这个品类的主流,也就是说,各大生产机构已经具备了非常娴熟的处理技术,像是大家知道的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奶粉大国都是如此。另外,滑石粉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惰性物质,具有干爽、不黏腻和不易发生变化等有点,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产品来说,滑石粉的优势显而易见。通常而言,妈妈们在为宝宝选择爽身粉时都会倾向于以玉米粉为原料的爽身粉和以滑石粉为原料的爽身粉这两种,但使用过后会发现,前者的体感没有后者好,后者使用更为清爽。
如何正确选购爽身粉?
爽身粉的负面消息传出后,为尽最大可能保证宝宝身体健康,可能会有一部分家长舍弃爽身粉选择其它类似功能产品,但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就应该知道市面上很难有其他产品能够具备爽身粉的优势。宝宝的肌肤脆嫩细滑,外界任何一丁点的小刺激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爽身粉可以在宝宝肌肤表面穿上一层保护衣,让肌肤远离因为衣物摩擦或尿布闷热引起的刺激,可以时刻让宝宝的肌肤保持干爽清新。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爽身粉时要留意产品的使用期限,过期的产品一定不能购买。
如何正确给婴儿使用爽身粉?
任何商品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细则操作,更别说是脆弱的宝宝了,因此在使用爽身粉之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尤为必要的,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根据爽身粉的使用细则可以知道,最正确安全的使用方式应该是用粉扑沾上爽身粉涂抹于宝宝全身及皮肤褶皱处,一些家长为了省事,直接选择上手操作,要知道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规范。与此同时,妈妈们还可以选择在更换尿布的时候将爽身粉涂抹于臀部,帮助避免尿液刺激皮肤。
所以给宝宝擦拭爽身粉一定要非常注意:
1.给宝宝使用爽身粉前,妈妈先用香皂把手洗干净,宝宝肌肤柔嫩,防止细菌感染。
2.在远离宝宝的地方,把爽身粉倒在手上或粉扑上,这是为了防止爽身粉粉末乱飞,避免被孩子吸入到鼻腔内。
3.轻轻地涂抹到宝宝的臀部、腋下、大腿窝、颈下等重点部位上。擦拭爽身粉时动作一定要轻慢,切勿用力搓。
4.爽身粉为外用品,使用时一定要避开宝宝的眼、鼻、口、耳、私处和皮肤破损等部位。
5.给宝宝擦拭爽身粉的地方一定不要在通风口,以免被宝宝吸入。如果婴儿吸入大量的爽身粉在鼻腔内会诱发孩子呼吸道疾病感染,从而使免疫力下降。
6.掌握好爽身粉的使用分量,使用过多会起到反作用。如果宝宝使用后有皮肤发红等不良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用清水冲洗皮肤,并到医院检查。
如何存放爽身粉?
1.爽身粉不能沾水,一沾水就没有用了。因此,在使用时,最好是先倒一点点在小内盖上,再用粉扑粘着使用。

2.使用后要密封,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不能随便给孩子玩耍。
3.爽身粉的包装说明不要轻易撕毁,留意产品保质期,过期产品一定不要使用。
婴儿的肌肤柔嫩,尤其是夏天,使用爽身粉能够减少痱子的发生,对宝宝的红屁股和湿疹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妈妈们给宝宝使用爽身粉,可以让宝宝的肌肤时刻保持干爽清新,防止皮肤受到伤害。在面对传闻时,要保持镇定,不要因为外界传闻影响自己的正确判断,更要相信大品牌是受过严格检查并且具有“上市资格”的正规产品,当有传闻传出时,不盲目跟风,而是弄清源头,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哟。(来源:济南时报、网络,功夫妈咪综合整理)
投稿Q:3189468657、商务Q:2805595803
热文推荐:《心痛!只喝了一口,两岁孩子变痴呆!吃饭时大人请不要这样逗孩子!》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马上阅读,觉得喜欢请点下面图片打赏功夫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