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的奥秘 汉字是潜藏灵性奥秘的线性表达

原文地址:汉字是潜藏灵性奥秘的线性表达作者:启光源

 

汉字是潜藏灵性奥秘的线性表达

——三谈汉字形体的普遍启示意义

 

    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承载者,它能够传承千古,必定有其独到的全面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主观意识的魅力。根据前述的分析[注1],这种用线性符号表达的文字,是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其字符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一折,以及其排列方位,都是古代华夏儿女对世界的洞察、探索的智慧结晶。

 据前述[注2],我们推导出了自然、灵性、永恒,物性形体、灵性形体,推动和安放等表达方式。而这些概念,尚不足以穷尽世间万物及其状态的表达。正如白天和黑夜、饱足和饥饿、生与死一般,世间万象是由许许多多的矛盾统一体(相反概念)构成,包含展现和隐藏的时候、充满和空缺的空间、存在和虚无的概念等。为能够形象地表达虚无、潜在、进入和间或(可能)等概念,汉字字符突破了线性表达局限,充分利用线条周围的空白空间,生动地刻画出了各种灵性概念。本文尝试对汉字在“虚无”、“潜在”、“进入”和“间或(可能)”等方面概念字符的内涵进行解读,欢迎指正。

 

 一、对“虚无(空缺)”概念的表达

 在汉字形态表达中,最具有特殊性的应是 “口”字(全包围结构的国字框除外)。这是对“米格”造字理念中八个“义项”方向(如图)出现缺失时的描绘,表达某一义项“空缺(虚无)”的概念。以“口”作为某一义项空缺的表达,源于古人对人类的无底洞式的欲望之口的启示性认识。

 


1、物性的虚无(非物)

我们知道,汉字的物性概念,一般在字形的左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物(即物性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左侧表示(如下图),如“亟”“吹”“鸣”“鼓”“副”等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葉”的简体字“叶”不在此列。)

                     


2、       灵性的虚无(非灵)

汉字的灵性概念,一般在字形的右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灵(灵性的空置)”的概念,则用“口”在右侧表示。在这方面,含有“知”、“和”、“福”(右侧表示:永恒中空的一分为四领域,即一分为四的世界观)等字,表达在灵性中空等概念。

 

3、永恒的虚无(非永恒)

汉字的“永恒”概念,一般在字形的上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永恒(即永恒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上侧表示。如“只”“品”“呆”等。


4、自然的虚无(非自然)

汉字的自然概念,一般在字形的下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自然(即自然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下侧表示。如“高”“哲”“古”“喜”“吉”“否”“吞”“右”“合”等字。


5、属地的虚无(非地)

汉字的属地概念,一般以字形的左下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属地(自然物性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左下侧表示。如“故”、“鸪”“敬”“可”等。

 

6、内在的虚无(非内在)

汉字的内在概念,一般在字形的右下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内在(即内在的空置)”的概念,则用口在右下侧表示。如“估”“拾”“塔”“培”等。

 

7、永恒之灵的虚无(非永恒之灵)

汉字“永恒灵性”的概念,一般在字形的右上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永恒之灵(即永恒灵性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右上侧表示。包含有:“驾”“智”“程”“咒”等。

 

8、永恒之物的虚无(非永恒物)

汉字“永恒之物”的概念,一般在字形的左上侧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而“非永恒物(即永恒物的虚无)”的概念,则用“口”在右上侧表示。如:路、號(号)等。


9、几种常见的一字含有两个至四个口的情况——多个义项的“中空”

(1)左上、右上

如:骂、咒、哭,上边两个口,表达永恒物性和灵性的匮乏,即“无天”“昏天”的概念。

(2)左下、右下(左、右)

如如喪(丧)字的中部,表达物性和灵性的缺失,即“死亡”的概念。



(3)左上、右下

如“路”(物性和灵性形体安放,展现黑暗的消逝)字,表达永恒物性和自然灵性的虚无,即自然物性和永恒灵性连接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路”字的字形本身,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从自然物性走向驱除黑暗的属天光明的永恒灵性之路。 


(4)三“口”

在这一方面,即“品”字,包含了永恒、自然物性和内在领域的虚无,亦即感性领域。

 

(5)四“口”

如“器”(非永恒的属天灵性展示遮蔽,中空无物)、“嚣”(非永恒之灵性展现充满灵性的显与隐,中空无物)、“噩”(永恒自然的一分为四之四个领域虚无、不见)、囍(四个领域的中空和充满)。

      

 

二、“光”和“无光(光的隐藏)”概念的表达

一般而言,汉字对“光”(展现)的表达是“丿”形[注2],取意于光的展现。“无光”的表达则是“又”字的第一笔(如下图所示),取意于其包围的空白部分,即虚的“丿”,意指光的虚无(黑暗)。如“夕”字,点位于“丿”与“横撇”之间,取意于光与无光间的状态。而“多”字,则取意于这种状态的充斥(指向昼夜的持续更迭)。关于“光”到“无光”间的表达,我们从“晚”字的右上角(“夕”去掉一点)也可以查知。

    


由“无光”概念延伸出来的,主要有四种情况:

其一是“无光的消逝”,如“又”字,其概念取意于光的再来。“夂”字,其概念取意于光与无光间状态的消逝,即去掉不明不暗(澄清、分隔)。

其二是“无光及其消逝”,如“久”字,其概念取意无光和无光的消逝,即光和暗的交替,以光暗交替来表达永久的概念。

其三是“光与无光的消逝间”,即“夜”,其右下角,点落在光与无光的消逝间,表达两者间的状态,即黑夜。

其四是“潜在之灵”。左耳旁和右耳旁(“阝”),右上角代表暗中(无光)、右侧突起部分是点的外圈,代表潜在的灵,整个部首(“阝”)指向暗中“灵”潜藏的形体(耳朵的特征),“阝”部首置于左侧表物性,置于右侧表灵性。

    

此外,由光的概念延伸出来的,“能量”、“存在”、“启示”的概念。其时,“横撇”(“又”字的第一笔)表达的是“撇(丿)”的虚无,延伸为“无能量”、“潜藏”、“默示”的概念。如简体的食字旁(“饣”),表达的是“有与无能量间的形体推动”(即“食”)的概念;如“示字旁”(礻)中的“横撇”,表达了“潜藏”、“默示”的概念。

总之,在汉字字符构件中,“丿”的原意为“光”,延伸意为“展现”、“能量”、“存在”、“启示”等。横撇(又字的第一笔)的原意为“无光”,延伸意为“隐藏”、“无能量”、“潜藏”、“默示”等。

灵性的奥秘 汉字是潜藏灵性奥秘的线性表达

 

三、其他各类“潜藏”的表达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得知[注2],对自然、灵性、永恒等概念的表达,分别以横(“一”)在字体的下中上位来表示。而对物性、灵性形体的表达,则分别用竖(“丨”)在左右来表示。那么,对这些潜藏的概念,是如何来表达的呢?下面我们来作一一分析。

1、       灵性潜藏(冖)

我们知道,灵性的概念,是以横(“一”)在中位来表示。在汉字字体中,“永恒的潜藏”这一概念用“冖”(即秃宝盖)来表示。“冖”部,取意于其下方包围的“一”字形(代表“灵性”)的隐藏(图中阴影部分)。如冗(展示天地灵性的潜藏)、冠(灵性形体推动物性领域进入属天灵性展示的灵性潜藏)等字。

      

 

2、       永恒潜藏(宀)

永恒的概念,是以横(“一”)在上位来表示。在汉字字体中,“灵性的潜藏”这一概念则用宝盖头“宀”来表示(点在上、“冖”在下、点表示着眼点落于永恒)。“宀”部,取意于其下方包围的“一”字形(配合点,代表“永恒”)的隐藏(如下图所示)。如“守”“完”“宝”“家”等字。

   

 

3、       物性潜在(“彐”外框)

汉字的物性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形左边来表达。而“物性潜在”的概念,则是用朝左的方框(如“彐”字的外框,如下图)来表示。

4、       灵性潜在(“巨”外框)

汉字的灵性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型的右边来表达。而灵性的潜在概念,则是用朝右的方框(如“巨”字的外框,如下图)来表示。

5、       永恒潜在(“山”外框)

汉字的永恒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形的上方来表达。而永恒的潜在概念,则是用朝上的方框(如“山”字的外框,如下图)来表示。

6、       自然潜在(“内”外框)

汉字的自然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形的下方来表达。而自然潜在概念,则是用朝下的方框(如“内”字的外框,如下图)来表示。

 

   
  


四、对“进入”(或存在)的表达

1、形体进入(存在)

形体进入,采用“口”字中间加一竖(丨)表达,取意于形体进入中空领域。如“临”字的右下角。

2、灵性进入(存在)

灵性进入,采用“口”中间加一横(“一”)表达(即“日”字),取意于灵性进入中空领域。

3、光(能量)进入(存在)

光(能量)的进入,采用一撇(“丿”)表示。如“才”字的左下撇(“丿”)。

4、“灵”的进入

灵的进入,采用区域内加点(“丶”)表示,如“卵”字。

 

五、对“间或”“充斥”的表达

由上述我们可知,汉字对“虚无”“潜藏”“进入”(或“存在”)的表达,是利用线性符号指明隐性空间的指事手法。据分析,对某一概念在某一领域中的“间或”,则采用两笔的相同笔画并列的手法。具体如下:

1、光(能量)的“间或”。

如“彳”(双人旁)上端、“豕”字(家字下方)中间的撇代表光明及其引伸义,两撇表示“光”“时有时无”的“间或”之意。

     



2、       灵性的“间或”。

如“目”字,中间的横(“一”)表示灵性,两横(“二”)表示“灵性”的“可能”的“间或”概念。      



3、形体的“间或”。

形体的“间或”,用“罒”表示。将其置于文字上、中、下,分别表达永恒、灵性、自然的形体“时有时无”的“间或”概念。其中,在下位时,最下方为横(“皿”),此外均为“罒”状。中间的竖表示形体,两竖表示“时有时无的形体”。

       



4、“灵”的“间或”。

“灵”的“间或”概念,用连续的两点(“丶”)表示,如四点底(“灬”,自然中展示和遮蔽时有时无的灵)的中间两点(“灬”相当于“八”和两点的组合)、三点水(“氵”,物性领域安放时有时无的灵)的上面两点。“雨”字,左、右各两点,表明灵性领域和物性领域“灵”的时有时无。

     


六、对“天”“地”的表达

 

 

1、属地潜在(“刀”外口)

汉字的属地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形的左下方来来达。而“自然潜在”概念,则是用朝左下方的方框(如“刀”字的外框)来表示,中空部分意指朝向自然物性。

    


2、属天潜在(“匕”外口)

汉字的属天领域,一般用字符在字形的右上方来表达。而“属天潜在”的概念,则是用朝右上方的方框(如“匕”字的外框)来表示,中空部分意指朝向灵性的永恒。

  

 

3、悬空(卧钩,如弋字)

汉字对空中悬浮的空间状态,用卧钩表示,取意于类同属天。

    

 

 4、地表(弯钩,如反犬旁)

 汉字对浅层地表的空间状态,用弯钩表示,取意于类同属地。如家字底、反犬旁(“犭”)等。

   

 

 七、“不”(拦阻)的表达

 1、“不安”的概念

 汉字“不安”(“躁动”)的概念,意即对形体的安放进行拦阻的概念,用“提”加“点”表示,有“动”的含义。如虫字底(虫字的字面含义是:不得安放的进入灵性的形体,即不安的活动的形体)。

 

 7、       停滞(“厶”)的概念

 汉字对停滞(不复返)的概念,用“厶”表示,取意于光的反射受到拦阻。而幺字,表达光的返回和停滞(不复返间)的交替,有如“玄幻”(玄字下方即幺字)。

  

 隐藏和彰显,正如黑夜和白天,汉字的这种表达方式,正是古人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深度思索,并运用“万物有灵”的启示性认识的智慧,化作潜藏灵性逻辑之道的符号表达。

  愿天地万物的造物主不断地启示我们,让我们得知汉字的灵性奥秘。愿汉字的属灵奥秘不断地启迪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张开神性的翅膀,飞向灵性自由的属天王国。

 


(文/ 启光源,2012年8月20日,初稿)

(10月19日,修订)

 (转载和引用请注明来源)

 

 

————————

[注1] 详见另文《十字架理念是“一分为四”的世界观——兼谈汉字形体的普遍启示意义》

[注2]详见另文《“米格”,汉字千古隐藏不言的奥秘 ----再谈汉字形体的普遍启示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151/645845462664.html

更多阅读

每个汉字的笔顺都是唯一的吗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每个汉字的笔顺都是唯一的吗在《语文报·教师版》一栏中朱胜阳老师的一篇文章《浅谈笔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定位》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在论述中强调两个观点:一、识字写字启蒙阶段,笔顺“重”于泰山。在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2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

作者:更新日期:2014-10-17有很多热心网友2013-12-2鱯很多个热心网友2013-12-2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汉语笔画最多的是【64画】 由四个繁体的龙字组成。 读音【zhé 】  1. 啰嗦,唠叨。  2.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声明:《灵性的奥秘 汉字是潜藏灵性奥秘的线性表达》为网友阳光和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