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输油管道投运 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及实例运用

摘要:以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依据,确定了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以某成品油管道工程为例,分析了该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遗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补救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 输油管道项目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75-02
  1 引言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与制度。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2015年12月10日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37号),进一步明确了需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项目范围、管理部门及后评价工作等内容。
  本文探讨了输油管道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后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今后输油管道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
  2 输油管道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1.1 施工过程
  管道项目施工分为线路施工和站场施工,施工结束后进行管道试压、清管扫线,然后清理作业、恢复地貌和地表植被,并对站场进行绿化。
  2.1.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平整和清理施工带、开挖管沟等作业以及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站场等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流、沟渠等穿越对地表水体的水质、功能的影响。此外,施工期间各种机械、车辆排放的废气和噪声、施工废物、管道试压产生的废水等,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类影响是暂时的,施工完成后已在较短时间内消失。管道施工期环境影响见图1。
  2.2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管道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分为正常和事故两种情况。
  2.2.1 正常运行期间环境影响
  管道正常运行期间,由于采用密闭输送,沿线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工艺站场的排污。在加压外输、站内油品倒罐过程中会产生机泵噪声;储罐的大、小呼吸损耗产生无组织排放;在不定期储罐清洗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危废和含油废水,泵台地面冲洗水以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在清管作业时,分输泵站、末站均设有收球设施,在清管作业时接收清管器,将会产生废油残渣。
  2.2.2 管道事故状态下环境影响因素
  管道输送的油品属易燃易爆物品,管道输送具有一定的压力,沿线有不良地质地段,并且管线要穿越一些大、中型河流,易受到洪水、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再加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作用,项目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油品泄漏,对周围环境(土壤、植被、水体等)产生严重影响;若发生火灾会给动植物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3 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建设项目工程评价。包括线路工程、站场工程、输送油品及输送工艺、工程变更、环境污染或者生态影响的来源、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等;
  ②建设项目过程回顾。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情况等;
  ③区域环境变化评价。包括管道沿线环境敏感目标变化、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等;
  ④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是否适用、有效;
  ⑤环境影响预测验证。包括主要环境要素的预测影响与实际影响差异,原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和结论有无重大漏项或者明显错误,持久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表现等;
  ⑥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进一步了解当地公众对本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的意见和态度;
  ⑦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⑧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4 实例运用
  某成品油管道工程管道全长768.8 km,其中干线长595.4 km,支线长173.4 km,途经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在竣工环保验收阶段发现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重大遗漏问题,环保主管部门要求公司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对项目的环境保护采取补救或改进措施。
  4.1 回顾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遗漏工程重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对管道沿线重要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2 工程影响再调查
  从站场环境影响对比、环境敏感目标、公众参与、�L险防范措施进行了再调查,进一步分析了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中缅输油管道投运 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及实例运用
  4.3 环境影响补充预测
  后评价对工程线路所经区域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调查,发现原工程环评报告和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遗漏了两个饮用水源地、一个煤矿塌陷区。后评价对工程环评及验收遗漏的环境敏感目标及补充调查识别出的沿线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事故状态下,工程如不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整改和补救措施,会对沿线饮用水水源地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后评价根据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和补救措施,以及营运期环境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
  5 结语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后进行的,以项目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和预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验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及时发现项目环境影响工作当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遗漏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或改进措施,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为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姜 华,刘春红,韩振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J]. 环境保护,2009(6):17~19.
  [2]俞美香.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6):11~13.
  [3]王 嵘,揭春生.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0(2).
  [4]王 安,杜 英,林 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1):168~17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451/562915675333.html

更多阅读

解放军集结中缅边境孟定、南伞一带待命 云南孟定

解放军集结中缅边境孟定、南伞一带待命图片来源:xiao_qiuyan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db38190102v9wm.html自2015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副席范长龙电话警告敏昂莱要管好缅军部队后, 3月14日,15日,中国重兵陆续集结孟定,南伞

中缅边境地图 中缅边境详细地图

中国突然和缅甸达成重大协议 美国气的直跺脚(5)发帖者:阳光水滴编辑:hcc发帖时间:2015-01-24 10:22字体:大 中 小将来中国理所当然也有权利仿效缅甸,跟如今的缅北华人首领随便弄个协议,让缅北这块中华民族祖宗之地回归祖国!不然缅北这块中

边界与邻国:漫谈中缅边境

漫谈中缅边境中国明代曾在云南边境地区设立了六个宣抚使,行驶管理军民,参用土官,管控土司的职能。其中的两个宣抚使,就设在当前缅甸的孟养和木邦,管控这两个土司王,管辖区域包括现今伊洛瓦底江上游的的克钦邦和萨尔温江中上游的掸邦。与

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质问各方:中缅还是“胞波”吗?

来源:世界知识期刊 作者:范宏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上世纪60年代,中缅关系被称为“胞波友谊”,陈毅副总理曾为这种特殊的友谊作诗,其中的几句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的确,在中缅

声明:《中缅输油管道投运 输油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及实例运用》为网友对心事说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