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学老师 三百年来全中国最博学的老师,没有之一!

三百年来全中国最博学的老师,没有之一! 婉如清扬 2015-06-24 17:12

(图片来源网络)陈寅恪到底有多牛?让我们来看看就知道。

中国现代最富有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这是后人对其的评价。他是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支持变法的开明巡抚陈宝箴之孙,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典籍。单从后人对其的评价和其出身来说,就已经是相当“牛”的了,但“牛”还得牛到实处。

首先,陈老师先后留学于日,德,瑞,法,美等国家,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多种语文的能力,其中以梵文和巴利文尤为精通。想想如今一科英语就能让我们一个头两个大,你就能想象陈老师到底有多牛了。

其次,陈老师在讲课时,从不看讲义和参考书便可侃侃而谈,或引用多种语言,或引经举典,贯穿中西,皆信口而出,滴水不漏,史料,引文的出处无不准确。作者是谁,哪个版本,多少页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当真一个活着的图书馆,甚至被称之为“活字典”。而拌随而来的阐述更是精确得当。他曾说过,“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他的课上总是学生云集,著名作家朱自清,大学者冯友兰,国学研究主任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都等风雨无阻地前来听课。听课学生中更不乏清华里的教授们,因此,陈寅恪也被称之为“教授中的教授”!

再者,与大才子梁启超,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从哈佛留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后人又将其与“吕思勉,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吴宓评价其说,“陈寅恪乃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虚心的向人介绍说,“陈先生学问胜过于我“;“我的著作加在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傅斯年在跟陈哲三的讲话中也曾提到,“陈寅恪先生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就连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都写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被如此多的名人学者所推崇,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暂且不论,至少现在是没有的。可见其到底有多“牛”!

陈寅恪老师之博学,治学面之广,实属古今一人而已。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堪,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作,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为后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更是广为学术界所推崇。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本土派与留洋派总是针锋相对,谁也瞧不起谁,但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一派,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也堪称传奇!

浙大博学老师 三百年来全中国最博学的老师,没有之一!

如此牛人,当真近几百年来惟陈寅恪先生而已。(陈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951/667410942640.html

更多阅读

大清野史三百年

作者: 金满楼1、爱新觉罗族的仙女传说就像某些成功人士总爱喋喋不休的向别人讲述自己早年的奋斗史一样,任何民族都有神化自己的本能冲动。开创清朝近三百年历史的爱新觉罗家族,本是女真人的一支,其发源于白山黑水的荒野之地,但其后代中间

不可不读:《五百年来谁著史》下 _彩虹

不可不读:《五百年来谁著史》(下)二.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续)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市场放任的政策造成粮食危机而国家又救灾不利,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失位”。彭慕兰所指出的中国国家能力在近500年内的持续下降,并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之比较 600031三一重工

屈孝国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同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也是湖南工业的标志性企业。两家企业同处湖南长沙,从事相同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具有颇多相似点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差异。笔者从2006年开始关注这两家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整6年

《甲申三百年祭》全文 甲申三百年祭有何警示

一、导读  360多年前的甲申年,1644年农历3月19日,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王朝覆灭。但随后的大顺政权在北京只存在了40天,李自成功败垂成,留下千古遗恨,令后人每每痛心疾首。  60年多前的甲申年的今天,即1944年3月19日

声明:《浙大博学老师 三百年来全中国最博学的老师,没有之一!》为网友朝朝润孤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