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宁远之战

-->

  公元1662 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 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陰影。

  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匹马悄俏到关外去查访。在山上,他碰到一位砍柴的老农,就向他询问这里战前战后的情形。他认真地听着这里今昔的变化,仔细地进行分析。几天后,他回到北京,径直来到议事堂,对在场的大臣们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可守此关隘。”朝廷在进退难定之时,只好接受他的自荐,派他到关外监督军事,拔给他20 万饷银,以招募溃散的兵士。

  袁崇焕一到辽东,便马不停蹄地往关外七十里的前屯赶去。他在虎狼出没的荒山野岭里走了大半夜,颠簸得人疲马乏,直到天敲四鼓才赶到目的地。

  守屯官兵见当朝兵部主事亲临前线,大为吃惊,对他的豪气壮胆,更是钦佩。

  为加强边防,袁崇焕提出修筑重镇宁远。可是经略王在晋是个胸无大略的庸官,拒不同意。这时,正好当朝大学士孙承宗亲自抚辽,了解实情之后,建议朝廷调走了王在晋,并全力支持袁崇焕的主张。派他与大将满桂等人去宁远筑城驻守,再逐步收复关外失地。袁崇焕派满桂负责筑城,并经常到工地巡视。第二年,坚固的宁远新城筑成了,巍然屹立于山海关外,成为关外的一大屏障。袁崇焕与军民们在城墙上置酒祝贺,宁远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

  宁远城筑成后,袁崇焕令满桂、赵率教等良将加紧练兵。将士们在军营教场日夜进行攻守拼杀、骑马射箭的操练。袁崇焕根据十年来明军不敢与后金兵交锋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坚守城池,待机破敌”的战略。就命人在女墙上配备了弓弩射手,以及红衣大炮,以便在心理上战胜敌人。

  宁远离京城遥远,运输困难,为了保障根草充足,袁崇焕带领将士们开荒种地,屯田储粮。宁远的防御一巩固,关外流亡百姓和四方商人,纷纷来此安居乐业。袁崇焕巩固了宁远城防后,便带领水陆马步兵一万二千人,到广宁、右屯一线巡查,然后又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二百余里,在锦州一带恢复了驻军。

  孙、袁复辽事业的成功,引起了祸国殃民的太监魏忠贤等人的妒忌。大学士孙承宗遭排挤被迫辞职了,魏忠贤的党羽高第继任了辽东经略。高第是个不学无木、胆小如鼠的人。他认为关外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一上任就下令锦州、右屯等地的守军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坚决反对,斩钉截铁地说:“兵法云‘有进无退’,既然三城已复,怎么可以轻撤呢?锦州动摇,山海关便失去了屏障。”高第不但不听袁崇焕的意见,反而主张放弃宁远和前屯。袁崇焕坚决不同意。高第一气之下,硬把宁远以北的驻军匆匆撤到关内,丢下十多方石军粮。老百姓再次逃亡,许多人死于沟壑之中。

  后金太祖努尔哈赤自孙承宗守辽之后,四年不敢出兵侵扰。只得派兵在沈陽大造宫殿,凤阁龙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殿建成,努尔哈赤决定迁都,于是率领六宫后妃,满朝文武齐至沈陽,改沈陽为“盛京”。不久,努尔哈赤听说孙承宗被罢了官,心中大喜。他对诸贝勒和大臣们说道:“明朝用高第这等无能之辈为经略,定会不战而逃。哈哈!”诸大臣连忙祝贺:

  “大汗洪福,此乃天助我主成就大业。”

  努尔哈赤喜之不尽,忙于1626 年初,亲自率领八旗兵十二万大军,渡过辽河,穿过抚顺,包围了宁远,打算南下入关,而后向明朝京城逼进。当天,努尔哈赤率领呈太极等来到宁远城下,勒马瞭望,感慨地说道:“好一座坚固的城池!”接着,他又指着后金兵说道:“大金兵铁蹄下无完城,宁远虽坚,岂能挡我精兵!”说罢,又转身问孙哈兔:“卿意若何?”孙哈兔马上躬身说道:“托大汗洪福,大金兵多将广,战天不胜,攻无不克,宁远城旦夕之间当垂手可得!”蓦然间,怒尔哈赤望见城上旗帜鲜明,戈矛林立,中有红衣大炮,更是生平未见,不觉注视多时,甚觉诧异。随着城楼上一阵震耳的鼓角声,一面大旗从城楼竖起,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袁”字。旗下一员大将,金盔耀目,铁甲生光,面目间隐隐露出杀气。金太祖暗暗吃惊。一个贝勒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何不早降!”那大将答道:“我奉天子之命来此,誓死守城!”说毕,梆声一响,矢石如雨点般向金兵飞来。努尔哈赤慌忙率众回营。坐定后,众贝勒请求立即进攻,努尔哈赤道:“此人英勇善战,不可轻举妄动。且先养息一天再说、”

中国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宁远之战

  当夜,袁崇焕集合众将,刺破手指。血书立誓,誓与城池共存亡。将士们见主将如此忠贞不屈,深受感动,都愿与后金兵决一死战。宁远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自动参战。袁崇焕令满桂严守四门,谨防奸细。又传檄前屯、山前关守将赵率教等作好与后金兵决战的准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951/78211465346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一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下蕴含着丰富的想像力, 朴素的哲理思想虽然简奥,但用意深远。《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一)开天辟地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鸡蛋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于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图片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一、共工怒触不周山据传说,颛顼(Zhuān Xū)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住在)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

《中国古代智谏故事》阅读在线 古代谏官

中国古代智谏故事问官答花术问官答花,本意是关于官的问题,却答以关于花的情况。作为进谏技艺,比喻别释彼意,曲解妙对。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便是施行问官答花谏诤术的高手。《韩诗外传》:齐桓公问管仲:“做君主的应重视什么?”管仲说:“重视天

视频: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龙脉传奇

1.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2播放2.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3播放3.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4播放4.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5播放5.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 古代皇帝玩妃子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乌有先生`一、尾生之信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庄子曾经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过这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

声明:《中国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宁远之战》为网友贱是一种态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