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虚构阅读答案 非虚构之辨阅读答案

   “非虚构文学”这一概念是西方提出来的。在美国,它也只是从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定义的概念。有人认为,“非虚构文学”与中国学界惯常认为的“纪实文学”有着类同属性,也有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在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独立性的。

  其实,“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从概念上来说,它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它既可以理解为文学的创作方法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类型或文学样式。从逻辑上来说,与“非虚构”相对应的只能是“虚构”,它们之间不会有第三者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只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从现代汉语词性上来说,“虚构”既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有时还可以作为动词。同样,“非虚构”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动词。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名词的话,它就有点类似于“非金属”“非晶体”“非卖品”的意思。作为一个概念,“非虚构”中的“虚构”是形容词;但作为创作方法,“非虚构”中的“虚构”则是名词。同理,“非虚构文学”中的“非虚构”,作为一个概念,它就是形容词,是一个定语;而作为创作方法,它则是名词。由此可见,“非虚构文学”应该是一个名词,因为它说明的是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

  再来分析一下“非虚构”中的“非”字。“非”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九种解释。而在“非虚构”一词中,它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属于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虚构”和“非”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时,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非虚构文学”中有没有“虚构”?“非虚构”就等于“真实”吗?

  显然,就像文学写作从来就没有绝对真实一样,“非虚构文学”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非虚构文学”中的“非”在“虚构”的面前,它的含义含糊不确定,它的态度“骑墙”且模棱两可,完全没有“不”的完全否定的意义,而处于否定与不否定之间。因此,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文学体裁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从文学创作方法上来讲,恰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所形容的那样,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非虚构文学”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

  (选自2014 年10 月2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虚构文学”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个“舶来品”,这一概念是由西方提出来的,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定义的概念。

  B. 从概念上来说,“非虚构文学”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从文学体裁上说,它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

  C. 从逻辑上来说,“非虚构文学”可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这样就可以把文学体裁分为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D. 有人认为“非虚构文学”与中国的“纪实文学”有本质区别,而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这种人的看法有失偏颇。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词性看,“非虚构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一个名词,所以它说明了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

  B.《现代汉语词典》对于“非虚构”中的“非”字的解释是“属于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这种解释过于简单了。

  C. 文学写作从来没有绝对真实的,因此,“非虚构文学”也同样没有绝对真实的,也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

  D.“非虚构文学”是一种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的写作模式,对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

  B. 如果把“非虚构文学”作为名词,那么就有点类似于“非金属”“非晶体”的意思,那么其中的“非”字可以理解为“不”“不属于”之意。

  C. 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非虚构文学”可以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

  D. 通过“非虚构文学”,文学写作可以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

  参考答案:

  1. C(“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由原文第三段“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知,作者表述的是假设)

  2. C(A项,因果倒置,由原文第四段““非虚构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一个名词,因为它说明的是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可知,选项因果颠倒,表述错误;B项,由原文第五段“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可知,不是指对“非”的解释简单了;D项,无中生有,原文是对“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文学的虚构阅读答案 非虚构之辨阅读答案

  3. B(张冠李戴,原文是“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而不是指“如果把‘非虚构文学’作为名词的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229271/910756278.html

更多阅读

秋天的怀念阅读答案 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

秋天的怀念 阅读答案1.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我的回答,点燃了母亲心中希望的火花,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似乎看到了儿子坚强的微笑,心中的最后一丝愿望得

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阅读答案 别人的城市 电视剧

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阅读答案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庞白①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这是别人的城市。每每审视自己与城市的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②也不

钱塘潮的形成阅读答案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答案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答案“天坑”是如何形成的①201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至少造成1人

霍华德休斯 霍华德・休斯他拥有三倍的人生阅读答案&

霍华德・休斯他拥有三倍的人生阅读答案肖磊冰1976年,从墨西哥飞往休斯敦的一架飞机里,一位70岁的老人溘然而逝。他的死讯传出后,整个美国沸腾了,许多报纸的头版都是一行大字:“休斯死了!”这个拥有别人几倍精彩人生的传奇人物,合上了他

声明:《文学的虚构阅读答案 非虚构之辨阅读答案》为网友肳與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