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平等权的内容包括 我国公民平等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平等权是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对之最为经典性的表述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公民平等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公民平等权的内容包括 我国公民平等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等一切领域内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守法上的平等;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即司法上的平等;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即反对特权。

  对于平等权,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1982年宪法与1954年宪法在平等权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明确了立法不平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敌对分子不能与人民享有平等的立法权。法律必须只能反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人们的意志,也即只能反映人民的意志。所以,在立法上,人民与敌人是不能讲平等的。

  第二,平等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同等对待,不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权利对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人们只能要求在同等条件下的法律的公正对待。

  第三,我国公民的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内容。这些内容无疑属于平等权范畴,但基于特定主体的因素和传统因素,它们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或为人们所违犯,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国家安定团结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宪法和法律特别强调对它们的确认和保护,成为社会生活、政府决策和各项工作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和予以确保的权利。

  相关阅读:

  宪法规定

  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下为相关的具体性规定:

  第33条第4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5条第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第48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36条第2款规定:“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包括的内容

  ①所有的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

  ②任何公民享有的平等权都不是绝对的,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③公民的平等权主要是指执法、司法上的平等,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④法律面前的平等指权利能力的平等,而非行为能力的平等。

  因为行为能力因人而异,而权利能力人皆有之。所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仅是法律范围内的平等,而非事实上的平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816871/176142155.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党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党章的基本内容包括

什么是党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党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

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_黄河浪 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关于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学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

市场创新的内容包括 黄金周亟待市场创新

  “五一”长假过后,关于黄金周“七年之痒”的话题又热了起来:“五一”跟团出游游客的减少和价格的下降,是否意味着黄金周对消费拉动力的下降?黄金周制度虽然能拉动消费,但也因过度的集中消费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二者相比,到底是弊大于

声明:《公民平等权的内容包括 我国公民平等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网友来往不逢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