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有哪些习俗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21日6时45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此时节,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一派欣欣向荣。你知道春分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跟爱华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因此,华中地区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至于春分习俗,国家层面有祭日,民间则有看社戏、玩立蛋、荡秋千、放风筝等。

  春分祭日,国之大典

  春分习俗中最主要的是祭日,最早从周代就开始了。《礼记》说:“祭日于坛。”唐代孔颖达做疏称:“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很重要,选址须谨慎。日坛,就是这样的地方,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具体时间定在春分的卯时——上午5时至上午7时,正是太阳升起的时间。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就跟今天国旗班的战士似的,一大早起来去祭祀太阳。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有哪些习俗

  今天的日坛是在北京城里,古代是在京郊。现在北京的这座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

  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砌有矮矮的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西边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以示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坛,高1.89米,周围64米。

  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墁,使日坛逊色不少。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要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休闲娱乐的公园,但来此的人们都会被太阳崇拜的氛围所感染。

  社日酬神,祭祖扫墓

  春分前后是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社神就是土地神。南方各地在这一天要演戏酬神,称为社戏。对,鲁迅的小说《社戏》描写的就是这个事儿。此外,这天要以社糕、社酒馈赠亲友,祭祀土神,并设宴待客。

  岭南农民则要按习俗放假,每家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麻雀来破坏庄稼。

  在广东茂名化州地区,春分前后,村民准备好值宝香烛,以螃蟹代三牲拜荔。三炷香燃起之后,念念有词:“螃蟹红红,荔枝大如灯笼;螃蟹圆圆,荔枝装满车船。”

  除了祭祀土地,祈求丰收外,大部分客家地区在春分这天要祭祖,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往往达数百人。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最迟清明要扫完,据说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立蛋庆春,有趣就好

  中国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传统。据史料记载,这个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传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立蛋比赛。

  有人认为这里面有科学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立蛋。

  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立蛋与春分其实并不相干,使鸡蛋站立起来的因素是地球引力。2005年9月14日,美国人布莱恩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打破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用12小时立起了439个鸡蛋。而那天并不是春分。

  不管如何,春分玩立蛋,是一项很有趣味性的民俗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质,因此得到广泛接受而流传下来。民俗是生是死,在今天的选择标准,也许就是有趣与否。

  鸢飞满天,春意融融

  清人高鼎《村居》诗说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的就是春分时期放风筝的民俗活动。这个活动传承至今,比如南京,今到春分,大家放风筝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燕子矶。

  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春分时节适宜踏青,一线在手,视风筝乘风高飞,随风上下,飘忽不定,实是一大快事。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参加活动。急缓相间,有张有弛,有利于放松钮骨,活动肌肉。“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这是宋人李石在《续博物志》提出的放风筝养生原理。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也说:“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新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时,眼睛要一直盯着高空的风筝。远眺可以调节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劳,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另外,趁春季莺飞草长的大好时节,忙里偷闲,到空气新鲜的郊外放放风筝,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精神抑郁一扫而光,对身心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康复,都是十分有益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990871/612339559.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简介复活节又快要到了,它是西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复活节那天西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又会举办什么活动呢?让小编带你一起去体验一下西方的重大节日复活节吧!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

农历六月六有哪些习俗及传说故事

汉族农历六月六有哪些习俗及传说故事http://www.gaofen.com 2013年07月13日六月六_互动百科农历六月六是中国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今年7月13日是农历六月六,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汉族人民的农历六月六是怎么过的?在农历六月六的这一天有哪

中国古代皇帝洞房有哪些习俗?清朝皇帝婚礼图

中国古代皇帝洞房有哪些习俗?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

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过年都有哪些习俗――简介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

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2015春节到了,传统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呢?你对春节的习俗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介绍一下春节都有哪些习俗。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

声明:《春分有哪些习俗》为网友雪落苍山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