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图书日:陪孩子阅读的技巧

 

  每年的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可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许每个家长都有一颗想把孩子培养成读书郎的心,可是面对只有少量文字的绘本或者只有图的无字书,只能替自己的智商着急。怎么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爱上听故事,再学会讲故事,其实都是有技巧的。

  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阅读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宝宝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他们爱上书,然后才会愿意读书。

  而在低幼阅读阶段,宝宝看中的可能是环境。比如关掉电视、让宝宝安静下来。用亲昵或宝宝舒服的姿势,让他们体会到亲子共读的情感交流。对于喜欢撕书、咬书的孩子,不要纠正甚至打骂。给他们一些犯错、摸索的机会,会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感较强的阅读环境。

  有研究显示,在拿到一本书后,幼儿首先关注的信息是人物、动作、情绪和人物关系。家长在陪读时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进行引导。

  大开脑洞,合理想象

国际儿童图书日:陪孩子阅读的技巧

  “注意细节,添油加醋。”微信公众号“和松妈妈去游河”分享的陪读体验被很多人点赞。

  通常,绘本或无字书的细节都非常丰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对着画面,合理想象,一边找找细节一边“扩句”。

  比如看到一只小老鼠。“咦,它长着小小的眼睛,红色的鼻子像一颗小草莓,尾巴长长的(反正你就使劲掰吧)——在掰扯的过程中,娃会跟着慢慢读图,也会学会形容词等。

  你也可以给书中的角色起名字,想象角色的性格、心理活动。如小老鼠托着腮帮子在那里抠白纸。你可以说“小老鼠有点无聊,想找点事情干干”,也可以说“这是一只活泼的小老鼠,它呀闲不住……”这种想象,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跟画面配起来,能自圆其说。

  反复入戏,逐渐拓展

  阅读的时候,不但可以给书中人物设计角色,还可以给角色配音,分饰角色,和孩子进行对话。这个过程既像一个有趣的亲子游戏,又能衍生出很多新的解读。

  刚开始读,可能只能看图说话,情节也比较简单。慢慢地,就可以加形容词,画面上物体的颜色、性状。再接下来,可以加心理活动,尽情地想象……一点点地逐层推进。反复读不但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到细节,也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为幼儿期的孩子都更喜欢重复单一的动作或过程。

  各阶段孩子的阅读特点及培养方法

  ●2岁前:是语感形成期,适合读短小有趣的儿歌童谣、简单重复的温馨故事。除了听故事,还应该给宝宝摸书、翻书,甚至撕书的机会。

  ●2-3岁:是语言迅速发展期,适合读容易模仿的儿歌和有一定情节、单纯而有趣的故事。除了听故事,还应该给2-3岁的孩子复述或跟读的机会,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6岁:是阅读理解力迅速发展期,适合读更有想象力的故事,但篇幅仍然不宜过长。除了听故事,还应该给孩子扮演故事角色的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606971/205135338.html

更多阅读

图书馆宣传资料 2015国际儿童图书日宣传资料大全

   国际儿童图书日也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四月二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ook Day),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

国际儿童图书日主题 国际儿童图书日主题历届主题

   国际儿童图书日主题历届主题  1967年儿童书籍之常青树(瑞士)  1968年传递给全世界儿童的爱的信息(南斯拉夫)  1969年裹着黑色西班牙斗篷的男人(瑞典)  1970年孩子--书籍对你意味着什么?(南斯拉夫)爱华阅读

国际儿童图书日图片 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由来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今年的“国际儿童图书日”由西班牙主办,主题是《一本书正等着你,找到它!》

国际儿童图书日 2015国际儿童图书日是哪天?

   国际儿童图书日概述  四月二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ook Day),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 

声明:《国际儿童图书日:陪孩子阅读的技巧》为网友夏季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