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手抄报:各类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手抄报:各类中秋节习俗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696071/729332387.html

更多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2016中秋手抄报图片

 2016中秋手抄报图片:各地谚语:  七月十五鬼节  八月十五人节  (张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  瓜果石榴列满盘  (邢台)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石家庄)  五月回港扒龙舟  六月割禾有钱收  七

中秋手抄报文字内容 中秋手抄报内容

 中秋手抄报内容: 中秋节祝福的话:  1.中秋圆月挂天边,送条短信陪你玩。想买月饼送给你,一摸口袋没有钱;想买鲜花送给你,没领工资已半年。只有祝福送给你,祝你生活比蜜甜!  2.中秋月,人人奔团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活

中秋手抄报:中秋节诗歌两首

   《中秋》(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

中秋手抄报: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声明:《中秋手抄报:各类中秋节习俗》为网友什么叫个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