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

  正是由于风的湍流特征,才塑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风沙地貌。爱华网小编在此整理了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介绍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有流动和固定、半固定之分。流动沙丘的表面无植物覆盖,或仅在沙丘坡脚有少许植物,覆盖度在15%以下,风沙活动强烈,流动性大;半固定沙丘的表面,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在15~40%,在植物生长较好的地方略有粘土或盐土结皮现象,有局部风沙活动,流动性较小;固定沙丘有密集的植被覆盖,覆盖度超过40%,或大部分沙丘表面有薄层粘土或盐土结皮,不易被风吹蚀,比较稳定。

  沙丘的形成和发育受风力、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

  风力

  起沙风的情况决定着沙丘的总特征,如单向风地区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为主,两组相反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横向沙垅。沙丘的排列方向(以沙丘迎风坡方位角表示)和起沙风合成风向大体相一致,但是不可能完全符合,而是有一夹角存在。风力还决定着沙丘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沙丘移动的总方向也遵循起沙风的合成方向。

  地面起伏

  它使近地面风沙流运行发生改变,造成沙丘形态的差异,特别是山岭的起伏往往成为风沙流运行的障碍,在其迎风侧沙子大量堆积,形成巨大的沙丘。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叶尔羌河南岸高大沙丘的形成与蚀余残山有关。

  地面物质组成

  其实质在于沙子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模。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洪积扇上的沙丘都较低矮,原因是地表细沙、中沙较少;沙漠内部冲积平原上的沙丘都较高大,这与地表细沙、中沙较丰富有关。

  水分和植被

  水分、植被条件愈好,愈不利于沙丘的发育。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策勒地区在西北风作用下,南部为水分条件很差、无植被覆盖的洪积沙砾平原,沙源供应较少,形成低矮稀疏的裸露新月形沙丘;中部为洪积- 冲积扇前缘的潜水位较高、有间歇性流水补给的沙质平原,植物生长较好,仅发育灌丛沙堆;北部是现代流水不能到达的古河流冲积沙质平原,由于有丰富的沙源,水分条件差,植被稀疏,因此形成了高大的沙丘锥。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知识拓展: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风力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

  青海高寒干旱,位于西风带范围内,全年盛行高空西风,风力强大,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以及青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尤多西风和西北风,风速〉5米/秒(起风沙)的天数一般在50天以上;加上这些区域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广泛堆积,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致使植被遭到破坏,在风力作用下发育成各种风沙地貌。风蚀地貌以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形式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以冷湖一带最为典型。垄岗之间为风蚀洼地,还有风蚀谷、雅丹、风城、风蚀蘑菇等地貌分布。风积地貌是风力作用堆积而成的各种沙丘和沙堆的总称,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和东部、青海湖东岸、共和盆地、哈拉湖盆地以及青南高原的中部和西部,主要有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格状沙丘和格状沙丘链、沙垄、沙堆等。共和盆地沙丘面积达860平方千米,青海湖东岸湖滨平原上沙丘面积达320平房千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236571/348909555.html

更多阅读

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地理(必修一)  学习要求: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   2.理解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   3.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   4.理解各种河流堆积

徒步穿越青海柴达木雅丹沙漠日记 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

徒步穿越青海柴达木雅丹沙漠日记10月8日,我们一直期待的挑战来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柴达木雅丹地貌集中区—南八仙,其实穿越柴达木沙漠我并没有计划,确切的说是我根本没想过,我本来计划在这里走两天就搭车走的,最后确让我有了一次人生中最难

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 新疆风力发电站

从乌鲁木齐沿312国道往达坂城方向东行至37KM处,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有几百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博格达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广袤的旷野之上,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里就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

声明:《风力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为网友人模人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