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立秋仪式化桥段 三千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

  8月8日“立秋”。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8个重要节气之一。

  乌丙安说,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岁时记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岁时节日有8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对“立秋”这个节气一直非常重视。

  据《礼记》记载,周代“立秋”这一天,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宋代皇家习俗,“立秋”这天要把放在外面的盆栽梧桐移到宫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奏:“秋来了”。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乌丙安指出,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丰富多彩。在民间,以往最主要的习俗是“捉秋膘”,因为经过一个酷热夏季,很多人都会消瘦,所以“立秋”这一天很多家庭要吃一次炖肉。但现在社会追求健美,时尚青年要保持体形,“立秋”这天“捉秋膘”的习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

话剧立秋仪式化桥段 三千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

  八大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爱华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319871/988359775.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话剧立秋仪式化桥段 三千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为网友拔刀战江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