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

  爱华网网小编: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制约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先决途径。

  环境因素

  1.政府因素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大型企业能够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资金,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却相应被提高了许多,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2.金融机构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

  (1)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府为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都采取了谨慎性原则。这一宏观调控,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受到伤害。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使得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惜贷”。(2)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小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虽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制约着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3.信用担保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4.直接融资因素

  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太高,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虽然创业板的推出,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将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创业板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或许能相对缓解融资问题。从债券融资来说,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而且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债券发行额度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要通过债券融资几乎没有可能。

  5.法律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少数法律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融资方面的保护甚少。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经济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实现经济民主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400471/45171879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间集资不再一概非法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市场融资体系根据有关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大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达3800万户。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

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面临拐点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中小企业融资难面临拐点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破解融资难,如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否有所改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缓解融资难 资金拆借可救中小企业?

     从玩具业、纺织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房地产行业、LED行业、航运业……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陷入危机,倒闭之声不绝于耳,老板欠债跑路变得不再是新闻。  过去几年来,尽管没有过中小企业“倒闭潮”这一说法,但在现实中,长

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将改善

     “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国中小协会会长李子彬说,三角债的负担笼罩着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2012年的情况似乎比以前更加困难,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在15%左右。  针对这一老大难题,在博

声明:《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网友帥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