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一年级 二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

 二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

  泊秦淮的诗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①,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②。

  [题解]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注释]

  ①笼:笼罩。烟雾浮在江水上,月光照在沙上,所以都用“笼”字。

  ②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它是宋朝时陈朝的末代皇帝后主陈叔宝的作品,是反映宫廷腐化生活的靡靡之音。陈后主每天同宠臣、嫔妃饮酒作乐,政治腐败,终于为隋所灭。

  [译诗]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船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商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

  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国学经典手抄报一年级 二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561671/948112881.html

更多阅读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国学经典简介】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它主要包括经、史、子、集四个部分。经部——儒学经典

一年级迎新年手抄报 一年级迎新年手抄报图片

 一年级迎新年手抄报图片:  关于新年祝福短信  一份和谐,平平安安,一份安然,快快乐乐,一份深情,吉祥如意,一份祝福,全家幸福,元旦,圆满结束一年,开始新的一年,一起努力,再接再厉。  少喝一口酒,也是好朋友;少吸一支烟,也能赛神仙;少

简单的国学经典手抄报 最简单的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

 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  [原文]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译文] 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

声明:《国学经典手抄报一年级 二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为网友十年代的绅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