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 父亲的陪伴可减少孩子的反叛

  什么叫做叛逆。其实往简单里面说,叛逆就是不听话。不管家长老师说的对不对,就是不想听,就是想反抗。为什么孩子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呢?

  父亲常陪伴,孩子不叛逆

  大多数情况下,母亲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可是,最近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够多陪伴左右,孩子在一岁前以至于以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也就是说,父亲的陪伴会让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强,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大大减少。

  同时,该研究也指出,父亲的这种行为对儿子比对女儿的影响更大。参与研究的雷姆持达尼博士认为,这可能与男孩在幼年时期更容易感知到父亲的影响有关。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儿童心理学杂志》上。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父母的早期培养和关注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视。但这项研究提醒父母们,若想孩子更健康更全面的成长,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一样重要。

  过度放纵导致孩子叛逆

  据调查,在我国家庭中,家长的过度放纵,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近乎极端的叛逆行为,即青春期叛逆,这些孩子被定义为“儿童溺爱综合症”患者。

  今年只有13岁的辽宁的女孩小丽曾长期服用毒品类药物,并且她每次离家出走都会长达几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小丽并非出生在充满暴力、辱骂和低教育背景的家庭,而是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她的父母曾受过良好教育,对小丽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对她的行为更是非常包容与理解。却不料,这种做法使小丽变得极为叛逆。这就是“儿童溺爱综合症”的典型表现,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放纵正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在其他国家,类似的问题也很严重。家长的纵容使青少年过早地习惯于我行我素,进而做出许多有悖社会传统的过激行为,如吸毒、自杀、聚众斗殴、破坏公共设施等。

  专家指点:

  青春期叛逆是青少年常见的青春期问题,与其责备这些家长,不如帮助家长们重新夺回在家中的控制权,实现家长的教育初衷。家长们必须明确在家中的“教父”政策,他们需要知道,自己有权利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做些决定,因为年少的叛逆孩子在很多事上并不具备正确的判断力。

  建议父母应当向孩子说明自己做决定的理由,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否则只会让孩子大发脾气,有时还可能导致他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们必须认识到,过分溺爱、放纵将可能造成孩子精神混乱,并对任何规定都存在逆反和叛逆心理。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年龄。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时期,不能正确引导,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样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正确引导,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年龄的。以下是我校心理教授唐海波老师的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不要心成疑虑。青少年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实际上父母是在挑起这种情绪。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父母若强行压制,那么一场大冲突在所难免。

父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 父亲的陪伴可减少孩子的反叛

  心理学家忠告家长说,实际上并不存在青少年行为的必然模式,也没有所谓的典型的十几岁少年。你的孩子长高了,长壮了,成熟了,你若不用有色眼镜看他,而是认为他生来就是这样,那么你的儿子或女儿就会按照已培养起来的行为方式去做,成为你的好孩子。

  二、放下家长的架子,保持家长的态度。为了能和孩子有效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父母应成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应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向的仍是你。

  家长可分为三种类型:放纵型、专制型和权威型。一个14岁的孩子要参加周末聚会,放纵型的家长会说:“好吧,但不要呆得太晚。”放纵型家长要么对孩子漠不关心,要么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取悦他们。

  而一位专制型家长的反应则是:“不行。你还太小,不能参加这种活动。”他们把孩子看得很严,控制孩子,压制孩子的发展和创造,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做主。

  权威型的家长考虑孩子的意见后,决定:“你知道我们周末的作息安排。我们是10点熄灯,你如果10点前回家,就可以去。”

  这三种类型的家长,普遍孩子们喜欢权威型家长。这些家长给孩子们以负责任的自由,同时又不超出纪律约束的范围。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比其他两类家长都大,因为他们不对孩子的每个行动指指戳戳,这样便突出了重点。

  三、建立统一战线。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都是围着孩子一个人转,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孩子有时会喜欢家长们中的一位。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你应同你的爱人多商量,决定你们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然后,一起向孩子透露你们的决定。

  四、不要盲目指责叛逆孩子。有时,孩子的一些逆反行为是针对父母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孩子放学回家,心情不愉快,可能你对孩子说的某些话,孩子没有在意或者不予理会,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压抑心中的怒火,来到孩子的身边,亲切第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是不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

  五、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每个生活细节加以约束,不尊重孩子胡乱猜忌只会使孩子们反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渴望自由的空间,渴望表现自己,对于孩子的想法,只要是符合正常的心理行为,家长都应该给予支持,而不是唠叨约束。

  结语:孩子的叛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的长期不理解。最后导致孩子已经丧失了判断能力。所以双方的沟通就很重要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656971/371949590.html

更多阅读

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 父亲对女儿的重要性

现代父亲教育误区反思八: 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给女儿一个完整男人的形象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与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普遍来说,母亲的影响是比较深的,但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更有一份不可磨灭的印记。”父亲是女儿

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论孩子打游戏的重要意义

  夜色已深,一个男孩子还在打游戏。门忽然开了,妈妈走了进来,她把一碗阳春面摆在桌子上,说:“休息一会儿,趁热把这碗面吃了吧。”孩子嗯了一声,眼睛没有离开屏幕。妈妈生怕打扰孩子,悄悄地退出了房间,把门轻轻地关上。她心里想,哎,现在的孩子

家长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如何做一个好爸爸?陪伴孩子的技巧

爱华阅读配图    1、不要吝啬你对宝宝的爱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宝宝未来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宝宝小时候体验到了关于爱的一切积极的情感,内心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

家长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用心陪伴孩子快乐做家长

  小朋友熹仔以前每星期总要惹他妈妈发火,妈妈就像疯了一样噼里啪啦地打他一顿。他说,虽然觉得痛,但很过瘾,就像按着了妈妈的‘按纽’一样,一按,她就暴跳如雷。后来他妈妈拿他没辙,也就逐渐不打他了。传统的“哄、讲、训、打、弃”的教

声明:《父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 父亲的陪伴可减少孩子的反叛》为网友傲血狂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